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网融通”的泛在学习模式研究

2020-07-09 22:13马俊玉金廷显许佩彤余艳霞江芊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泛在学习

马俊玉 金廷显 许佩彤 余艳霞 江芊

摘  要:“六网融通”是国家开放大学从新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出发而提出的,要求以现代技术为支撑,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活动以实现泛在学习的目标,使学生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成为可能。本文尝试利用国开学习网教学平台进行“英语语音”课程网上教学,借助和依托其他平台,使学生实现“一端走天下”的泛在学习方式。

关键词:六网融通;泛在学习;国开学习网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0)02-0134-04

Abstract:“Six networks integration” is proposed by the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from the construction goal of the new university. It requires that modern technology should be taken as the support,and network-based teaching activit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ubiquitous learning,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all the time and everywhere.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learning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of Guokai to carry out the online teaching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With the help of and relying on other platforms,students can realize the ubiquitous learning mode of “one terminal goes around the world”.

Keywords:six networks integration;ubiquitous learning;Guokai learning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0  引  言

教育部決定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开放大学(以下简称国开),为全面推进国开建设成为新型大学,国开在2013年从新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出发,提出“六网融通”模式。其重点放在网络核心课程的建设上。目前,国开已经依托国开学习网开展若干优质的网络核心课程,网上教学逐步成为国开教学的主流,营造了泛在学习的环境,满足了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泛在学习需求。

“英语语音”是国开商务英语专业(专科)的基础课程,有必要将其建设成为网络核心课程,以契合国开从新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出发而提出的“六网融通”的泛在学习的要求。目前国开学习网平台提供的课程资源有限,且限于文字和教材音频,形式单一,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泛在学习需求,需要借助或依托其他平台、把其他平台嵌入到国开学习平台中,实现“一端走天下”的学习方式。

1  相关理论介绍

1.1  “六网融通”模式

“六网融通”是国开从新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出发而提出的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网络学习课程、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学团队、网络学习支持、网络学习测评、网络教学管理之间互为前提、交融支持、协调运行的教学或学习模式。这个模式强调教学需求对技术应用的引领地位和作用。这也是国开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所在,广播电视大学实现战略转型关键所在。[1]

1.2  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简称U-Learning),又指无缝学习,是美国科学家Weiser提出的。它泛指计算机或者移动网络支持环境下的一种智能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支持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采用任何设备进行学习[2]。泛在学习方式具体包括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与资源、学习方式、学习评价与管理4个要素[3]。

1.3  基于“六网融通”的泛在学习模式

基于“六网融通”的泛在学习模式是基于网络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学习者主动学习、远程支持服务和面授相结合的模式,其重中之重是网络核心课的建设。国开在设计上以专业为基础,组建课程网络教学团队,基于此课程开展网上导学、助学和促学。并且相关的教学、教研、管理等活动也通过网络进行。通过搭建网络学习空间,在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支持服务、评价方式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在线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它的关键和价值在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各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建设成为可以基于网络学习的网络课程,并在国开网络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起决定性作用。[1]

2  “英语语音”课程泛在学习模式设计与实施

基于“六网融通”的“英语语音”课程泛在学习模式的研究在东莞开放大学商务英语专业30名专科生中展开,研究重点是如何依托国开学习网这个泛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适合泛在学习的资源,提供有效的远程教学支持服务(网上导学、助学和促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和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创造条件。笔者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在学生了解英语语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在线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以及基本朗读技巧,并能够享受学习过程,从中提升学习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设置分层学习目标:一级目标(基本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英语语音知识,形成性考核(以下简称形考)成绩达到60~70分;二级目标要求学生解决发音、节奏语调等个性化问题,提高听说能力,形考成绩80分以上。如何在泛在学习的条件下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1  研究重点

本文重点聚焦在以下两个问题:

(1)本课程的学习资源是否适合泛在学习?

(2)远程支持服务(网上导学、助学和促学)是否能够达到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愿意学习、善于学习,并且能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

2.2  泛在学习模式设计与实施的依据

本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基于三方面的依据:

第一,具备满足泛在学习需要的教学环境,学生也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国开学习网功能强大,是泛在教学的载体,需要具备相应的教学环境。参与研究的30名学生都有智能手机或者手提电脑等移动设备,并且参加过至少一门在线课程的学习。

第二,学生愿意采用泛在学习模式学习。本課程的考核采用100%网上形考,学生想要考试过关,就必须学习并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目前学生学习资源有限(目前该课程仅有文字和MP3两种资源。网上虽然有海量的资源,但学生往往缺乏获取、甄别、整合的能力,同样导致网上学习资源匮乏),而按照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有两大问题无法解决:一是因工学矛盾或者其他原因无法保证面授时间;二是听说训练的质和量得不到保障(面授辅导时间短,无法辅导到每一名学生;课外学习遇到困难得不到教师的及时协助)。而泛在教学模式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使学生享受到老师提供的大量的和教材内容一致或密切相关的英语音视频资源,更有利于学生顺利通过考试。

第三,学生愿意得到更多的远程教学支持服务(网上导学、助学和促学)。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学生未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的问题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各自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泛在学习恰好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满足学生自身个性化学习需求。

2.3  泛在学习模式下教学资源的设计

泛在学习模式下的教学资源是要为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提供服务的,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学习者主动学习、远程支持服务和面授相结合的模式。因此,建设“英语语音”课程资源,必须要符合以下几个要素:适合学习者主动学习、能够提供远程支持服务、能够开展面授。对于网络教育来说,其用户就是学习者,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学习者为中心,需要从内容设计、网站设计以及支持服务等方面着手[4]。本教学模式依托国开学习网,整合VoiceThread平台(以下简称VT平台)和东莞开放大学学习平台,挑选适当适量的学习资源并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实现“一端走天下”。

2.3.1  国开学习网平台教学资源设计

国开学习网平台(网址:http://www.ouchn.cn/)是国开开发的在线学习平台,为本课程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泛在网络学习空间。《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提出,要探索并构建“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变化及其趋势,探索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与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模式”[5]。国开学生在平台注册后,通过学号和密码即可进入自己的专业课程界面进行学习。国开号召全国开放大学的师生充分利用此平台进行教与学。利用国开学习网开展教学的优点是网速快,性能稳定,不用额外付费,学生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账号,可随时随地登录学习。并且各省级开放大学可以自建资源,不用担心资源丢失,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平台。基于“一端走天下”的理念,本文在平台上主要设计如下教学资源:

(1)发布课程文件、保存文本、PPT、音频、视频等课件。这些资源可供学生自主学习。

(2)破冰活动。韩艳辉提出,从网络课程设计角度看,强烈建议在课程第一周加入“破冰行动”,这是目前国内比较缺乏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的方法,在“在线学习辅导”的教学实践中已经证明是非常成功的,这对于以后学习互动的开展、学习者动机的保持等都非常有帮助[6]。

(3)试题库建设。从2019秋季学期开始,全部试题库都要迁移到国开学习网平台。避免学生多个平台转换,方便学生学、考在一个平台进行。

(4)链接其他平台资源。国开学习网平台缺少实时的交流平台,也不方便上传和保存学生的音视频作业,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辅导带来障碍。但是平台有超链接功能,可以链接到可实现此功能的其他网站,扩充其功能。

2.3.2  VT平台教学资源设计

VT平台(网址:https://voicethread.com/)平台是由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开发的一款新技术应用软件,在“英语语音”课程教学中,学习者可以在平台展示自己的音频或视频作业,并实时或非实时地由教师或者其他学习者进行纠错,非常适合语言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网上教学平台能够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发音训练——学生通过VT平台完成作业,会得到辅导老师及其他学生相应的教学帮助,及时纠错,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破了交流的时空障碍,发挥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由此达到保障听说训练的质和量的双重目标。VT平台资源建设侧重于练习和互评,精心选择网络语音的音视频资源,布置听说任务,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有效纠正学生语音方面存在的问题。VT平台的资源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嵌入国开学习网平台。

2.3.3  东莞在线学习平台教学设计

东莞在线学习平台(网址:http://loginportal.oep.dgou. cn/Login/Login?backurl=http%3a%2f%2fi.dgou.cn%2f)是东莞开放大学自主研发的在线学习平台,最大的特点通过教学直播开展网络“面授”课,教学直播过程可以直接保存为视频文件,并且有回放功能,供学生随时查看教学内容。直播教学的网址可以以超链接的方式嵌入国开学习网平台,学生仍然是通过国开学习网平台入口进入学习。不足之处在于网络直播课只是把传统面授搬到线上,本质不变,一般只能用于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听说训练。

泛在学习模式下教学资源设计的效果分析如下:经过四年的教学实验,笔者发现依托国开学习网,整合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长、学习的时间,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实现了师生“一端走天下”的目标。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在为所有学生提供充分教学指导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关注,可以最终帮助绝大多数学生掌握学习任务,提升学习的满意度。[7]

2.4  泛在学习模式下的教学支持服务

本文依托国开学习网,把网络直播课和VT平台自主学习融入到一个平台,功能各有侧重,互为依托,互相补充。国开学习网提供统一端口,学习平台重点学习“英语语音”课程相关理论和课程考核重点,VT平台侧重练习和纠错,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4.1  教学阶段的教学支持服务

第一阶段称为“总”,学生通过国开学习网进入“英语语音”课程界面,点击直播课程链接,进行统一学习。通过3个晚上、9个课时的学习平台网上直播教学完成,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教材理论知识、布置自主学习内容和听说训练作业。此阶段,教师负责整合教学资源,把网上直播课的视频及其他教学资源同时上传到国开学习网。本阶段重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阶段称为“分”,学生自主学习,根据个人学习习惯自主选择学习平台,实现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学习任何语音教学资源的愿望,最后完成第一阶段布置的作业。学生的听说训练主要通过链接到国开学习网的VT平台完成。为提高学习有效性,VT平台的教学辅导以周计时布置学习任务,便于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2.4.2  教学支持服务的重点

本课程教学支持服务由5名教师提供。课程组组长1人,主讲兼教学辅导2人,教学辅导1人,技术人员1名。虽然课题组人数较少,但是由于学生人数较少,目前能够满足教学支持服务的需要。由于辅导教师日常工作压力较大,课程组尝试了轮班制,尽量做到即时回复。教学支持服务的重点在以下3个环节,环环相扣、互为补充,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1)国开学习网平台的破冰活动。开学初,引导学生登录国开学习网,并布置简单的学习任务。这项工作可以直接在国开学习网平台进行。教学支持服务体现在通知学生登录国开学习网平台,学会回复发帖、评论等功能。

效果分析:此环节设置非常有必要,通过破冰活动,打破了学生之间空间的距离感,消除了学习者的孤独感和陌生感,加强了学习者之间的信任、沟通和联系,为生生互动做铺垫。

(2)直播课学习。依托国开学习网平台,学生进入后通过链接进入直播平台进行学习。一般安排3个晚上的直播课学习,学习者学习时间相对集中。重点完成教材理论学习、重点难点提示和作业要求说明。通过直播课学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感情上有所亲近,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破冰活動之后,学生习惯从国开学习平台登录,直播课平台嵌入国开学习网平台,两大平台互为补充。

效果分析: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了方向。通过3个晚上的集中学习,学生可以知晓本学期怎么上好这门课,如何上好这门课。消除学生对学习的畏难情绪,树立了学习信心。

(3)教学团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督促学生在平台自主学习,完成VT平台视听作业并给予及时反馈。这是学习支持服务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获得感大多从此环节获得。依托国开学习网平台,学生登录平台后通过链接进入VT平台进行学习。教师团队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督促其实现一级教学目标(规定动作)或者二级教学目标(自选动作)。学习者根据自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并完成VT平台的视听作业,通过完成视听作业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学团队教师、其他学生对提交的视听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学习内容。

2.5  泛在学习模式下“英语语音”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1)初步建成一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资源。在已有的课本和MP3两种资源基础上,课程团队成员通过海量筛选、重组、整合,挑选了一批优秀的音视频资源作为语音教学素材,把来源于英美国家本土的语音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资源在内容设计上采用即学即用的方式,把一个章节的内容切割成若干小知识点,通过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技术手段发布,紧接着布置一个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马上可以得到辅导教师的评价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虽然没有设计成为游戏闯关的模式,但是学生也能从一步一步地从收获和教师同学的肯定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2)教学团队的教学支持服务保障了听说训练的质和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按照教学计划,语音课程面授辅导时间仅为每周一节课,课时少,教师只能采取填鸭式教学,把理论知识讲完,恰恰缺少足够的语音发音和纠错练习,学生听说训练的质和量得不到保障。而通过VT平台精心设计的课件进行学习,学生除了有充足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发音训练,这就保障了足够的听说训练量。同时,学生在发音上存在的缺陷,通过VT平台展示出来后,辅导老师或其他学生会予以纠正,这样就保障了听说训练的质。由此达到保障听说训练质和量的双重目标。[8]

(3)满足了差异化教学的需求,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成人学生入学水平不在一个起点,教师在进行网络直播辅导时,无法兼顾入学时基础薄弱学生和入学时基础较好学生的多重需求,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获得感。而利用VT平台进行教学,不同水平的学生各取所需——基础薄弱的通过多听多练逐步达到课程需要的起点水平,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缩短学习时间,双方均有所收获,满足了差异化教学的需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提高了。希望被关注是人的天性,学生在发布自己的作业后,只要有时间就登录平台的作业页面,浏览其他同学的作业并评论,查看教师和其他同学对自己作业的评论,学习热情和参与度都非常高。

(4)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激发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学习(学习时间、学习时长、学习内容、学习频率等)并得到足够的教学帮助(教师团队的反馈和其他学生的反馈),完成了给学生制定两个学习目标层级:一级目标(基本目标)是形考成绩60~70分;二级目标是形考成绩80分以上,重点解决个人的发音、节奏语调等个性化问题,提高英语语音的听说能力。本学期有30名学生注册本课程学习,有26名参加了本课程学习(4人没有参加学习)。根据期末导出的形考成绩显示,本课程及格率100%,从成绩分段可以看出本课程实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并在教学团队的支持鼓励下,有50%的学生实现了二级目标,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提升。

2.6  泛在学习模式下“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体而言,通过国开学习网“一端走天下”的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满足了学员自主学习的需求,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反思。

2.6.1  个别学生参与度问题

问题:部分学生对于网上学习没有时间概念,存在惰性,即使多次督促也有个别学生不能按照要求完成网上学习,甚至没有完成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以及形考任务。

改进措施:通过教学支持服务,多渠道督促学生按时完成网上学习、练习和考核,多和班主任沟通,通过班主任督促。对于个别“离群”的学生,充分发挥微信群的生生互助力量,让其感受到网络学习空间的温暖,尽量“一个都不少”。

2.6.2  部分学生信息化水平较低问题

问题:有些学生对手机、电脑的运用能力有限,常见的有不会安装和使用手机APP、不会登录平台查找平台资源等。将3个平台整合到1个平台上,需要通过超链接才能进入其他平台,对于部分同学有些难度。

改进措施:对于学生自身对手机、电脑运用能力有限的情况,一般都是通过远程辅导、学生互助的方式来解决。对于个别手机盲、电脑盲的同学,一般通过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手把手指导。

2.6.3  学习资源的建设问题

囿于课题组成员接触和掌握的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资源和手段,学习资源的选取、课程任务的设置可能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6.4  学习支持服务问题

由于本文立足于东莞开放大学的“英语语音”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团队虽然由自3个市县开放大学的教师组成,然而没有资金扶持,纯属爱好,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  结  论

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依托国开学习网进行“英语语音”网上教学,借助和依托其他平台,使学生实现“一端走天下”的泛在学习方式可以为学习带来便利,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整体设计,因此而形成的各种以学生为中心的适合泛在学习的教学资源。同时,依托国开学习网,可以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进入其他学习平台,提供的丰富多样而又周到全面的远程支持服务(网上导学、助学和促学)能够达到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愿意学习并善于学习,并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改革与创新 [J].中国远程教育,2013(4):5-10.

[2] 邹莉,疏凤芳,刘江山.基于六网融通的泛在学习模式构建——以职场写作课程为例 [J].应用写作,2019(1):40-43.

[3] 张艳.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学术英语》泛在學习模式研究 [J].外语电化教学,2019(3):110-115.

[4] 百度文库.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 [EB/OL].(2014-05-06).https://wenku.baidu.com/view/c2abcab30242a8956bece4d 4.html.

[5] 韩艳辉.浅谈互联网思维与国家开放大学建设 [M]//李凌.我的国开梦——国家开发大学2013年读书征文选编.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

[6] 韩艳辉.“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学习测评初探——国家开放大学转型期的思考 [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1(4):22-26.

[7] 马俊玉,江芊.掌握学习理论在QQ视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经贸实践,2017(18):333.

[8] 马俊玉.VoiceThread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 [J].中国培训,2017(4):184.

作者简介:马俊玉(1976.11-),女,汉族,河南唐河人,讲师,本科(双学士),研究方向:远程教育、媒体辅助英语教学;金廷显(1982.11-),男,汉族,河南汝南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远程教育、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许佩彤(1980.03-),女,汉族,广东开平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远程教育;余艳霞(1974.07-),女,汉族,广东珠海人,高级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远程教育、翻译;江芊(1979.12-),女,汉族,河南唐河人,讲师,本科(双学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泛在学习
构建基于泛在网络的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反馈教学模式研究
泛在学习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研究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泛在学习中音乐课堂新型师生关系研究
泛在背景下图像处理课程学习平台设计研究
无线网络环境下美术课堂泛在学习的实践与创新
泛在学习环境下非结构化网络学习资源共享机制
泛在学习理念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