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特利“三重生态学”思想下的城市生态环境设计

2020-07-12 07:35
大众文艺 2020年15期
关键词:塔利层面人类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000)

一、加塔利“三重生态学”思想

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破坏,在如今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快速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在城市的生活中出现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的问题,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渐发展成了我国经济社会日益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为了有效平衡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海洋学家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正式出版,以当下事实唤醒无知、愚昧的人们;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大自然生态环境的演进与人类的认识;法国当代的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菲利克斯·加塔利在三重生态学的指导下首次提出了“三重生态学”,他的思想以三重生态学的哲学智慧和自然美学思想为基础的理论和工具,深刻地分析和思考了这个时代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治理的重要性。

面对人口密集的现代城市环境,人们开始无休止的贪婪掠夺,整个城市生态环境早已千疮百孔。在加特利看来,生态环境这个重大危机的发生不止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也给了人们重新去认识和审视人类生态的问题找到了新的方向和着眼点。如何面对人类生态环境危机带给了人们的全新挑战,加塔里提出的“三重生态学”的思想包含三个重要的层面:自然生态层面、社会生态层面和精神生态层面。“三重生态学”的思想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观念做出了新的转化,社会、精神生态层面指导我们要发挥主体性与生态的双向创造作用,实现物种间生态公平。(1)自然生态层面,在人类世自然带来新的设计美学,城市为机器服务,城市变成一座座大工厂。为了理解加塔利的机器生产理论,加塔利与德勒兹用机器与生产完美诠释“欲望”输入输出过程[1],城市中的公园、住宅区与办公区犹如一台台飞速运转的机器,汽车、火车等成为它们之间的传导体。当然,这一切最后服务于人,这一切区别于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不再是一方属于支配或被支配地位,而是作为同一个生产进程当中不同的组成部分,人类也是机器程序搭配中某一个零部件,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构成一种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生态关系。(2)在人类社会的生态智慧层面,表现出生态作为社会有机体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双向关系构建,将人类社会的教育背景、实践经验、传统习俗、文化知识等折射到生态环境设计分析中,两者都应该具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和价值,对方之间都应该存在互惠互利的社会经济关系。有机体通过发挥其创造性对生态的意识,达成了认知与感知整个人类生命发展过程的精神生态智慧,因而可以推动和促进人类的精神与身心健康。(3)加塔利的精神物种生态智慧层面,指的也就是加塔利在人类精神心智本身已经呈现出对于生态的精神价值理念,也就是体现了加塔利对于生态观的创造性提升和精神推进。加塔利最深刻的哲学思想之一,即把“精神物种”的理念作为“生态智慧的目标”[1],重塑生态智慧价值的理念,克服了市场经济给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的私欲。人类和自然作为生命的主体必然存在,在这世界上实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之路上,势必首先要对他者是负责的,通过感知生命去肯定生命的存在,尊重世间万物,在自我尊严和价值得到实现的同时,也意味着要自觉承认其他精神物种的价值和尊严。

二、城市生态环境的典型性问题

1.城市人口爆炸问题。人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三要素之一,是实现价值社会创造的重要组成力量。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人们对美好生活越来越向往,获取良好的高等教育和改善居住的条件,不断地涌入我国大小中型城市。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的典型性大陆城镇人口占世界大陆总人口的19.7%,城镇人口比例占全国城市总人口的60.60%,未来几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实现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城镇化人口比例将进一步达到70%以上。城镇人口的爆膨,造成了城市自然资源的短缺,环境遭到破坏,相应的经济发展出现延迟,就业压力增大,市场供需失衡。

2.水资源污染。水是人类及万物的生存之本。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受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影响,城市生活用水严重浪费、工业区用水污染与江河湖泊用水富营养化等问题是严重制约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资源的重要环境因素。特别是水体污染以至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紧缺,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生活用水紧缺[2]。城市居民用水随意排放,工厂企业日常产生大量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被排放,有些生活污水虽然无毒,水中无机盐类等物质的累积,都会造成水质的损害,使得城市生态环境严重受损。

3.交通堵塞日趋严重。城市交通是城市生存发展的血脉,城市的拥堵与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数量与道路设施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五年,人们为了人追求舒适便捷的交通体验,私家车迅速增长,年均增长接近两千万,首次突破2亿辆,导致城市车辆拥挤,这样真的舒适方便了吗,反而造成人们不满。在有限的资源面前,人类的欲望与需求便无限放大,不仅增加了交通治理的难度也产生了大量的尾气污染生态环境。

4.噪音及光污染加剧。噪音与光污染如今是影响居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近些年城市交通、工业、建筑施工及居民生活噪音对生物自身听力、视力、神经系统及睡眠质量产生危害。城市人工照明流光溢彩、霓虹闪烁,城市美景被点亮的同时,破坏了大自然的昼夜循环周期,影响了生物多样化。生活的丰富与便捷给噪音与光污染可乘之机,使得城市失去了往日的蝉鸣绵长、群星密布。

5.空气质量污染。空气质量是城市总体发展的咽喉,近几年空气质量虽有所改善,但依旧治理恢复缓慢,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仍居高不下。特别在冬季,居民生活用碳燃烧、汽车尾气与工业废气等加速大气污染量的上升,雾霾天气出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在夏季,臭氧也成为空气质量中首要污染物,臭氧污染比PM2.5污染更隐蔽,对人体呼吸道等器官都会造成损害,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6)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是城市生态环境的调节器,对生态净化起着重要作用。2016年我国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0.08%,城市绿化率不足表明我国生态环境极其不平衡,例如:有些城市为了经济不惜侵占绿化用地修建工业区、商业高楼,却阻碍了城市生态环境,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径流量增大,如今只能不惜重金维护。此外,一些城市绿化面积主要集中在公园、城市边缘地带,植被绿化分布不平衡,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平衡。

三、“三重生态学”对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的指导意义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生存发展的重要屏障,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面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众多问题,“三重生态学”作为一门生态智慧研究方法,从自然、社会、精神生态层面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方法论,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研究方法逐渐成熟。设计方法要求我们要发挥自身主体性与环境的双向创造作用,重塑生态环境理念,由生态自然到人,再将人类自身生命个体存在价值置入自然之中,才能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实现人与城市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自然是生存之本。我们要客观认识人类的盲目与过度行为造成自然规律的失衡现象,人类的一切生产实践活动需融合于自然之中,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生态环境加以治理保护。根据加塔利“三重生态学”中的“章鱼”实验生动论证了生态危机给自然万物带来的悲剧,城市化给自然栖息地的破坏让人类无法回到农业文明时期的自然生态环境,实验结果告诉我们恢复生态也要尊重客观事物的增长规律,不是过去的环境就是好的、无害的,当下章鱼正常生存的污水也不一是丑陋的、有害的。在人类世自然的时代,我们应该在注重当前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力图以正确的方式运用到自然环境中,促使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完美融合。

走生态发展之路。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期,服务业是未来发展方向,现在尚不成熟。在“三重生态学”思想的视角下,城市生态环境的设计规划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加塔利的思想指导我们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1.城市规划与生态系统双向构建。在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前提下,将人类文化以文化变量的形式投射到城市生态中,激发人对城市生态的审美感知力,积极推进因循自然,有计划的规划城市生态环境。2.人类生态平衡,人类与自然生态没有主客之分[4],通过精神生态层面“因爱而美”,倡导城市生态系统的公平,走向人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之道。3.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保护、恢复湿地, 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 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生态观念的转变。城市生态环境设计中,以“三重生态学”为指导,其关注点从自然、社会到精神层面转变,在科学的指导下,人类的需求与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相适应,不以破坏城市生态系统为前提,更多考虑一座城市发展过程中气候、水文、土质与生物多样化等问题。城市的居民既使城市的参与者又是受益者,是否从自我生活方式转变到生态栖息,从城市的生活体验转变到对未来城市文明城市文化的思考,保证城市生态格局的完整性,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保护、恢复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3],有计划的利用生态空间,谋求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

综上所述,加塔利“三重生态学”思想究其根本达成物种间生态互补平衡,自然社会精神三者之间共同维系物种间的有机整体,如果将人类欲望比作轨道上疾速的列车,“三重生态学”思想则犹如不可撼动的钢轨,人类可以随时通过调整轨道的岔路来把控列车的方向,赋予我们设计师人性适度的自由。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准确定位自身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舍,敬畏生态同时追逐认知的提升,帮助今天的城市寻觅可持续健康发展之道上寻求更大的进步。

猜你喜欢
塔利层面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人类第一杀手
带猪跑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纳塔利·沃佳诺娃:一手烂牌被她翻盘
保龄球是积极活跃的生活方式
还有一半的路程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