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扇骨,方寸间的素雅精工

2020-07-08 09:43三石
收藏·拍卖 2020年4期
关键词:扇骨竹刻

三石

竹刻,孕育于秦汉,萌芽于晋唐,含苞于宋元,盛放于明清。扇骨,仅寸尺间,历经岁月却更有韵味。而竹刻和扇骨结合,在小面积上的创作,却是一个小众的艺术领域,在这其中,不仅可以穿越时间窥见材质的温润,也能感受技术的精湛和艺术的细腻。

小小扇骨有讲究

竹子在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等地。品种繁多,有250余种。

而竹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上古时期,竹器就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到了先秦时期,已出现具有纹饰、运用于典仪活动的竹制品;明确有别于一般器用而具有工艺品性质的竹制品,有文献可证者在六朝,有实物传世者在唐代;唐宋时期竹刻已具备多种技法,至明代时,竹刻已经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随着这一时期折扇的广泛流行,竹刻开始大量出现在扇骨上。由于竹子具有硬度高,耐磨,柔韧性强,富有弹性,易于雕刻等特性,遂逐渐取代木制扇骨,成为制骨材质中的主流。

折扇的扇骨装饰主要集中在最外面的两面扇骨上,无论竹刻的材料是不是工艺,多迎合文人雅士的审美喜好。

首先,竹刻扇骨所用竹子种类很多。明、清时期的竹骨多用方竹、毛竹、棕竹、湘妃竹等。有一种芝麻竹,上有天然花纹,这种竹制的扇骨大都不雕刻,称为素竹骨。一些年代较久芝麻竹骨,因年代久远,摩挲把玩,形成了一种深褐色,称之为“包浆”,显得朴素、古雅。

玉竹与油竹

均出自毛竹,且以陈竹为贵材,特别是近根部质地细密者为上。带竹青的毛竹经水磨打光等一系列加工程序后,洁净呈青白色的称玉竹,呈褐色如旧竹的称油竹。玉竹骨有着如玉般晶莹剔透的表里,尤为文人雅士所青睞使用也最为普遍。

斑竹

即“湘妃竹”,因外皮生有大小疏密不等的褐色斑点而得名。另有一种梅鹿竹(梅篆竹),竹身遍布大小不一的圈点,状似兽斑。梅鹿竹较湘妃竹稀少,好的梅鹿竹更是少见。斑竹是制作扇骨的上佳材质,多用于十六档、十八档、二十档扇。一般用作大骨,偶尔用作小骨。现有在普通竹子上烙烫斑纹以冒充斑竹,仔細观察斑纹处就可以分辨:斑纹凸者为真,凹者为假。

罗汉竹

也叫佛肚竹。特点是竹节相距较近,中间圆凸,犹如弥勒佛的肚子。罗汉竹不太粗,对刦后恰为两片对称的大骨材料。一般用作十六档扇骨。由于罗汉竹造型奇特,别具天趣,可以说是浑然天成的,材料很难得,故为竹骨家族中的名品。

竹刻的发展大约始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方一带。当地盛产竹子,所以竹刻工艺非常繁荣。并发展出上海嘉定与江苏金陵两大竹刻流派。后经过不断发展,创造了阳刻、阴刻、留青、砂地、透雕、镂空、贴簧等技法。这种工艺在扇骨上就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所刻内容有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等,皆神形兼备,呼之欲出。在清代,诞生了一名中国竹刻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周颢。作为一名擅长诗文、精通书画的文人,他受家乡嘉定地区竹刻传统的影响,将自己擅长的绘画,特别是山水与竹石施于刻竹,开创了独具的艺术风格,对其后的竹刻艺术影响极为深远。地位如同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周颢一生经历了清代最鼎盛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最后的一个高峰,包括竹刻在内的各种雕刻艺术都已发展到材尽其美、工尽其巧的阶段。周颢在充分掌握嘉定派竹刻技艺的基础上,将文人绘画的意境与品格完美地融入其作品之中,开辟了“用刀如笔”“合南北宗为一体”的全新境界,成为将文人艺术与工艺美术进行融合并取得最高成就的一代宗师。

到了清末民国初年的时候,北京出现了精于书画的刻扇名家,如金东溪等人。在扇骨上他们以刀代笔,作品细腻传神、栩栩如生,与南方各派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的摺扇扇骨一般用竹、木制作。竹制的扇骨除常见的玉竹、白竹,还有棕竹、湘妃竹、佛肚竹等名贵品种。

近些年发现的清代以来的竹刻扇骨,有的虽然没有落款,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但不乏上乘之作。竹刻扇骨可以说是小众领域中

种精美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扇骨,一门独具特色的收藏

若按收藏归类,竹刻扇骨当属杂项,也可划入竹刻类。

因为作为纸本的折扇面,时间一长、极易损坏。但扇骨却能很好地保存下来。扇骨的体积不大,但内容丰富。这就给扇骨喜好者提供了一个收藏的机会。

扇骨(股)以档来划分的。一般分为九档、十一档、十二档、十三档、十四档、十六档、十八档、二十档、二十二档、二十四档、三十档乃至四十档不等。所谓的档即扇骨的数目。扇子两端的两片骨为大骨,大骨间的若干骨为小骨,大、小骨数目之和即为此扇的档数。其中九档、十一档扇均为日式扇,在洁末民国年间十分流行,日式扇大、小骨粗细相仿,大骨最宽处为10-12毫米,最窄处为7毫米,长度3132厘米,尤其受到文人的青睞。不可忽略的十六档扇骨,也是洁代至民国年间最为流行的一种规格。扇骨长30-32厘米,称九寸或九寸五扇骨。大骨宽度基本一致,最宽处为2厘米。十六档扇尺寸适中,开度完美(展开后呈140度角),使用舒适。所以历经百年依然流行不衰,并获得最普遍的赞誉。

扇骨除了有档数之分,制作的样式也纷繁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直式方头扇

造型极简洁,为一长而窄的梯形,是最早出现的式样。用名贵材质如象牙、紫檀、乌木等做扇骨时,以求充分利用材料,多选用此式样。民国年间生产的直式方头扇就有“仿古雅扇”之称。

和尚头

早在明代就已流行。因扇骨聚头处以扇钉为轴心成一圆球状,看似和尚头而得名。这种式样多见于十六档以下的大扇。和尚头大多由一种材料聚成,也可在两侧加扇钉处镶两片异质材料,如竹骨镶紫檀、象牙、玳瑁等。和尚头扇骨一般较同等材质的扇骨价格高出一等。

螳螂腿

此款式扇骨因大骨上面较粗、下面很细,形状颇似螳螂腿而得名。由于木质扇骨柔韧性差,易在扇骨束腰处折断,所以这种式样多为竹质扇骨。螳螂腿扇骨还有个最大的特点是轻便适手。

波折式

大小扇骨均做成波折式,相邻两根扇骨的波峰、波谷相错,看似层层波浪,动感十足。此种式样仅于十六档竹骨大扇。

细梢式

这是秋扇的特有款式。插入扇面的骨梢尖细,露在外面的部分宽而圆转。平展后扇骨排列严密,不露缝隙。材质一般为竹、棕竹、乌木、象牙、玳瑁等。

尖头式

在明代称之为“尖根”,即聚头处的形状如削尖的矛头。这种式样亦仅见于十六档竹骨大扇。

综合来看,选择有收藏价值的扇骨,也是一门值得细究的学问。而且收藏扇骨也需要些机缘,现在明代的扇骨几乎难觅踪迹。洁代的扇骨即使在拍卖会上也不多见。如果偶尔能在地摊儿上觅到民国年间雕工细致、图案生动的竹刻扇骨,也可算是难得的“捡漏”了。

雕刻,素雅与精工尽风流

古时匠人极尽所能,在小小的扇骨上施以各种雕刻工艺。使折扇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蕴涵了极富魅力的人文鉴赏的艺术价值。

一般来说,棕竹骨均为素骨,简单清雅。在明代吴中,棕竹与毛竹扇骨被视为怀袖雅物,而名贵的紫檀、象牙、乌木扇骨则被视作俗制。棕竹常用于十八档以上的扇骨。三十档、四十档的黑纸扇几乎都用棕竹。棕竹较细,难寻大骨之材。象牙与棕竹的组合别具一格,象牙大骨,棕竹小骨,黑白相映,分外醒目。除了素骨的装饰,扇骨的式样由简而繁,花样层出不穷。还有一种“波罗漆”扇骨,即竹骨外面涂上油漆。这是一种特殊的彩漆技艺,始于明代末期。颜色有红、黄、绿、蓝等,并有在漆底上用金粉描画山水等图案的扇骨。“波罗漆”的最大特点是历经百年不褪色,光泽度好。家藏的一把黑色、一把红色的“波罗漆”扇骨,稍加擦拭,依然光润如新。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著名竹刻艺术家金金西医选择与著名书画家合作,进一步提高竹刻家艺术地位,当时的竹刻创作以刊刻书画家的稿本为主流。金西医曾在竹刻上将张大干铁画银钩、流利矫健的书风与空勾无皴大青绿的画风再现无遗,气象高华富丽,书法一面的地子作丝丝垂草之波纹状,名“蓑衣地”,亦为金西压所创。经过漫长的发展,竹刻扇骨也终脱胎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

猜你喜欢
扇骨竹刻
掌中雅玩 和畅惠风
“竹刻情怀
洪建华竹刻艺术作品
刀痕竹韵
凝聚在刀尖的智慧
当代竹刻 百花齐放
摺扇收藏成新寵 亦賞玩亦升值
江南“扇王”徐义林
折扇收藏:扇骨渐成市场新宠
金陵竹刻即将消失的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