提高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0-07-06 03:26郑申全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题意题目阅读教学

郑申全

[摘 要] 在传统认知里,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的一门学科,但实际上数学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快速找到数学问题的关键信息,这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阅读;技巧

一、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现状

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够认清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就一定能够理解题意,实际上这是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一种误解。教师为了能够按时按量完成任务,经常直接向学生解读题意,而不是引导学生如何自行理解,这导致学生在高年级数学学习中,仍无法清楚把握题意。同时学生受到升学压力影响,小学也开始采用题海训练,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题目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每日面对大量题目,很难花费大量时间去钻研题意,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容易出现错误率高的情况。

二、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解决数学题目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意,若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能够快速且准确把握题意,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抓好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数学语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数学阅读教学正是对学生正确把握题目词句含义的专项训练。教师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感受数学语言特有的魅力作为教学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一)活用数学教材,提升阅读效率

数学教材是经过教育专家精心编制而成的,充分考虑到了数学学科在小学阶段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具有极高的学习、阅读价值。其中,课本例题既是学习的主题也是教学的范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大多数例题隐含了数学思想和含义,学生能够读懂例题,自然就能理解一定的数学知识,进而灵活地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应灵活利用数学教材,帮助学生学会厘清例题思路的方法,掌握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以提高自身阅读效率。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过程中,教师出示题目:“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直径是0.4m,长5m。如果做一张课桌用去木料0.02m3,这根木料最多能做多少张课桌?”学生自行读题,然后说出题目实际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用笔圈出题目中“直径是0.4m”“长5m”“用去木料0.02m3”三个有用信息,结合文中学习到的圆柱相关知识,思考如何利用有用信息解决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以前后两桌为一组,计算出问题结果。最后说出如何得出这一结果,并相互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学生对题目进行深入阅读,才会深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此外,对数学教材的灵活运用还体现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结论上。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培養学生边阅读数学概念边思考其由来的习惯,学会找出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学会缩句式阅读和扩句式阅读,以提高阅读效率,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巧设探究问题,锻炼阅读思维

“读”能够为理解奠定基础,“疑”则能够为思维开启发展之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阅读中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让其能够养成在阅读中圈记重点、添加注释的习惯,如用波浪线画出不理解的词句,重点难点内容圈注出来并在旁边写一小段注释,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知识。其次,教师在学习阅读题目后,提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分组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讨论,以加强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优化阅读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和与积的奇偶性》一课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可以分组任意选出几个不是0的自然数,写成连加算式。在写成算式之前先想想‘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尽量写出不同类型的算式,然后再通过计算来验证。”有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了“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与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几个不是0的自然数相加,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和一定是奇数吗?”等问题,充分展示出自身的阅读思维。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分组将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找出相关的数学规律,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反思、提升的过程,能够让所学知识得到升华,让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有效锻炼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探究问题,实现阅读和思考并行,从而真正提高了阅读思维能力。

(三)加强引导示范,掌握阅读技巧

语文和英语阅读有技巧,同样地,数学阅读也有一定的技巧。学生在做数学题时,经常一眼扫过题目就开始作答,虽然有的学生以这种方式也能够获取有用信息进而准确答题,但这要建立在学生具有较强数学能力的前提下,因此,加强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仍十分重要。学生不重视数学阅读,常常忽略题目中的有利条件,从而导致作答错误,归根结底是学生没有掌握数学阅读的技巧,总是泛泛读题,没有实现真正地阅读。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阅读题目、获取题目中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教师在讲解“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这一概念时,要告知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效果不佳,应耐心观察教师在示范阅读时采用的方法。教师讲解该概念的关键词为“完全相同”,引导学生要先理解何为“完全相同”,再找出“两个底面”这一重要信息。最后让学生尝试阅读句子,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对概念含义的理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概念,从而加深对“圆柱”的认识。教师只有加强数学阅读教学中的引导示范,才能够激发学生在阅读中找出关键词的意识,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能够快速找出关键词并理解关键信息,进而准确地解答问题。

(四)优化教学评价,增加阅读动力

众所周知,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客观、合理的评价,能够让其对学习一直保持兴趣和动力。对于数学阅读教学来说,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做出个性化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阅读学习的兴趣,让教学效果更为理想。若教师不能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评价,会造成数学阅读教学有所欠缺,进而导致学生数学阅读学习陷入一定的困境,影响其数学水平。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在评价中拒绝“唯一机会”“唯一答案”及“唯一标准”,针对学生阅读效果进行个性化的评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阅读的乐趣。例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中,有的学生在阅读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概念时,提出了关键词“任意两边”,教师立即对其阅读表现进行了表扬,并引导其对概念进行证明。学生无法进行完整证明时,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同学在阅读概念时准确找到了关键的信息,值得表扬,以后要继续保持。但在实际应用方面有不足,还需要再接再厉。”课后,教师再对学生的突出阅读表现进行总结,表扬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其获得心理满足。教师在实际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评价,才能够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让其树立对数学阅读学习的自信心,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人们对数学阅读能力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持续提高。身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责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阅读效率,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小学.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8(35).

[2]陈新.浅议小学生数学阅读方法的培养[J].小学数学教育,2018(21).

[3]吴玉妮.与文本深度对话 让学生爱上数学——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初探[J].新教师,2018(4).

猜你喜欢
题意题目阅读教学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追根求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