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2020-07-09 03:18李守怡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教学策略

李守怡

【摘要】人的道德感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做出评价时所具有的情感体验,是一个缓慢的养成过程。教书育人每一个教师神圣的使命,德育教育则是其中最为重要和艰巨的一项任务。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个性独立和自我实现,因此,德育教育是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方式。

【关键词】小学 德育教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033-02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人才,因此,重视德育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目前德育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我们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进行,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部分学校已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了相关的德育课程,但是其主要的形式还是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实现的,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课程教学侧重点的限制,德育教育还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与重视,我国的德育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的引路人,是思想和知识传播的起点,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德育教育方面,很多教师已经无法跟上教育改革的发展,其整体素质也无法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要在思想上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这样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

其次,重智育,轻德育。在中国这个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的环境下,学校、家长、教师甚至孩子们自己都将全部的重心放在了“智育”方面,而忽略了对学生身心健康对其成长的重要性。雖然道德与法制教育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分值,但是很多学生依然不愿意去深入的学习,很多情况下都会采用“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方式,很难发挥真正的德育作用,对学生产生实质意义的影响。

第三,实践活动缺乏时效性。德育教育为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保障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德育活动很多都是走过场,赶形式,学生更不会主动的参与进来,甚至从主观上来说他们根本“看不上”这种极具形式主义的活动。针对学校不得不开展的这种德育活动,其本身就缺乏严重的时效性和趣味性,忽略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无法引发学生的参与的欲望,更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德育学习的需求。

二、在日常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一)转变教师观念,加强师德建设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恪守师德、严谨治学的品质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是一种最具力量的无声教育。但是这些东西不是仅凭说就能够实现的,而是如行云流水般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长期良好的习惯养成形成的一种行为方式。因此,要实现对学生良好的道德教育,从教师本身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1.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良好的德育教育必然要建立正确统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型的高素质人才。传统教学中片面的为了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而选择对德育教育的忽视,也就是所说的“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现象,虽然在眼前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一个不错的学习成绩,但是却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自身素质的替身,使自己具备一定的前瞻力,准确的把握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够培养出一批社会所需的高素质、高道德的全面型人才。

2.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是学生德育教育最好的榜样,是学生德育发展的引路人。因此,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要为教师的师德教育提供基础的保障活动,比如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与交流活动,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也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还可以组织相关的专家和教师到学校进行讲座,帮助教师及时掌握道德教育的最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综合水平。此外,学校还要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考核计划,合理优化教师资源,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刻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好榜样,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另外,教师还要与学生构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平等交流,不以老师的权威去压迫学生。学生犯了错误,要帮助其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使其主动的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切忌不可以过激的言辞批评学生,始终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

(二)创建教育情境,开展道德教育

1.主动参与,有所体验

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加学生自我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在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其道德能力的发展,实现其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站,通过全校征集文明小记者,然后组织小记者们在校园内观察和记录一些好人好事和不文明的行为举止,对于一些具有典型代表的行为还可以进行抓拍,并通过学校的宣传栏和广播站进行宣传,引发学生的讨论,使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加自身的情感体验,并通过文明宣传的形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影响。久而久之,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便会得到有效的纠正,校园风气也会越来越好。

2.拓展创新,享受成功

道德教育不应当只局限教材之中,而应当广泛的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和交往之中,拓展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德育教育活动,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使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道德所带来的成就感,并将此作为享受。比如我们可以借助一些重要的节日,比如父亲节或者母亲节等,组织学生开展以“父亲母亲的一天”为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父母每一个平凡的一天,以此为出发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的演讲非常发人深省,包含着自己的深厚感情,使他们认识到即使是生命中最平凡的一天,他们的父母也时刻为他们着想着,为了能够让他们拥有更好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努力奋斗着。演讲比赛结束之后,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很多家长都反应孩子变得懂事了不少,在家中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习也更加努力了。如此,因势利导,不仅改变了以往道德教育模式死板的形式,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将“全方位育人”的工作落到了实处。

(三)家校联动,深化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要想发挥应有的成效,就不能缺少家庭的参与。因此,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实现家校联动,构建起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平台。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家长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有时会有一定的差别,导致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是一种教育,但是在家中接受的却是另一种教育,有的甚至优于家长自身素质水平不高,对孩子的道德品质产生不良的影响,客观的降低了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道德教育的成效。因此,如果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不能实现有效的结合,那么学校的道德教育就有可能流于形式。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道德品质的表现情况与家长的道德素质水平。然后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家庭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实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家庭教育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教育也无法取代孩子在原生家庭中的教育。因此,教师要与家长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共同努力。比如,教师在学校主要针对学生的社会关系层面(尊敬师长、爱岗敬业方面)进行集中教育,家长则可以从家庭出发,帮助学生养成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的等,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

总之,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工作。其工作的开展不仅要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杜绝形式主义,还要开展的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参考文献】

[1]陈松.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7):160.

[2]金硕,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06).

[3]陈晔.关于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8).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小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