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劳动:妇女价值的再发现

2020-07-09 17:38李达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经济价值

摘要:赵树理在《孟祥英翻身》、《传家宝》等写新女性的小说中,将妇女作为社会生产的劳动力,注重妇女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经济效益,以此将农村的新一代女性纳入到新的革命秩序中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判断妇女价值的标准,即经济价值标准,这是赵树理对妇女价值的重新书写和判定。

关键词:新一代妇女形象;生产劳动;经济价值

一、劳动方式

对于妇女问题的思索,一直是赵树理文学创作的核心命题之一,妇女,特别是以往处于主流历史之外的底层乡村妇女她们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新的历史时代她们是否可以挥发出新的生命能量,她们是否能够摆脱旧时代妇女的命运,这些问题,构成了赵树理创作文学作品的重要想象力资源。

“妇女”这一概念早在明清之际便已出现,指称的是“宗法社会中的女性亲属群体,在宗法社会,女人永远是亲属关系中的女人,如女儿、妻子、母亲等,只有根据这一角色定位行事,她们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1“妇女”最终取代宗法意义上的妇女,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密切相关,五四期间用于指称女性群体的“女性”一词开始流行,早期中国共产黨人将“女性”视为资产阶级话语,转而采用“妇女”一词将妇女与社会联系起来,1921年,第一份女性刊物被定名为《妇女声》,宣布“妇女解放就是劳动者的解放”,1922年中共二大正式通过《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从此,“妇女正式进入中共的官方话语体系,妇女继承了女性这一说法的主体觉醒内涵,但更强调女性的社会性,并将这一社会性与社会生产联系起来。”2

由女性到妇女这一官方称谓的变化,可以看出妇女解放运动中社会生产的重要性,在赵树理的文学创作中,关于妇女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尤其值得注意,赵树理在《孟祥英翻身》和《传家宝》中都塑造了农村女劳动能手的形象。赵树理是较早在小说中讴歌妇女潜在劳动力量的作家,他的小说给予女性劳动及女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重新认识,这样的妇女形象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典范和开拓意义。

在《传家宝》中,赵树理呈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妇女生活方式:“像女人”的生活方式,“不像女人”的生活方式,而区别它们的核心,就是不同的“劳动”形态以及通过劳动所展现的对于妇女的不同定位。

一方面,所谓“像女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指李成娘的生活方式,是把女性的劳动和生活方式定位于传统的家庭观念内的,即“男主外,女主内”这样的家庭分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金桂的婆婆李成娘看来,女人的工作就与她的那三件宝有关,“一把纺车,一个针线筐,和这口黑箱子”,李成娘以这种劳动工具和劳动方式来验证自己作为一个传统温良妇女的存在意义,同时李成娘的这种劳动认知和劳动工具论也将其束缚在家庭空间内,像李成娘这样的旧式家庭妇女,无论是在其劳动被漠视的旧的统治秩序中,还是新的革命理论体系中,都是没有位置的。

另一方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桂“不像女人”的劳动和生活方式。金桂是劳动能手,她参与社会活动,离开家庭也有正当的政治理由:去区上开会,她在家庭里也是主要劳动力:她去村外卖煤,处理家庭中许多的财务往来,与通常在家庭中洗衣做饭做针线活的家庭妇女不同,金桂九天卖九趟煤,可以赚到四斗五的米。与李成娘的“三件宝”形成对比的是金桂用以记载自己参加公共劳动收入的“账本”。在小说中,金桂正是用了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劳动收入数字交代,让婆婆觉得力不从心,自惭形秽,从而自觉的从家庭领导权的争夺中退缩下来,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账本体现了李成娘的劳动认知和外部世界的隔绝,金桂的劳动带来的是社会的经济优势或者说是一种集体经济,当李成娘的家庭劳动不能够具备一种交换价值而金桂却成功的实现了这一点之后,注定了李成娘无法以自己的劳动获得一种社会的认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金桂确立自己的领导权是建立在本身所产生的对于社会的经济价值上的,即本身所从事的劳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使她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这种经济价值是建立在对革命政权相对巩固的时代的有效的劳动形态的汲取上的,通过这种汲取和经济价值的产生,金桂进入了新的历史秩序,从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二、生产价值

在《孟祥英翻身》中,虽然大多数论者认为孟祥英翻身的标志是她被推选为妇女干部,但实际上担任妇女干部这一角色是各种因素综合阴差阳错的结果。

首先,孟祥英翻身的关键契机是“生产度荒”,“孟祥英的村子里遇到了连年干旱,妇女干部孟祥英带着几个妇女上山采野菜。二十多个妇女一共采了六万多斤,野菜采完了,孟祥英又领导妇女割白草,卖了两万多块钱,使全村人度过了灾荒。从此,西峧口附近各村,都佩服孟祥英能干。”3也就是说只有在孟祥英带领妇女上山采野菜、割白草成功地度过灾荒后,她的妇女干部身份才经过劳动实践和自身所带来的经济价值的转化,得到众人的认可,被默认为公家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的妇女规范制度下制定的针对媳妇的老规矩。孟祥英身上体现的“经济价值感”,是迥异于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普通农村妇女的,无论是孟祥英还是金桂,在赵树理小说中,其劳动成果都被转化为经济效益,而在以前,这样的工作通常不被认为适于女性。

事实上,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判断妇女价值的标准,即以妇女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来评判女性,通常而言,农村妇女的美德是放置于家庭内的系统中去讨论的,是在孟祥英婆婆所说的“媳妇就应该有个媳妇的样子”和金桂婆婆所认知的针线活里呈现的,孟祥英和金桂的形象,体现了小说中潜在的主题:作为主要劳动力的妇女,她们不再是家庭的辅助力量,而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社会生产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女性,这是对妇女价值的重新书写和判定,这也是重要的,具有标志意义的变化。在赵树理小说中,你可能看不到男女平等或者妇女也是半天这样的口号,但是这些妇女却以实实在在令人惊讶的劳动显示着妇女的力量和她们对于家庭与社会不可忽视的一面。

参考文献:

[1]白露.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史中的妇女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思基.谈赵树理的短篇小说.文艺报.1958.

[3]赵树理.赵树理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李达(1996、01、10—),女,汉族,山东临沂,研究生学历,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经济价值
从当下油画市场视角浅析油画创作
经济外语类人才的企业价值
绿色物流潜在的经济价值研究
关于《教育的经济价值》的若干思考
民俗文化的艺术价值
广告设计的经济价值和人文艺术统一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