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叶冬青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2020-07-08 01:54王锋黄明智郭勇冯蔚何春梅王洪峰
热带林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河沙壤土插条

王锋,黄明智,郭勇,冯蔚,何春梅,王洪峰

(1.广东省德庆林场,广东德庆 526600;2.广东省龙眼洞林场,广东广州 510520;3.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520)

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Hook. et Arn.)Champ. ex Benth.)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别名岗梅、秤星树、假青梅、灯花树等。落叶灌木,主要产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香港等地[1]。药用部位以根、茎为主,味苦、微甘,性凉,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咽消肿、散瘀止痛的功能,根部能治疗风热感冒、慢性咽炎、喉咙痛等,叶部亦入药,主要作外用,主治跌打损伤、痈疖肿毒。梅叶冬青的主治病种多,但主要作为凉茶原料使用,有助于缓解咽喉痛、牙痛等疾病[2-5]。梅叶冬青的药用价值之广使其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栽培面积也随之扩大[6]。

野生状态下梅叶冬青自然生长速度较慢,近年来梅叶冬青药材应用量增加导致野生资源蕴藏量急剧下降,目前需要通过人工种植增加梅叶冬青资源量来逐步满足市场需求[7-12]。梅叶冬青种子打破休眠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发芽率不高,而采用扦插育苗操作简单,周期短,且能保存母树的优良特性。因此,开展梅叶冬青的扦插快速繁育研究对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13]。

目前关于梅叶冬青扦插育苗的相关报道较少[13]。吴永彬等采用不同基质、不同径粗插穗和不同激素浓度的梅叶冬青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用直径5mm 左右枝条作插穗,用河沙作插床,此时生根率达61.1%,再辅以浓度100mg/L NAA,能达到更好的生根效果[14]。黄玉芬等采用黄泥土与净河沙各50%比例混匀作为扦插基质,然后把剪好的枝条放进稀释好的生根粉(按说明浓度) 溶液中浸30~60min,梅叶冬青扦插发芽率最高可达95%,发根率一般在15%左右[15]。公绪云等研究了插穗粗度、基质类型、ABT-1 生根粉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NAA、IBA)及其浓度、细胞活性成分(二甲亚砜DMSO)和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添加对梅叶冬青扦插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穗粗度以直径0.9cm~1.6cm 的生根效果优于0.5cm~0.8cm,黄土、河沙、园土3 种基质中,黄土基质生根效果最好,就生长调节剂浓度而言,50mg/L NAA+600mg/L PVP+0.5% DMSO 的处理生根率最高,达到48.89%[13]。上述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对于影响梅叶冬青扦插生根率的因素的具体作用差别较大且不确定,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梅叶冬青生根率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土壤基质类型、插条粗细程度、生根溶液浓度是梅叶冬青生根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该文通过研究这几种因素的不同处理组合对生根率的影响,探索进一步提高梅叶冬青的生根率的最优组合,为梅叶冬青扦插育苗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的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苗圃(23°12′N,113°22′E),平均海拔25m,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7℃,最高月均温28.4℃,最低月均温13.3℃。平均年积温7957℃,无霜期达340d,年均降水量1725mm,年均蒸发量1603.5mm,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日照为1960h,日照率为44%,阴天平均每月达17.3d。

1.2 试验材料

插条材料采自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内的人工林下自然生长的梅叶冬青。考虑到生产的方便性和易获得性,土壤基质采用壤土和洗净的河沙。壤土采自林科院实验林地,河沙来自建筑工地所用的材料。

1.3 试验设计

(1)插条粗细对梅叶冬青生根率的影响:设计3个粗度的插条,分别为5.5 cm ~10cm、3.5cm ~5.4cm、2.0cm~3.4cm。

(2)ABT-1 溶液浓度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ABT-1 生根溶液浓度设计3 个水平,分别为150mg/L、500mg/L、1000mg/L。

(3)土壤基质类型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土壤基质类型设置2 个水平,分别为壤土、河沙。

(4)不同处理组合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对3 个粗度的插条、3 个水平的ABT-1 生根溶液、2 个水平的土壤基质类型进行处理组合,分别为2.0cm~3.4cm+150mg/L+ 壤土、2.0cm~3.4cm+500mg/L+ 壤土、2.0cm~3.4cm+1000mg/L+壤土、3.5cm~5.4cm+150mg/L+ 壤 土、3.5 cm ~5.4cm+500mg/L+ 壤 土、3.5cm~5.4cm+1000mg/L+壤土、5.5cm~10cm+150 mg/L+ 壤土、5.5cm~10cm+500mg/L+ 壤土、5.5cm~10cm+1000mg/L+壤土、2.0cm~3.4cm+1000mg/L+河沙、3.5cm~5.4cm+1000mg/L+ 沙、5.5cm~10cm+1000mg/L+河沙这12 个处理组合,每个组合的插条有22 根,总共有插条264 根。

1.4 试验方法

将枝条剪成长约10cm 的插条,上平下斜,切口光滑,距腋芽1cm~2cm,下切口位于腋芽对面,多余的叶片剪掉,保留一到两张半叶,先用800 倍多菌灵溶液浸泡基部2cm~3cm 处2min 进行消毒,洗净后晾干备用。插条在ABT-1 生根溶液中的浸泡时间为2h,插条浸泡接触深度2cm~3cm 左右。

扦插前使用多菌灵对土壤基质进行杀菌处理,然后淋透水作为育苗床。将圃地翻耕整平,按床面宽1m、长10m 做插床,然后将土壤铺垫在床面上,厚约20cm,搭设高约20cm 塑料拱棚。扦插时穗条基部插口用壤土兑水的黄泥浆涂抹,使其穗条基部减少病菌感染,扦插株行距为5cm×5cm,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1/2,插入压实浇透水,盖上薄膜拱棚保温、保湿。每天酌情喷水和揭棚通风以利于生根。扦插后每隔10d喷洒1 次多菌灵消毒液,防止腐烂。扦插生根成活后,进行移栽,同时注意水肥和遮荫等田间管理。

1.5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3 进行数据整理,利用Statistica 10.0 进行方差分析、做图和LSD 多重比较(均设置显著水平为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插条粗细对生根率的影响

分析插条粗细对生根率的影响,从表1 可以看出,扦插40d 和68d 后,插条粗细程度对生根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在LSD 多重比较中,扦插40d 后,2.0cm~3.4cm 与3.5cm~5.4cm 两种插条粗细程度对生根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他粗细程度对生根率影响的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从生根率平均值的变化趋势来看,扦插40d 后,3 种插条粗细程度的生根率大小排序为:3.5 cm ~5.4cm >5.5cm~10cm>2.0cm~3.4cm,扦插68d 后,生根率大 小 排 序 为:5.5cm ~10cm >3.5cm ~5.4cm >2.0cm~3.4cm。扦插40d 后的生根率最小为4.5%(2.0cm~3.4cm),最大为13.6%(5.5cm~10cm),68d后生根率最小为45.4%(2.0cm~3.4cm),最大为68.1%(3.5cm~5.4cm 和5.5cm~10cm)。因此,在扦插68d 后,5.5cm~10cm 的插条生根率优于3.5cm~5.4cm 和2.0cm~3.4cm 的插条。

表1 插条粗细对生根率的影响Tab.1 Effects of the thickness of cuttings on the rooting rate in Ilex asprella

2.2 ABT-1 溶液浓度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

从ABT-1 生根粉溶液浓度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分析(表2)可以看出,ABT-1 生根粉溶液浓度在扦插40d 和68d 后,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扦插40d 和68d 后的不同溶液浓度对生根率的影响的两两比较也均不显著。从生根率平均值的变化趋势来看,扦插40d 后,3 种溶液浓度的生根率大小排序为:1000mg/L>150mg/L>500mg/L,扦插68d 后,生根率大小排序为:500mg/L>150mg/L>1000mg/L。因此,扦插68d 后,在3 种溶液浓度中,选择 500mg/L 的插条生根率优于 150mg/L 和1000mg/L。

表2 ABT-1 溶液浓度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Tab.2 Effect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ABT-1 solutions on the rooting rate of cuttings in Ilex asprella

2.3 土壤基质类型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

从土壤基质类型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可以看出(表3),不同的土壤基质类型在扦插40d 和68d 后,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并且扦插40d 和68d 后的不同土壤基质类型对生根率的影响的两两比较也均不显著。从生根率平均值的变化趋势来看,扦插40d 后,生根率大小排序均为:河沙(平均值为18.47%)>壤土(平均值为9.37%);扦插68d后,生根率大小排序均为:河沙(平均值为62.07%)>壤土(平均值为54.50%)。因此,在扦插68d 后,选择河沙作为土壤基质的生根率优于壤土的生根率。

表3 土壤基质类型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Tab.3 Effects of the soil matrix type on the rooting rate of cuttings in Ilex asprella

2.4 不同处理组合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

通过不同处理组合下的插条生根率(表4)可以看出,扦插40d 后,生根率最低的处理组合是5.5cm~10cm+500mg/L+壤土、2.0cm~3.4cm+150mg/L+壤土、2.0cm~3.4cm+500mg/L+ 壤土、2.0cm~3.4cm+1000mg/L+ 壤土,均为4.5%;最高的处理组合是5.5cm~10cm+1000mg/L+ 河沙、3.5cm~5.4cm+1000mg/L+河沙,均为22.7%。扦插68d 后,生根率最低的处理组合是2.0cm~3.4cm+1000mg/L+壤土,为45.4%;其次是5.5cm~10cm+150mg/L+壤土,为45.5%;最高的处理组合是3.5cm~5.4cm+1000mg/L+河沙,为72.7%;其次是5.5cm~10cm+1000mg/L+ 壤土、3.5cm~5.4cm+150mg/L+壤土,为68.1%。因此,在扦插68d 后,生根率最优方案是采用3.5cm ~5.4cm+1000mg/L+河沙的处理组合。

表4 不同处理下的插条生根率Tab.4 The rooting rate of cutting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3 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中,扦插的时间越长,粗度大插条的生根率优势越明显。扦插40d 后,生根率平均值最高是3.5cm~5.4cm 的插条,扦插68d 后,最高的是5.5cm~10cm 的插条。一般而言,插条越粗,木质化程度越高,分生能力越差,越难产生和形成不定根,但相较于细插条,粗插条中积累的营养物质较多,为插条后期生根提供了动力[13,16-17]。吴永彬等研究结果表明在1mm<d≤3mm、3mm<d≤5mm、5mm<d≤7mm 这3 种规格的插条中,当径粗为5mm<d≤7mm 时,河沙的生根率达61.1%,说明其研究的规律是在1mm<d≤7mm 范围时,插条越粗,生根率越大[14]。在公绪云等的研究中,在插穗粗度的3 个处理中,直径为1.3cm~1.6cm 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达到36.67%。其次是直径0.9cm~1.2cm 插穗的处理,生根率为34.45%,直径0.5cm~0.8cm 的生根率最小[13]。该研究结果与上述文献的结果趋势相同,均是插条越粗,生根率越大。但在更大的插条直径范围中,插条粗细程度对生根率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ABT-1 生根溶液浓度对插条生根率的影响随着扦插时间变化而变化。扦插40d 后,生根率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扦插68d 后,生根率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公绪云等的研究中,在100mg/L、200mg/L、300mg/L 这3 种水平下,梅叶冬青的生根率以200mg/L 的ABT-1 生根粉溶液处理最佳,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13]。该研究中,在扦插68d 后,以500mg/L 的溶液浓度最优,最优浓度的差异,可能与插条粗细程度、土壤基质等其他影响因素有关。

基质决定生根的环境[13,18],在扦插40d 后和68d后,采用河沙基质的插条生根率均大于土壤基质,但差距在缩小。吴永彬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径粗为5mm<d≤7mm 时,河沙的生根率达61.1%,而园土仅为29.97%[14]。公绪云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质量浓度水平上各基质的生根率从高到低依次均为黄土、园土、河沙[13]。该研究结果与吴永彬等相同,与公绪云等不同,原因可能因为插条的粗细程度、生根溶液浓度不同。

多种不同处理组合影响下的最优插条生根率是3.5cm~5.4cm+1000mg/L+河沙的处理组合,生根率为72.7%,其次是5.5cm~10cm+1000mg/L+ 壤土、3.5cm~5.4cm+150mg/L+ 壤土这两个处理组合,为68.1%。随着扦插时间的推移,从插条粗细程度、ABT-1 溶液浓度、土壤基质类型对插条生根率的反应的变化趋势不同,粗插条、中低浓度、壤土的生根率逐渐占优势,因此,5.5cm~10cm+1000mg/L+ 壤土、3.5cm~5.4cm+150mg/L + 壤土这2 个处理组合也具有较好的生根率。

猜你喜欢
河沙壤土插条
土壤质地对‘赤霞珠’葡萄酚类物质积累及葡萄酒色泽稳定性的影响
葡萄硬枝冬季贮藏方法优化
沙子危机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杨树扦插育苗中应用试验研究
CONTENTS
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壤土心墙坝碾压试验分析
驴拉奔驰
牵牛花扦插繁殖的初步研究
净化海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杨树育苗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