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拐弯抹角”的数学课背后的思考

2020-07-09 10:43周智松
小学生 2020年7期
关键词:整数分数解决问题

⦿周智松

“正学课堂”是我校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的课堂教改模式。所谓“正学”课堂即指合乎教与学规律的课堂。“正”者,从一,从止。“一”意为:遵循一条规律,即教学的基本规律;“止”意为:止于不合规律的教学行为,止于教师过多包办,止于课堂上学生的被动学习,止于偏离教学目标的低效或无效教学。“正”,扶正学生的学习品质,匡正教师教学行为,构建“乐学、会学、好学”的教学课堂。

新理念,新实践,新突破。现在的课堂学生们敢发言、爱思考、喜争论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前段时间,我上的一节“分数除以整数”教学片断还一直记忆犹新,现整理如下:

一、教学片段

同学们根据题意列式,分小组讨论利用已学的知识如何计算。一会儿很多学生跃跃欲试上台汇报。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大家都沉默思考,过了一小会,又有学生举手。

班级即刻响起一阵热烈掌声。

师:这位同学的方法非常具有独创性,可是这个方法可不可以再简化呢?

班级一下子又沉静下来,有部分学生感兴趣的开始讨论起来,一会终于又有学生发言了。

……

二、教学有感

这节课结束后,我对学生们课堂上精彩表现有如下几点感想:

(一)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正学课堂”首要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发展、创造创设条件。这节课,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通过自己曲折的认知经历,拐弯抹角的探索过程,最后得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我觉得这才是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以往的课堂老师们总是把摘好苹果送给学生,教师包办过多,一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也感到索然无味。长此以往,学生处在这种被动学习中,渐渐地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在这节课里,我充分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经过跳一跳、蹦一蹦的形式采摘到需要的苹果,学生们在一次次地努力中不断接近成功的终点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又不断激发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些都是突出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必然结果。

(二)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亲历探索的过程 过去,很多老师数学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老师们一方面认为这种自主探索过于耗费课堂中大量的宝贵时间,另一方面是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怕自主探索没有结果。久而久之,这种教学方法一点点地排斥和吞噬了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思考性。

这节课,我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充分留给学生。学生从旧知中不断探寻突破解决问题的策略,可是他们在把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小数除以整数时遇到有的分数不能转化成有限小数,问题的解决一下子遇到困难。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学生们感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另辟蹊径,于是有的学生利用通分形式解决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但这样的计算方式不利于和后面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融合,在此老师再让学生简化这种计算方法,最后有个学生利用前面分数乘分数教学中的画图法很好地解决分数除以整数的问题。整个课堂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亲历探索过程,虽然学生探索之路花费很多时间,甚至有曲折,但我觉得这是真学习的过程,同时学生在一次次探索性的活动中,也逐渐建立了学习信心。

(三)课堂教学必须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正学课堂”也必须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课堂地位得到弱化,更不是教师撒手不管,任由学生自由发展。相反,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精心设计自主探究问题的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大胆提出猜想、质疑、假设,在争论、交流、合作中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犹如舵手,要把握好航向。这节课里,我首先用大问题引领给学生指明探索的方向:“同学们,分数除以整数,你们能利用已学的知识计算吗?”学生的探索一下子就有了方向,就不会出现偏航的现象了。还有在学生5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后,实际上他已经找到了解决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我首先给予肯定。接着我又抛出:“这位同学的方法非常具有独创性,可是这个方法可不可以再简化呢?”老师再一次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入,在一次次激辩和争论中,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地得到加宽、加深。

总之,课堂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机会,提供学生主动参与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且做好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这节课,让我们看到课改的一丝亮光和希望,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推行“正学课堂”的信心与决心。

猜你喜欢
整数分数解决问题
“画图”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
这是流行病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