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术特点分析

2020-07-09 03:15王盛
北方音乐 2020年10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旋律钢琴

【摘要】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到现今已有一个世纪之长,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近几年来对我国钢琴作品的研究越来越多,在研究中发现了我国钢琴作品演奏的独特之处,和西方钢琴音乐不同的是,因为受到传统中国音乐的影响,在钢琴演奏方面,比如在调式、音阶、和声和旋法等方面以传统音乐的五声调式为主,和声构成上则以二四五度为主。此外,在演奏意识、对音乐作品的连接及演奏技术等也和西方钢琴作品不同,为帮助更多钢琴演奏者更好地掌握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技巧和作品的内涵,有必要加强对钢琴作品演奏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将从演奏的角度着手,在分析我国钢琴演奏理念、内涵等基础上,探讨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术特点。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技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041-05

【本文著录格式】王盛.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术特点分析[J].北方音乐,2020,05(10):41-45.

钢琴是西洋乐器,自浪漫主义晚期才传入我国,虽然我国接触钢琴乐器时间较晚,但在一个世纪的发展中我国钢琴作品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在逐渐转好,经过几代人的研究和实践,以本民族的音乐语言风格来创作和演奏钢琴作品,创出了独具中国民族特色同时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钢琴作品。用西洋乐器钢琴来演绎中国音乐作品,一方面需要注意钢琴作作品中蕴含的中国风格与韵味,另一方面需要关注音乐的旋律和不同的和声织特点,才能掌握独特的钢琴演奏技术,正确利用钢琴乐器演奏出独具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并将作品中的内涵表达出来。

一、我国钢琴作品概述

(一)钢琴音乐作品内涵

钢琴演奏是一项需要体力和脑力结合起来的活动,其中脑力指的是用大脑的思维去指导手臂的动作。正确理解钢琴音乐作品的内涵与演奏的理念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抒发情感,将作品中隐藏的情绪、情感等形象地表达出来,客观真实地揭示作品内容,营造良好的音乐意境。

理解钢琴作品的内涵是钢琴演奏的基础,因为钢琴作品属于一种意识形态,有自己的内容、形象、情绪、意境和风格等,而作用钢琴音乐的演奏者,就必须忠实地表达作品的内涵,揭示其中的文化思想和艺术特色等。从演奏角度来说,钢琴音乐作品形式多样,风格独特,从内容上来说,既有颂扬爱国精神、歌唱祖国美好山河、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也有描绘风土人情和生活画面的;从类型上来说,既有婉转抒情的,也有欢快活泼的,有伤感的也有威武雄壮的。只有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内涵、类型等,才能在演奏时将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才能活泼生动地演绎钢琴作品。以下从音乐内涵角度来分析中国钢琴作品:

1.颂扬爱国精神等高尚思想情感的钢琴作品

一般这类钢琴作品是通过描写重大事件,以情节化的叙事结构娓娓道来,通过音乐演奏来表达某一种精神风貌,反映作品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和高贵的品质,比如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乐于奉献、大胆创新、公正廉洁等思想情感。在当代通过钢琴作品的演奏来积极颂扬爱国主义等崇高的思想情感是时代的需要,有利于和谐主义社会的构建。在这类钢琴作品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黄河》《梅花三弄》《游击队歌》《奋勇前进》等。

2.歌唱祖国山河的钢琴作品

祖国山河类的音乐作品主要通过对画面的描绘来表现,而用钢琴乐器进行画面描绘时可以利用旋律线条和绘画线条做对比形成起伏颇具动感的画面,使音响色彩和绘画色彩相呼应,呈现出多样的变化。另外也可通过模拟仿真的手法,比如用钢琴琶音奏法来模拟水波的荡漾动态感,用钢琴不同音区的敲击来模拟钟鼓鸣奏、铁蹄飞驰,用钢琴的装饰音奏发来模拟鸟叫兽嘶。此外,可以用具有一定特点的音调来表达作曲者和演奏者对于自然景色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情感表达,比如用悦耳动听的音调来表现动人的景色,用大跳跃的音程或峻拔的音调来表现巍峨雄壮的山峦叠嶂等。用钢琴乐器来歌颂祖国大好山河的作品,比较典型和代表性的有《夕阳箫鼓》《流水》《西子影集》《山林》等。其中黎英海的《夕阳箫鼓》采用钢琴的变奏手法,描绘了一幅迷人的夕阳西下时的风景画;朱践耳的《流水》通过调动不同音区不同声部各种形态各种音色的琶音、分解和弦以及三连音型等手法,描绘了栩栩如生的河水涓涓流淌的画面;莫凡的《西子影集》则以钢琴音画的方式表现了杭州西湖的优美景色;刘敦南的《山林》是以写意的方式来渲染我国南方高山峻岭的雄伟面貌。

3.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精神面貌的钢琴作品

音乐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可以通过音乐的演奏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某种思想感情,钢琴音乐作品同样如此,演奏者进行钢琴弹奏时就可以缓缓地将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这类反映人物内心情感和精神面貌的代表性作品有《二泉映月》《花鼓》《松花江上》《红星闪闪放光彩》等。其中储望华根据同名二胡曲改编的《二泉映月》是一首借景抒情中最为典型的,改编者通过调动钢琴演奏的和声以及复调的多声音乐的功能和声音色彩多变的特点,避免因为发声原理形成的声音无法像二胡一样具有连绵起伏的缺陷,采用合理的演奏技术将艺人的悲惨命运、凄切悲愤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又使人感觉到新意,比二胡演奏的效果更加深沉、丰富感人。

4.描绘风土人情和生活画面的钢琴作品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因为地理环境、历史的不同,在生活习俗、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在音乐艺术方面,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传统,如果能根据民歌或者民间器乐曲作为音乐素材创作出可以反映当地风土人情和生活画面的钢琴音乐作品,是很多作曲家和钢琴家们都乐于去采用并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艺术手法。在这类描绘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风土人情和生活画面的钢琴作品中,比较典型的有《火把节之夜》《新疆舞曲》《百鸟朝凤》《牧童短笛》《西藏素描》《南国印象》等。其中廖胜京的《火把节之夜》和丁善德的《新疆舞曲》是采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音乐材料作为音乐素材改编或创作完成的,表现出了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场面,表达了各个兄弟民族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积极上进的风貌和达观向上、粗犷豪放的神情;王建中的《百鸟朝凤》用欢快的音调来模仿百鸟鸣叫的声音,向人们展示了北方农村迎亲娶亲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以缓慢婉转的曲调表达了牧童在牛背上吹着笛子悠然自在的画面。此外,崔炳元的《西藏素描》是以敘事的方式缓缓道来,将作曲家在西藏的所见所闻所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表现了对西藏的真实感受;朱践耳的《南国印象》则是一纳西族民族作为音乐素材创编形成的,描绘了我国南方布依族、佤族、哈尼族和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和习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地方特色,通过钢琴作品的演奏来反映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并通过截取几个生活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和有特色的画面、场景,通过白描的手法进行渲染,充分表达作曲家的某种感情。由于这类作品充满了地方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演奏时也会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钢琴音乐作品类型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可以根据艺术形象、思想感情、音调的不同,或者意境、风格的不同,表达手法、触键方式的不同,力度、速度与和声层次、织体浓淡划分成不同的作品类型。因为人的思想感情、人们的生活、自然风光等都是丰富多样的,所以呈现出来的钢琴音乐也是多种多样的,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演奏才能准确地诠释钢琴作品。具体来说,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类型:

1.婉转动听、富于歌唱性的抒情曲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带有抒情性的比较典型的是储望华改编的《二泉映月》,另外还有贺绿汀的《摇篮曲》、王建中根据民歌改编的《绣金匾》《赤胆忠心》和汪立三改编的《兰花花》等。一般来说,婉转动听、富于歌唱性的抒情类钢琴曲,主要目的是用来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抒发某一种强烈的情绪或情感,其主要特点是音乐层次分明,一般采用连音奏法。想要弹奏好这类钢琴曲,首先必须要充分调动所有和触键活动有关的部位才能完成连奏,所以对手指的应用非常重要,要求演奏者能通过手指将每一个音连接起来。其次,想要充分掌握连音技术就必须要求手臂重量通过触摸手指可以顺畅地到达琴键,在弹奏大段歌唱性段落时必须使用全臂触键法进行弹奏才能获得通透晶莹的声音。对于承载手臂重量的手指,在进行重量转移或交接时必须衔接得毫无痕迹,在手指触键发出声音之后,前一个触键手指再离开钢琴键盘才能取得理想的连奏效果;最后要求演奏者有强烈的连音意识,想象钢琴能发出连绵不绝的声音,要求触键的手指用指面多肉部位触键,手指之间对于手臂重量的转移和交接也要自然顺畅。同时采用抑扬顿挫的旋律线条,才能有真情实感地表达作品的情感和思维。

2.威武雄壮的进行曲

一般来说,威武雄壮的进行曲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节拍整齐、刚劲有力,所刻画的形象大多是士兵、整个部队,所要表达的是统一的钢铁般的意志力、勇敢坚定、一往直前的精神。在中国钢琴作品中,这类作品比较典型的有《黄河》协奏曲中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王建中的《大路歌》、汪立三根据贺绿汀改编的《叙事曲》和杜鸣心的《红色娘子军》等。进行曲类的钢琴作品,都是为塑造刚强坚定的英雄形象,表现他们的英雄气概,在演奏时要将强劲有力的气势表现出来,要求演奏者必须掌握好八度和八度加音柱式和弦技术。而和弦和八度技术的关键要领是触键手指必须在触键动作的瞬间牢固支撑,且必须刚劲有力,也就是所有的音应该同时奏响,且保持力度的均匀,但是又能使某一个需要强调的音更加突出。在弹奏时要求手部自然放松,手指应该集中。关于八度技术最重要的是将手形成一个牢固的半环或环,使整只手呈圆顶形,且手腕应该稍低于手掌骨。当然,演奏八度手法还要结合钢琴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定,弹奏八度对手臂力量的掌握非常关键,要求能灵活转换,在手指触键时注重瞬间的爆发力,手臂活动的部位要发挥好作用,这样才能弹奏出理想的音色,也才能形象地表达作品内容。

3.活泼欢快的舞曲

舞蹈往往和音乐同行且互相影响,舞蹈需要音乐来伴奏,而音乐也需要依靠舞蹈进行升华,将视觉和听觉艺术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声情并茂、丰富多彩的立体化艺术。因此,关于舞曲,从音乐形式到音乐内容都是一种最为古老、最基本和最为重要的音乐体裁。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和地区都有各自的民歌民舞,且风格多样、舞蹈形式多样。比如汉族的秧歌、蒙古族的筷子舞、朝鲜族的长鼓舞、苗族的芦笙舞、傣族的孔雀舞等。作曲家根据这些民间歌舞,将其和钢琴乐器结合在一起,除了表現它们的大众化,使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外,还形成了欢快活泼、动感强烈的鲜明特征,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内心情感。这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舞曲有丁善德的《第一新疆舞曲》《第二新疆舞曲》,黄安伦的《序曲与舞曲》、杜鸣心的《快乐的女战士》、黄虎威的《欢乐的牧童》等。带有民族特色的钢琴舞曲一般来说会具有强烈的地方韵味,和民间音乐的渊源极深,且具有整齐的节拍和明显的节奏。对于舞曲类型的钢琴作品,演奏时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掌握好并能够流畅地表达出节拍与节奏的特点,舞曲的节奏十分鲜明形象,节拍则非常具有动感,所以对演奏者的双手要求较高,必须能够灵活地交替双手进行演奏,才能表现出具有特色的典型的节奏,渲染出欢快活泼、具有动感的音响效果。

4.灿烂有感染力的颂歌

颂歌这类的钢琴音乐作品,主要目的是为了渲染恢弘的气势和激昂强烈的情绪,描绘出盛大宽广的场面。这类钢琴作品段落更多是出现在乐曲高潮部分,在连续八度加音柱式和弦的强奏下速度慢慢减弱,但是情绪却喷薄而出,往往以乐段的形式呈现。这类作品辉煌灿烂,非常有感染力,能够充分地表达某一种思想感情并进行升华,且可以渲染强烈的气氛,由于其独特的织体手法和演奏技术,所以可表现出恢弘壮阔的气势与场面。比较典型的作品有冼星海等人的《黄河颂》的尾部以及《东方红》段落,前者具有气势恢宏的特点,后者则具有灿烂辉煌的特点,都表达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强烈感情。另外,王建中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主题表达部分也表现出了恢弘盛大的场面。在演奏这类作品时,要求演奏者必须掌握坚实有力的连续八度技术和八度加音柱式和弦技术,以及节奏紧密、衔接得天衣无缝的各种音程和弦、上下翻飞的大跨度分解和弦技术,需要有灵活的持续强奏的弹奏能力。

5.风趣幽默富于生活趣味的谐谑曲

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表现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勇敢乐观、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再加上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生活内容丰富多姿,在很多传统中国音乐作品中有展现中国劳动人民诙谐风趣、轻松活泼、情趣方面的作品,而这类作品往往和某一个地区或民族的生活内容、风俗习惯等联系起来,具有十分突出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地方特色。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比较典型的有王建中的《百鸟朝凤》、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蒋祖馨的《庙会》和丁善德的《到郊外去》等。这类型的钢琴作品,在演奏时对演奏技术的要求多种多样,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或几种演奏技术,最重要的是能够充分且真实地表达作品中想要刻画的生活面貌和人们的情感、情绪,展开充分且合理的想象,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生活场景描绘出来,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由于这类作品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不能只是单一地表达某一种情感,想要表现人们风趣幽默的一面要和生活画面联系起来。

(三)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特点

1.立体感和线条性

第一要表现出多声融合的立体感。中国钢琴作品和西方钢琴作品一样,在演奏时首先必须要能够充分地体现钢琴这一乐器的特点,用多声思维、纵横架构来表现出立体的音响效果;其次要突出旋律、伴奏、背景和高低音等,既要能够突出弹奏时的旋律线条、伴奏织体生动的主调音乐,又要弹奏出具有多层次的线条纵横交错递进的、丰富多样的复调音乐。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演奏时,要求演奏者必须有立体化的思维,注重展现多声部,而避免采用传统音乐演奏时的单声部单线条手法,同时还要能够充分调动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够表现出具有层次感的独特个性的音响效果。比如在汪立三创作的《涛声》中,想要营造气势雄伟辽阔的氛围,就需要先划分这首作品的层次,将日本的都市调式音调由右手奏出,将代表鉴真意志和大海礁石的大跳音型、低音区八度长音由左手在低音区奏出;又如在储望华改编的《二泉映月》这首钢琴音乐演奏时,为避免像二胡那样连绵、如泣如诉的特点,表达出钢琴乐器多声交织、和声丰富、音色多样的特征就需要掌握手指触键的技巧,每一个音的力度、速度等都要精确掌握;在王建中的《梅花三弄》演奏时,表达主题的部分在首次呈现时旋律应该用支声式复调并用右手奏出,中低音区的二分音符的琶音和高音区的空五度双音应该由左手交替奏出,演奏时要注意和声的层次和织体的浓淡,掌握好声音的远近、色彩和动静。

第二要注意突出传统音乐旋律的线条性。中国钢琴音乐也继承和发扬了传统音乐突出旋律线条性的特征,在钢琴作品作曲和演奏时都要充分发挥好主题曲调在表达音乐内容、人物形象和情感方面的主体性作用。在演奏时不仅要考虑钢琴音乐多声交织的立体性特征,还要表现出中国传统音乐要突出旋律线条性的特点并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能只为了突出钢琴乐器的立体感就淡化甚至抹去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线条感,应该采用合适的触键方式来产生富于魅力的独具歌唱性的音调。比如储望华的《翻身的日子》在后主题旋律部分就模拟了板胡演奏的音乐效果,使旋律明亮而有起伏的动态感,整体上让人感觉轻松诙谐,突出了板胡独奏的单声旋律线条性。

2.民族乐器演奏的即兴性

第一,要正确理解并掌握好死曲活奏的原则,也就是在钢琴音乐作品演奏时必须正确把握好速度和节拍,这是因为中国民族乐器演奏时具有的即兴性,乐曲本身也有抑扬顿挫和作品情绪变化的特点,必然会产生演奏速度和节拍时值的变化。因此,在演奏时应当避免规规矩矩,而要表现出灵性和动感,这就要求把握好节拍节奏和弹性张力。但是关于节拍节奏和速度的处理最重要的是演奏者必须正确理解音乐作品,这样才能避免无病呻吟和矫揉造作。比如在演奏时应该保持速度的时紧时松,时快时慢,节拍时值应该或长或短、或宽或窄,要求演奏者必须心领神会然后随时可以即兴发挥出来。如果演奏者没有这种能力就很难将中国音乐特色和韵味表现出来。

第二理解曲式结构的速度因素,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结构形式的其中一个要素就是速度的变化,不只是曲式结构速度的变化,还包括了音乐情绪、意境甚至调性和调式、节拍节奏的变化。比如我国传统民族器乐曲典型的结构方式是散、慢、中、快、散,这是完全以速度为曲式形成的原则,比较典型的作品是黎英海的《夕阳箫鼓》,其在创作时就应用了自由变奏的方式,在演奏时要突出该作品的速度变化好段落之间的衔接、对比。

二、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术特点

(一)五声性旋律、和声与复调

1.五声性旋法的特点

五声性旋法的特点及和声和复调结合的原则是以二度四度五度为主,关于五声性音阶,杜鸣心的《练习曲》一开始的右手部分是不同调性的音阶式的连续性下行,而黎英海的《夕阳箫鼓》在尾部高潮部分的右手演奏的上行音阶开始于左手的旋律音;其次关于五声性音型,贺绿汀的《晚会》,在引子之后右手部分有一段三音列式的连续下行的经过句音型,左手部分的八度低音和右手部分的音型方向相反,而朱工一的《序曲——小溪》在开始的右手部分是连续性的音阶式音型,并将其作为左手旋律伴奏。此外,关于五声性旋律和民族风格的自然大调式旋律,比如王建中的《彩云追月》的主旋律是A宫系统A宫调式,旋律由大二度、大三、小三和纯四度组成;杜鸣心的《快乐的女战士》的主旋律则是G自然大调式,将以分解和弦為主体的旋律分成了小三度、大三度、纯四纯五度和大二小二度音程。

2.五声性音程与和弦

中国钢琴作品中五声性音程和五声性和弦是将五声性调式,包括五声音阶、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各个调式的正音,根据纯四度、纯五度和大二度的音程关系叠层起来形成和大小调中的三度叠层音程以及和弦结构形式不同的音响效果,其主要特点是淡化功能性而强化了色彩感,淡化和声间的倾向性和不稳定性,而强化了风格性和地方韵味。这类音程及和弦一般作为单一线条来呈现音乐的旋律,可作为和声织体的伴奏部分,也可以复调形式交错来表达不同的音响效果。比如陈述旋律单一线条的,比较典型的是黄安伦的《序曲与舞曲》第二乐章,由右手以空五度音程奏出,而王建中的《梅花三弄》则是以和声织体出现在伴奏部分。此外还有五声性和弦由双手交替弹奏表现出韵味十足的旋律,或者将三度结合音程与和弦和非三度结合音程与和弦交替弹奏。这类以大二度、纯四度和纯五度为主的音程与和弦在弹奏时会涉及到指法和键位的问题,在连音演奏时更加突出,对于演奏者们来说难度较大,必须加强对五声性调式钢琴作品的练习,才能掌握演奏五声调式钢琴作品时的技巧,只有通过扎实的练习才能在实际演奏时得心应手。

(二)模拟性和描绘性的音色技法

模拟音色技术指的是用钢琴这一键盘乐器在演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时,运用演奏者合理的想象力及触键方式,产生和某些民族乐器声音效果类似,或和自然界音响相似的声音,起到的作用是引起听众的联想,使钢琴对中国音乐作品的演绎更加生动,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1.模拟民族乐器的演奏法和音色

在民族乐器的模拟作品中,模拟板胡和二胡演奏的是最多的,这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和钢琴一样也有鲜明的旋律感,且具有浓厚的地方音乐特色,突出音乐的旋律线条性。比如汪立三的《兄妹开荒》的主题部分,在一开始就带有典型的陕北民间戏曲特色,歌唱性较强,用钢琴模拟板胡乐器来突出地方音乐特色。在储望华的《二泉映月》开始部分,则是通过对二胡乐器的模拟来表现出自然顺畅之感;其次是模拟筝等弹拨乐器演奏的,可起到仗势和强化的效果,演奏出引人入胜之感,比较典型的是《黄水谣》,通过对筝的模拟突出了钢琴作品的民族韵味;再次是模拟琵琶演奏的,因为琵琶极具表现力,在钢琴作品演奏时通过对琵琶乐器轮奏、滚奏等的模拟可表现出独特的声音效果。此外是对打击乐器,比如钟鼓的模拟,表现出物体震动时发音的特点,尤其在模拟鼓声时用钢琴的低音区密集的音块表现得非常逼真、形象。

2.模拟自然界音响

有钢琴作品是模拟和水有关的声音的,用钢琴不同的音型和织体来模拟水声可形成独特的音响效果,具体手法包括琶音、分解和弦、柱式和弦等。比如《黄河》的第一乐章就采用了大段的分解和弦来营造波涛翻滚的气氛,;朱践耳的《流水》中采用了钢琴音画来表现不同状态的水流声。有的是模拟鸡鸣和鸟鸣的,比如在汪立三的《兄妹开荒》中,就采用了钢琴的音丛技术来模拟早上的鸡鸣声;在王建中的《百鸟朝凤》中,更是非常典型的用钢琴不同的音型来模拟不同的鸟叫声。

三、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注意突出旋律的民族性

第一必须突出旋律的民族性。中国钢琴作品在演奏时应该考虑音乐多声交织的立体化,同时又要突出中国传统音乐在旋律上的线条性,合理处理好立体和线条之间的关系,避免在突出立体性的时候淡化了旋律的线条性。必须发掘出旋律的表现力与主题曲调的表情特色,采用合适的触键方式来突出钢琴旋律音调的歌唱性。在弹奏钢琴之前应该先正确理解该作品的内涵、风格、句子结构、语气和音色等,由于很多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其旋律灵感来自地方民间曲调、戏曲和传统的民族乐曲,所以,在演奏时必须认真分析该作品的地域特色、风格特点,在熟悉地方语言特色、音调旋法、民族乐器演奏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作曲家的结构和思想感情,完整地表达出作品特色。

(二)重视和声的色彩感

1.聆听和声效

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大多是将钢琴作品的功能与带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旋律结合在了一起,所以和声的色彩感较强、声部层次较多,演奏者想要更好地表达作品内涵,就必须先学会聆听,借助聆听来调试和声色彩并听出隐藏在支声部中的和声色彩和层次,感受多个声部的对比。注意聆听旋律的横线条,关注声部的延续性,分辨音色的不同。

2.注意横向线条

在钢琴演奏时既要突出清晰的线条和主调,同时还应该表现出多线条的层次感,使融合在一起形成生动丰富的复调。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必须注意多声部的表达,改变单声部单线条变化的理念,培养立体化理念,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表现多层次感的横向线条,形成独特的音响效果。

3.灵活应用延音踏板

中国钢琴作品一般没有延音踏板,这是为了避免限制演奏者,因为大部分中国钢琴作品都具有五声性旋律的特点,色彩感强烈,使功能性被淡化,所以在应用延音踏板时也会更加灵活,可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踏板处理。但要求演奏者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注意聆听,然后用踏板来控制调节音乐。

(三)把握作品的结构布局

1.细部精练

由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还要关注作品的文化内涵,注意隐藏在作品中更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并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一般来说,中国文化作品喜欢用简练的文字去表达深刻的内容,用简单的笔墨去描绘动人的画面,在音乐上就是用最精炼的音符去表达最丰富的情感。因此,需要关注和精练作品的细节,比如首先要关注的是音乐作品的句感,中国钢琴作品的句感起伏很小,讲究的是意境和韵味,所以句子开头和结尾都不能太夸张,要求严格控制好落音和收束,对段落结尾乐句的处理可采用渐弱和渐慢的方式,这种时候要轻柔地触键,但是又不能虚飘,要保证音和音之间连贯畅通,弹出乐句感;其次要注意语气,从中国语言特点来看,讲究的是一字多声、一声多韵,所以,在演奏时可能会遇到有些音是实音,有的则是虚音,要注意这种虚实和强弱的变化。

2.整体布局

在钢琴演奏时应该有整体感,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在弹奏时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可能会在某些部分处理不当而影响整体音响效果。为此,需要在弹奏前仔细品味作品,做好整体结构的布局,对每一个部分都精心分析和处理,这样才能把握住作品的中心,心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使弹奏出来的旋律更有动感,更加丰富、生动,使音乐产生内在和外在的联系,使人感觉到层次感和生命力。

3.對比适度

钢琴音乐作品在创作时往往也会采用对比的手法,比如速度、力度、音色、和声、调性、结构、风格等方面的对比,采用对比手法可以是多层面的,但必须要把握好分寸,如果超出了“度”反而会适得其反。而在演奏钢琴作品时也要控制好做出适度的对比,才能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演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基础是理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特点,不光是演奏技术方面的特征,更要全面地理解钢琴音乐的内涵、不同的音乐类型和演奏时的注意事项等。只有在深入理解钢琴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我国音乐文化特色以及民族器乐民族声乐艺术,全面掌握钢琴演奏技术,才能将音乐内容更加真实地呈现出来,才能更好地表达作品内涵。总之,关于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方面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演奏者们需要不断在演奏活动中积累经验,积极学习钢琴文献和音乐理论,挖掘中国文化艺术特色,才能用钢琴乐器来诠释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最终将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黄亚萌.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分析[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4):153-154.

[2]杨康宁.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探索[J].黄河之声, 2017(16):60-61.

[3]张健影.中外钢琴教学的对比[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4):104-106.

[4]李晓明. 试论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理念[J].大舞台, 2012(3):51-52.

[5]李然.浅谈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J].音乐时空, 2015(12).

作者简介:王盛(1978—),男,汉族,辽宁抚顺人,副教授,江苏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即兴伴奏。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旋律钢琴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给你的信
纸钢琴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从叛逆到妥协的音乐巨人
7月,盛夏的旋律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钢琴
浅谈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