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扎根人民做奉献 谷公精神耀人间

2020-07-12 07:35
大众文艺 2020年15期
关键词:木麻黄东山文昌

(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 100005)

谷文昌,一个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的县委书记,一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楷模。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民,一心一意为百姓谋福利。为树立榜样、弘扬正气,国家话剧院将谷文昌的事迹搬上了舞台和荧屏,先后创作了话剧《谷文昌》和电视剧《谷文昌》,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时代楷模形象。

一、舞台艺术塑造感人形象

话剧《谷文昌》讲述了谷文昌在担任福建省东山县县委书记期间将风灾成患的荒岛变成绿树成荫的绿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了东山百姓的信任,与百姓共筑“东山梦”的故事,展现了谷文昌忠诚于党、廉洁奉公的坚定信念以及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一)倒叙讲述的结构方式

舞台上,乡亲们在谷文昌逝去二十年大祭之际,饱含深情地呼唤“先祭谷公,后拜祖宗”,由此拉开了话剧《谷文昌》的序幕。该剧把视角聚焦于谷文昌在东山工作和生活的14个春秋岁月,在此期间,他圆满完成了一位先进共产党人、一位优秀县委书记肩上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摘掉“敌伪家属”的帽子,改为“兵灾家属”;为改变东山贫瘠的生存环境,他手拿地图,翻山越岭一步一个脚印地寻找水源;三顾茅庐邀请知识分子为治沙造林出谋划策;他带领百姓种植木麻黄,即使一次次地受到风沙、倒春寒的侵袭,仍努力保护存活的每一株木麻黄;在弥留之际,他拖着抱恙的身躯回到东山,重走当年走过的路,抚摸绿树成林的木麻黄,长眠于此。

谷文昌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自己和人民拴在一起。由于丈夫、儿子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留在东山的妇孺老弱在政治上被定性为敌伪家属,进不了互助组,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甚至进祠堂拜关帝都被民兵围追阻拦。面对矛盾冲突,谷文昌并没有把敌伪家属放在对立面孤立,而是在关帝庙外,与妻子一起扑通跪地,带领着敌伪家属一同跪拜祖宗先人、跪拜东山海战牺牲的战士、跪拜远方的亲人。他冒着政治风险,力排众议,坚决改“敌伪家属”为“兵灾家属”,在县委班子会议上掷地有声:“如果地委不批示,我就去找省委,如果省委不批,我就去找中央、找毛主席!”“舞台上的对话,可以有也可以没有许多特点,但是它必须具有情感。”[1]通过演员辛柏青铿锵有力的台词和层层递进的情绪表达,展现谷文昌“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胆识和魄力。

(二)鲜活立体的形象塑造

在戏剧作品中,塑造一个好的角色至关重要。剧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只有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变成生动、鲜明的舞台形象;也只有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把人物的生活、斗争在观众面前直观地再现出来,产生特殊的艺术力量。[2]话剧《谷文昌》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立体的、真性情的英模人物。在创作手法上,导演摒弃了“英模戏”的固定框架模式和高大全的脸谱化形象,没有平铺直叙地介绍谷文昌的生平事迹,也没有生搬硬套地宣传教化,而是塑造了一个接地气儿的县委书记、一个有真实情感的丈夫和父亲。在百姓面前,他是想百姓之所想的领导;在县长吕志远面前,他是志同道合的搭档;在妻子面前,他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丈夫;在孩子面前,他是严厉的父亲。一个征战过沙场的真男人,在面对难题时也展现出了柔弱的一面。相比敌伪家属问题的直观可见,来无影去无踪的“沙虎”成了谷文昌“看不见的敌人”,想抓却怎么也抓不住,一下子瘫倒在了地上。他把工作上的不如意情绪带到了家里,冲着妻子发邪火。妻子史英萍理解他的难处,巧妙地通过“一封家书”诉说对他的支持与关怀。这样的角色,才是饱满的、鲜活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

(三)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革命功臣归故土,两袖清风度一生”。为建设美丽东山,谷文昌累坏了身体,他一辈子不贪名不图利,一心扑在了工作上。在临终之际,他还告诉家人把国家分配的电话、自行车归还国家。谷文昌的心始终在东山,而他也将带着这份惦念离去。从2016年创排至今,话剧《谷文昌》剧本经过20多次修改,主创团队几次到福建东山创作采风,切身感受建设东山前后的巨大变化。参观谷文昌纪念馆,采访谷文昌的亲属、工作人员,挖掘历史素材,了解真实的谷文昌,还原真实的谷文昌。导演在艺术创作上真正做到了尊重史实,以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现实主义题材作品。

表现谷文昌的临终时刻,话剧版以“留白”的美学方式温情展现,谷文昌重回东山,静静地抱着石头,溘然长逝……在电视剧结尾的处理上,导演用了现实主义的方式,妻子史英萍向病床前的谷文昌讲述东山的现状:新修了红领巾桥、百货大楼已建成、木麻黄也已长成了大树……

二、电视荧屏刻画真实细节

在话剧《谷文昌》的基础之上,国家话剧院在原班人马的基础上,制作了30集体量的电视连续剧《谷文昌》。该剧延续了话剧版讲述谷文昌将“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带领百姓打水治沙和种植木麻黄的叙事主线,新增了谷文昌推动土地改革、成立民兵作战队、打赢东山保卫战等事迹,真实地还原了谷文昌从长江支队队长、到东山城关区委书记、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再到省林业厅任副厅长,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他为建设东山、为当地百姓奉献自己、鞠躬尽瘁。

(一)实地取景营造真实感

由于话剧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舞台上展示的东西十分有限。漫天的风沙、绿树成荫的木麻黄等重要元素在舞台上只能辅以多媒体呈现、道具替代、声光配合等意象化表达,台下的我们只能依靠想象去体会当时特殊的自然环境。而在电视剧中,充分发挥了电视艺术的特性,实地取景拍摄,运用丰富的视觉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东山岛的历史风貌和百姓无粮吃、无水喝的窘迫生活,加深了观众对东山岛恶劣生活的深切感受。在情节设置方面,谷文昌建设东山作为一条明线按照时间顺序历时性展开,此外还新增了国民党特务孙立明这一条暗线。孙立明是国民党撤退东山时留下的特务,以小学教师的身份潜伏在东山,为国民党传递情报,并伺机暗杀谷文昌。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增加了故事线索的层次结构,构成叙事悬念,强化了故事整体的戏剧性。

(二)群像人物的主体性表现

戏剧人物往往代表着在同样情形下生活的千百人。话剧《谷文昌》里面的村民主要以群像式的客体人物出现,而在电视剧中,他们不再是贫苦百姓的群像符号,而是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具有思想意识、积极向上的主体。谷文昌对东山的贡献除了外部环境的建设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建设。在对待人才上,他亲力亲为,邀请熟悉当地土壤种植的沈福海、植物学专家许元璐培育木麻黄树苗,大规模栽种木麻黄;他对“兵灾家属”没有任何成见,一视同仁,看到刘玉凤果敢、干练的素质,任命她为女子民兵队长,后又举荐其担任铜钵村村长。曾被国民党抓走的林宝仔回到东山后,谷文昌采取怀柔政策,鼓励他参加学习班接受教育。面对大大小小的事情,谷文昌都处理地游刃有余,这也从多个方面体现出他的“大智慧”。

正是由于谷文昌自身的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身边的人,在他的榜样作用下,带动了身边人的快速成长。在家里,他遵守纪律,严于律己,不让子女骑国家分配的自行车,不能打着他的旗号免费看电影,占用国家资源。忙于工作,谷文昌很少顾及家里,陪伴爱人和子女,因此儿子对他抱有怨言,甚至写了一篇文章《我的傻父亲》。多年后,凭着谷文昌执着前行的“傻”劲儿,真的在沙漠、在海边种出了树,实现了“绿色东山”的梦。消除了儿子对他多年来的质疑和误解,得到家人的认可,成为子女心中最伟岸高大的父亲。在工作中,谷文昌也身体力行,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进行谆谆教导。朱才盛原先只是一个普通村民,在结识在谷文昌之后听他讲述在共产党的故事,立志以后做他的警卫员。后又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思想上积极与组织靠拢,随后被谷文昌派去技术学校学习,他跟着谷文昌一路学习进步,实现了自己的个人成长。谷文昌犹如一盏灯塔,指引着人们向着光明的地方不断前行。

三、真情实感演绎信念光芒

好的演员和好的角色是相互成就的。在人物塑造方面,从话剧《谷文昌》到电视剧《谷文昌》,先后由辛柏青、褚栓忠、刘佩琦三位老师饰演。温文儒雅、朴实无华、风趣幽默、聪慧机智是谷文昌和辛柏青身上共同的性格特征。辛柏青通过成熟的表演技艺和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在谷文昌的身上注入了新的魅力,而谷文昌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也已经流淌在辛柏青的血液里。可喜可贺的是,演员辛柏青凭借着对“谷文昌”这一角色的精彩演绎,荣获第29届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在话剧《谷文昌》的全国巡演中,接棒饰演“谷文昌”的是褚栓忠。由于相似的出身和成长经历,褚栓忠把谷文昌身上的朴实,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电视剧中,“谷文昌”这一角色由刘佩琦老师饰演。成熟又不失幽默,稳重又不失机智,亲切又不失威严。刘佩琦老师的表演自然流畅,融合了舞台上辛柏青老师的“机灵”和褚栓忠老师的“朴实”,同时又充分发挥出了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舞台经验,更加鲜明地刻画出了“百姓心中的丰碑”形象。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谷文昌用了14年的时间带领群众彻底改变了东山岛极为恶劣的自然生态,给东山县人民带来了莫大福祉。直至今日,东山的百姓仍然忘不了他的功绩,每逢佳节,“先祭谷公,后拜祖宗”的民风保留至今。这也是当下大力倡导“谷文昌精神”的重要原因。可见,谷文昌与百姓之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良好互动的“鱼水之情”。然而遗憾的是,这一部分在电视剧《谷文昌》里面并没有给予很好地表现,只是重写了谷公对百姓的奉献,而轻视了百姓对谷公的感恩与缅怀。

谷文昌,这三个字深深地刻在了东山大地和百姓心上,只要对百姓有利的事情,他排除万难也都要做到。而通过电视剧的精彩呈现,谷文昌这三个字也深深地刻在了观众的心中,他“脚踏实地搞建设,一心一意为人民”的精神和坚定意志将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正如结尾播放歌曲《梦圆》的歌词:“你播撒一路春风,只为百姓梦圆;你抛却一生名利,只为百姓梦圆。”谷文昌把汗水和心血挥洒在东山的每一寸土地上,每一个人民心中。

猜你喜欢
木麻黄东山文昌
文昌发射场暮色
水黄皮在闽南沙岸木麻黄防护林带更新中应用研究
东山由义井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红红的苹果
传奇木麻黄
木麻黄记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洞庭东山:一颗镶嵌在太湖上的明珠
春天的木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