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在初中名著导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2020-07-09 04:53陈肖瑜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名著导读引导教师

陈肖瑜

【摘要】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名著导读方面,通过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精彩选篇、自主阅读推荐,课内外结合形成完整的整本书教学思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通过剖析对名著阅读进行导读教学的作用,主张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从自身带头阅读、指引学生做阅读计划、师生共读等多方面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名著的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教师 名著导读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089-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根据课标的需要,在名著导读方面,通过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精彩选篇、自主阅读推荐,加强名著阅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课内外结合形成完整的整本书教学思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对名著阅读进行导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在阅读长篇幅、形式刻板的名著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如教师可在课内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视频,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的兴趣。在课堂上指定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章节让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通过导读教学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教会学生精读和粗读,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名著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从不同的阅读视觉去分析书中人物的精神内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内容的讨论当中,从而分析名著当中所包含的精神世界。

名著导读,关键在“导读”。教师一方面要“放手”,另一方面要适当指导。教师的作用是导引、引导;学生的任务应该是读,真正的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名著导读教学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让学生在读中思,从思中悟,享受审美的乐趣。笔者认为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名著阅读的引领、指导和点拨,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具体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以身作则,教师本人要认真研读名著

教师自己有了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语文老师要像研读课文那样来研读名著,要注意收集与名著相关的资料,形成对作品的独特认识和评价。教师要记录自己的阅读体验,整理相关资料,建立名著的阅读档案。如阅读《傅雷家書》,教师可进行主题阅读。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的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即教师自己先读,边读边写感悟,再选一些篇目来精读,也可以找与傅雷有关的一些书籍来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再根据名著导读中《傅雷家书》的导读方法是选择性阅读,老师自己先选择一个专题进行示范阅读,有针对性地建立这本名著的阅读档案,再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专题进行阅读,帮助学生掌握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形成整体的教学思路。

二、合理规划,教师要引导学生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

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阅读。名著大多篇幅比较长,一般难以在短时间内读完。如果学生阅读过快,就会囫囵吞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一部名著分时段、分阶段地阅读完,利用“边角”时间,积少成多。如每天拿出二十分钟,阅读其中的一小章节内容,长期以往,既有利于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对名著有比较细致的认知。

初中的名著阅读篇目大部分是长篇小说,还有诗歌、散文、传记和科普作品等。文本体式不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不一样。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此阶段重点可以指导学生形成“所需要的阅读能力”。

如《水浒传》、《儒林外史》等小说有“章回”,分回标目、分章叙事、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目录,把握整部作品,找出重要事件。《水浒传》人物众多,性格各异,大部分人物在小说里出场跨度大,导致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不够准确。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回目,整理出重要人物的一生。比如分析林冲这个人物,学生在回目上圈点勾画,用句式相同的语句概括事件并做好复述准备。既整理了作品的线索,又熟悉了故事情节。《儒林外史》作为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故事相对独立。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读一至两回,指导学生思考每章回之间的联系,从而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根据名著的体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阅读,学生就会不知不觉中掌握多种阅读方法,阅读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三、师生齐“读”,教师积极发挥“导”的作用

(一)介绍读物,启发兴趣

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名著导读的教学内容,自己先研究名著的内容,观察名著的封面目录,介绍作者,展示名著中的精彩情节欣赏,引用书评等方式,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海底两万里》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这部作品精彩的影视片段,让学生感受海底世界,体验海底世界。在海底遨游的氛围里,不由自主地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探索兴趣,鼓舞他们阅读文本的信心。

(二)做好规划,实施阅读

教师要制订具体的阅读指导计划,如以阅读《儒林外史》为例,可安排学生先每天抽出十五分钟进行自主阅读,要求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给每一章回写内容综述,并记录疑惑;教师要求学生每天要读完哪一章回,自己就要读完哪一章回。如有阅读课,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的时候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或疑惑,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方法、形象记忆方法、逻辑方法等,分析名著当中所包含的精神世界,探究作者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如果没有阅读课,也可让学生在课堂上抽5-10分钟的时间来交流,从而让学生有任务驱动。例如我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会适时地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如让学生找出小说中你最感兴趣的(或最喜欢的人物),写一段200字以上的感想(或评论),每个学生选择的人物都不相同,但他们在选择人物的时候就会根据他们的想法去选,然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我还会让学生找出小说中的两处环境描写,自己品味,并试着去赏析其中的写法和好处,再而就是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找出小说中你认为写得好的三处语段进行赏析……学生在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去阅读,读完后还要进行思考,从而对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作者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小说的主旨进行深入地探究,于是就理解了作品的深刻内涵。

(三)分享交流,感受愉悅

当学生初读了作品后,他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对作品的初步印象,也有了初步印象与对应的感受,这个时候,就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享。

阅读分享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口头讲述、分角色朗诵、宣读文章、现场表演、微电影等,尽量让学生发挥特长和创意,自由选择。如在《朝花夕拾》的阅读分享课上,我就针对学生认为书中最难读懂的《二十四孝图》《无常》《范爱农》,请同学从初读的困惑、解决的方法、阅读的结论、受到的启发四个方面展示阅读成果,分享读书心得。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读书笔记、手抄报、读后感等评比活动的方式进行阅读分享。

阅读分享的主体是学生,但老师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是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分享的机会;其次是在分享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的分享是由浅人深的,使分享能够渐人佳境;最后是要适时和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以教师的示范性分享来感染学生。如为了做好阅读分享工作,我班就专门建了一个名著 “悦”读QQ群,师生在群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周末的时候还会安排一个时间进行名著阅读大讨论,孩子们在群上兴致勃勃,畅所欲言。

温儒敏教授一直倡导: “阅读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名著导读这块园地上,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热情,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不断探索,更好的发挥教师“导”的作用,积极对初中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督促,让孩子们爱上名著,爱上阅读。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初中语文开展名著导读活动教学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1466)】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2]温儒敏,巢宗祺主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编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2012.4重印):261.

[3](美)莫提默.[J].艾德勒,(美)查尔斯.范多伦著《如何阅读一本书》[M]2004(2016.10重印)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1

猜你喜欢
名著导读引导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浅析高中“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秋天在哪里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美育教师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浅谈名著导读与写作指导
种下一粒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