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评价机制,激发内在学习动机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2020-07-09 03:18林贵璇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课题机制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050-01

“优化课堂评价机制,激发内在学习动机的研究”,2019年1月通过评审,被立项为广东教育学会2019年度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自立项后,课题组全体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认真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评价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经过大家近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一)研究的意义

经调查统计,在实践中我校课堂评价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盲目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坚持对学生进行“激励”,但缺乏正误、深浅之分。

2.注重考试结果,忽略过程。教师过于强调教学质量、考试分数,忽视知识以外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其他目的。

3.只分对错,不留余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停留在“对与错”,缺乏对学生实质性的引导与鼓励,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优化课堂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个别代表访谈,完成我校五、六年级现有课堂评价机制的调查及汇总;归类分析,现有课堂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案。

2.在现有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形式比较复杂的互动评价网络一一多对多的双向互动评价,增加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从而使课堂评价方式逐渐多样化。

3.在课堂评价内容方面,增加以下几个方面:①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的呈现;②关注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③关注学生的小组团队合作能力;④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行为。教师不再过分强调知识的认知,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4.教师在评价时,密切结合有深度的日常生活,深度挖掘教学资源、整合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机智引导,细致点化瞬间生成的鲜活话题,为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与灵气,为学生在不经意中打造一种感受颇深的灵动性课堂。

5.将新建立的课堂评价机制应用于五六年级的课堂评价中,不断实践,通过调查文件、个别访谈,收集学生在新的课堂评价机制中,自主学习能动性的情况。

6.进一步优化新的课堂评价机制,应用于课堂之中,最终形成结题报告。

二、课题研究过程

1.收集资料分析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阶段五年级学生课堂评价情况,我们对全级学生以抽查方式进行了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情况调查问卷,经对问卷调查的汇总分析如下:

老师在同学们回答完问题后马上评价占五年级总人数46.2%,几位同学都回答完后再评价占了48.5%,课堂上老师除了口头评价外,老师通过眼神、手势、表情暗示来评价占了44.2%,通过掌声鼓励评价占了30%,通过物质鼓励来评价占了25.8%,表明老师鼓励学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眼神、表情和手势,对学生的鼓励力度还不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只简单地用“对”或者“错”来评价占了51.9%,表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简单,语言不够生动,不能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老师在课堂上对同学们的品德行为进行评价只占了21.2%,表明老师对学生的品德行为不够关注,评价不够完善甚至没有评价。

2.学习研究解决问题

在课题研究中,为了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尽量掌握最真实的数据,以充分了解我校课堂评价的现状,突破传统的课堂评价存在的局限性,通过科学的课堂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本课题组成员围绕上述目标,全面铺开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

(1)老师们参与苏州市教育质量检测有关理论学习,与学科主任一起探讨检测结果;

(2)老师们积极开展课堂评价指导,通过公开课、示范课把评价机制应用于教学中;

(3)老师们对课堂评价优化实施下的课堂教学进行反馈研讨;

我校通过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价机制,让课堂评价成为学生爱学、乐学的催化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各学科学业水平的提升。

三、课题研究成果及成效

(一)研究的结论

1课堂评价方式逐渐多样化。具体表现在:①学生自我评价;②学生之间相互评价;③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

2.课堂评价内容逐渐多元化。课堂评价内容增加:①学生思想品德;②学生语言组织能力;③学生小组团队合作能力;④学生课堂活动行为。教师不再过分强调知识的认知,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上课思维活跃程度明显提高,老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3.课堂评价逐渐客观化、具体化。具体表现在:①学生喜欢老师的评价方法;②学生更愿意参加课堂活动;③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更加积极主动;④学生学科的知识与成绩相应提高了。表现出老师更加严谨的科学评价态度。

4课堂评价语言更加生动、幽默、富有感情。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语言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具体表现在:我校整体上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加积极主动了,课堂更加活跃了。

(二)研究的主要成果

(1)林贵璇.“你划我猜”引发的思考与追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点“味精”,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广东教学报》[J].2019.12.09,第3284期。

(2)完成课堂评价机制的调查,撰写“优化课堂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体会与思考

在为期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从收集资料,建立评价机制,反馈修改,进一步实践验证,不断循环。对于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价机制还需要不断去探索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如何通过课题评价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还有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比如:通过课堂评价机制,(1)如何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這是学习基础;(2)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受益终生;(3)使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和良好个性品质,在课堂教授中渗透德育教学,使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因此在研究课堂评价的同时还要衡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度。

【本文是广东教育学会2019年度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优化课堂评价机制,激发内在学习动机的研究》(课题编号:GDXKT20089)的结题报告】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课题机制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皮革机制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