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某核电厂BOP工程Q厂房暖通专业预算文件的质量管理浅析

2020-07-11 05:42于倩张一凡郑保军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期
关键词:暖通厂房核电

于倩 张一凡 郑保军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840

在全球性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核电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核电的发展主要涉及2个方面,即安全性和经济性。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和核电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核电的环保性及安全性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和足够认可。于是,核电的经济性在电能行业竞争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基于此,核电工程造价工作面临着更多的需求和更大的挑战。预算文件作为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其准确度和正确性对于及时掌握造价构成,有效控制核电成本至关重要[1]。

本文从预算文件的编制着手,以工作中的典型工程为例,针对预算文件形成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从质量管理角度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在此基础上,探讨文件编制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以期将质量意识渗透到工作细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文件质量水平。

1 Q厂房暖通专业的预算文件质量分析

1.1 文件编制概述

某核电厂BOP工程Q厂房暖通专业预算文件,依据施工图预算编制大纲和相关的实施细则编制。

Q厂房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暖通专业的设计形式复杂,预算工程量大,参与的编制人员较多,因此编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如下两个:

①设备材料价格存在不一致:由于多人参与编制,设备及主材的价格来源不同,不同编制者的预算文件存在价格不一致的情况。

②与常规BOP暖通项目费用划分形式存在不匹配:由于Q厂房的功能特殊性,预算费用在划分成属于建筑工程的一般采暖通风空调工程和属于安装工程的通风空调设备及安装工程过程中,存在与常规做法不匹配的情况。

1.2 突出问题分析

综合来看,暖通预算编制过程中,一些以往出现的如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定额套取不合理、文件格式不标准等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本次编制过程突出体现的问题在于:

①设备材料价格存在不一致:不同编制人员的设备价及主材价来源不一致,参考渠道有类似项目的合同价、信息价等等,例如同样规格的分体壁挂空调,设备价存在3000元/台和4000元/台的差异。另外,由于设计深度,部分设备材料规格参数不够具体,编制人员在价格确定方面也因此存在经验性及理解性的差异[2]。

②与常规BOP暖通项目费用划分存在不一致:在以往的常规BOP暖通项目中,通风工程根据工程特点划分为两类费用,一般采暖通风空调工程:指一般采暖通风如散热器相关,卫生间排风扇等;一般空调指分体式空调、空调机柜及风管风阀等,包含相关设备费;通风空调设备及安装工程:指带新风机组的设备及安装工程(不含风管,风管计入建筑工程)等。

Q厂房属于核岛的辅助末端,厂区内存在核辐射分区,处于辐射控制区(绿黄橙红区)的暖通部分,从系统功能性及设备材料性能要求的角度看,原则上不再属于一般采暖通风空调工程的范围。另外,Q厂房的主体通风系统属于一个大的通风系统,该系统统一为厂房的功能服务,强行按照常规形式拆分预算费用,从功能性角度看,项目费用不完整。同时,项目初步设计概算阶段由于设计深度限制,其中属于该系统的通风设备管道及部件,费用并未进行拆分,从与初步设计概算对比的角度看,费用拆分打破了概预算之间的连续性,不利于对总体费用的把握及对比分析。

1.3 质量控制措施

在预算文件的编制过程中,针对上述提出的相关问题及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①统一设备材料价格:针对不同编制人设备材料价格不一致的情况,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人员将各子项的设备材料价格进行汇总筛选,对规格型号不明确的,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咨询后落实,采取参照以往项目合同价、信息价、市场询价等多种渠道,协商敲定最终的合理价格,形成统一的参照表。

针对通风阀门、风口、百叶窗等部件价格与规格型号密切相关的情况,采集大量价格信息,进行单价与周长、材质等关系的测算,建立了不同材质部件与周长的插值折算关系,极大方便了主材上价及价格统一,有效避免了重复工作,也为日后更多BOP子项的暖通预算文件编制提供了有力的价格参照。

②结合实际情况,为通风空调部分费用划分提供新的思路:针对Q厂房编制过程面临的实际状况,属于辐射控制区(绿黄橙红区)的通风空调预算费用由于其辐射特性建议预算费用划入安装工程;属于同一通风系统的暖通部分预算费用由于其功能整体性建议预算费用不拆分,而是整体划入安装工程。

③建立协同工作的思想:在文件编制过程中,建立协同工作的思想,通过线上沟通平台建立编制人员群组,发现问题及时商讨,交流思路,确定统一的编制标准,同时最大化资料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有效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工作,确保编制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编制效率。

2 预算文件编制质量管理的探讨

预算文件编制过程需要阅读大量图纸及技术文件,涉及到计算图纸工程量、套用定额及上价、取费及汇总等多个环节,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复杂过程,只有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措施,提高质量意识,才能逐步提高文件质量,保证预算文件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2.1 文件全过程质量管理,落实经验反馈与质量报告

文件形成过程涉及编制、校对、审核和审定4个基本环节(如图1)。在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的自校过程是把控文件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质量管理应当是贯穿于整个过程中,形成跟踪记录,做到纵向关联。另外,应当及时将质量过程阶段性成果形成经验反馈与质量趋势报告,为日后工作提供有效的参照,在反馈和总结中保持不断进步。

经验反馈指将形成的经验、教训在特定领域内进行传递,预防不良事件再次发生和推广成功实践的过程。落实经验反馈,在预算文件管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及时将经验和教训形成反馈意见,做到良好推广;也要密切关注经验反馈平台中涉及到工程经济的相关信息,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完善质量体系[3]。

质量趋势报告的目的在于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及时、客观、全面反映质量状况,形成质量变化趋势,对质量状况进行有效总结,并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使相关方可以清晰了解到项目的质量现状,明确后续的工作重点,有效开展质量改进。预算文件的阶段性质量报告是重要的质量总结资料,对于形成长期系统性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图1 预算文件形成过程及质量控制图

2.2 质量管理细节建议

总结来看,针对质量管理,日常工作中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①重视项目计划的编排,合理进行人员配置。尽量做到编制人员的集中,减少由于人员交叉带来的重复工作。

②加强培训学习,提高编制人员自身业务水平,重视自检自查,针对个人经常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归纳总结,避免重复返工;

③建立长期经验反馈机制,及时沟通交流,针对典型问题进行专题剖析讨论,避免类似问题在不同人身上再次发生。

④工作中注重结合核电行业实际情况,不生搬硬套,在不违背国家规范的大原则下,针对具体问题灵活处理,不断完善。

⑤从各专业工程起步,逐步形成丰富的数据库,集合所有专业内参与人员在文件编制中发现的项目,在实践中完善,及时更新和补充。部分项目在数据库价格初期即考虑到不同规格和参数,如在一定功率范围内的相同类型空调采用统一价格,不同周长风口价格按照统一标准以周长计算,风管统一按照重量计算不同厚度板材单价等。

2.3 深化核电质量文化意识

质量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由于核电厂的特殊性,“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是核电建设的总方针,将质量管理形成一种文化意识烙印在每一个参与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质量文化体系。

质量文化体系的构建需要良好的大环境,执行部门可通过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活动,有保障有规程的质量要求准则来推进质量建设,深入质量文化理念。而完善的质量文化理念,必将对文件质量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3 结语

在核电大发展的背景下,核电厂的工程造价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投资可行性和市场竞争力。技术经济文件的编制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编制人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不足,积累经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文件编制质量,将质量管理体系在发展中趋于完善。

猜你喜欢
暖通厂房核电
暖通空调设计中地源热泵实践
关于建筑暖通消防防排烟设计的探讨
工业厂房通风管道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于暖通工程节能问题与设计探讨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工业厂房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创新设计分析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桁架制作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