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实践网络教学形式的优化策略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舞蹈教学为例

2020-07-12 07:35
大众文艺 2020年15期
关键词:归属感舞蹈动作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舞蹈实践网络教学形式

2020年2月,受新冠状病毒影响,全国各大高校无法正常开学,为了保证教学计划正常进行,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各大高校也积极响应,在保障师生安全的前提下,网络授课模式成为当下唯一的授课方式。虽然网络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各大理论型专业的授课,但鉴于舞蹈类实践课程的特殊性,完成从传统“口传身授”教学模式到网络授课的转变,无论对授课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网络舞蹈授课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直播式教学

直播式教学指的是利用各大网络教学平台(腾讯会议、QQ群组、智慧树等)进行面对面直播教学,从单一舞蹈动作讲解到组合推进,教师全程在屏幕前示范,学生在屏幕前学习、模仿。通过网络平台中视频的呈现,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指导,并规范训练过程,从而实现异空间的“面对面”教学。这种直播式使学生和老师都能较快进入学习状态,不需要经过漫长的适应期,老师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错误,进而规范学生的训练,而学生也达到了肢体的训练目的,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录播式教学

录播式教学需要教师提前录好教学视频,包括单一动作讲解、组合内容、要点以及难点等,并且提前发送给学生学习,在正式上课前往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学习视频。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学习视频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正式上课时给予纠正。这种教学模式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训练效果显著。一方面,提前学习可以使学生提前预习正式上课前的内容,结合教师上课针对性的纠错和指导,能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学生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中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发现各自问题、吸收各自优长。因此学生们对待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3.网络教学资源学习

网络教学资源学习是指利用网络中丰富的优质舞蹈教材与课程资源,在各大网络教学平台中与学生分享、交流和探讨。教师与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共同观看舞蹈教学视频,由教师对视频中的舞蹈动作的发力点、运动轨迹、重点、难点以及在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拆解分析,与学生共同探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舞蹈综合素养。

二、舞蹈实践网络教学中的问题

舞蹈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常采用“言传身教”的可视性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们具有很强的身体示范能力和口头讲解能力。通过这种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老师纠错的模式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可谓训练过程大于结果甚至决定了结果。而在网络教学中师生处于时空分离的模式,师生互不可见,教师通过网络的指导与传统课堂的指导有很大很差异,因而也给舞蹈网络教学带来了以下几点问题:

1.学生学习积极性低

在舞蹈网络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适应性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传统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各种专业舞蹈教具才能更好地完成日常训练,例如学生需要借助把杆完成基训组合动作,借助镜子随时检查和调整自己的舞姿等等。而在疫情期间,老师与学生们均在家中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们突然离开了把杆、镜子、地胶等专业的教学环境,面对信息化的电子设备,学生们一下子很难适应,导致学习状态不佳。此外,网络教学中通过屏幕传授的动作与实际舞蹈动作在气息、情感、节奏上有一定的差距,加之舞蹈需要头部、上肢、下肢等身体机能的相互协调配合,还存在动作方位的镜面问题,加大了舞蹈动作的学习难度。

2.学生课堂归属感不够

“归属感,本义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被团体认可和接纳时的一种感受。”[1]学生在课堂中良好的归属感能提升学习效率和幸福指数。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在课堂环境中能相互感知、相互接纳、相互学习。教师通过集体授课,将舞蹈动作教授给学生,学生在课堂环境中通过群体训练、小组展示等方式互相吸收各自优长,相互促进和成长,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堂归属感,从而达到训练目的。而在网络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处于时空分离状态,无法真切感受彼此的存在,每堂课下来都是学生自己在屏幕面前手舞足蹈。加之对于教学环境的陌生感与网络虚拟性的不适应,使学生们课堂归属感不强,学习效率不高。

3.教学过程情感不足

在网络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中,情感因素的缺失一直被人们诟病,舞蹈实践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情感缺失现象尤为明显,不仅体现在师生“人—机”交互的信息化界面和程序化的教学环节中,更体现在舞蹈动作情感的传达上。一方面网络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导致教学过程情感缺失。网络教学师生处于空间分离模式,其远程性和虚拟性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无法得到正常交流。学生的学习完全是围绕手机、电脑等设备来进行的,始终面对的是信息化了的界面和程序化了的教学环节,从而决定其本质特征就是“人—机”交流。另一方面舞蹈动作的情感难以通过屏幕有效传递。舞蹈属于表情艺术,强烈的情感色彩是舞蹈的本质审美特征之一。在传统的面授课堂中,教师通过身体示范使学生能够很直观的感受舞蹈的形态、气息与情感,使其能够较好地掌握舞蹈中各个要素。而在网络教学中,舞蹈中的情感部分难以通过网络传达,学生也难以通过网络感受到教师的情感,舞蹈这种最本质的审美特征传递的受阻无疑极大地削弱了舞蹈网络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加大了舞蹈网络教学的难度。

三、舞蹈实践网络教学的优化策略

1.“度”的把握,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度”的把握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任务上“度”的把握,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例如在教授舞蹈组合时,教师在学习平台发布学习任务通知,将录制好的舞蹈教学视频或学习材料发送给学生,通过教师的“任务呈现”引导学生进入“执行任务”的氛围当中。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当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舞蹈组合中的音乐、节奏、气息等元素,真切感受肢体的动觉反应,主动调整动作的姿态和造型,任务完成的结果不仅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也促进了学生肢体意识的培养。这种任务式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但任课教师在学习任务的布置上需要做好“度”的把握,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学习任务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反之学习任务过重会导致学生厌学的情绪。

2.构建网络学习社区,营造课堂归属感

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以集体教学为主,集体让学生具有归属感,而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时空分离,学生离开了集体的环境心理上没有了归属感,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通过构建网络班集体和学习小组,使教师能在网络集体中视频互动授课,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存在,师生之间可以面对面交流,其体验接近于真实的课堂。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在班级群组里发布舞蹈教学组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训练、分散练习,并将学习成果以录像形式上传到网络班级群组中,教师随时检查学生学习成果,针对其学习成果进行个别化辅导,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可以在学习群组里通过观摩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和探讨,相互吸收和促进,形成专业上的良性攀比,从而达到舞蹈教育教学的目的。

3.情知合一,增进情感交流

“情知合一”的网络舞蹈教学模式构建是指,在激发学生对舞蹈动作认知的基础上,以情带舞,以知促情,进而达到“情知合一”的舞蹈动作与情感高度统一的境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应该只将舞蹈网络教学视为单纯的舞蹈动作的学习,简单通过网络平台将舞蹈动作教给学生,而忽略了情感在舞蹈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应发挥远程教学的认知作用,结合舞蹈的审美特征,着眼于网络教学中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的有机融合,使认知与情感相互促进、相互渗透,最终实现舞蹈专业学生对舞蹈知识的认知和对情感的把握。只有在动作讲解的基础之上,以情带舞,并激发学生情感中的正面因素,才方做到“情知合一”。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舞蹈情感的准确把握能够促进对舞蹈动作的学习,而情感的把握也离不开对动作的有效认知,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将舞蹈动作技能与情感培养隔离开来,两者互相渗透融合才能达到情感与认知高度统一的舞蹈教学目标。因此,构建“情知合一”的教学模式是舞蹈网络教学中一项紧急任务。

四、结语

由于信息化浪潮的加速和技术的不断更迭,网络教学因其具有突破时空和场地限制等优势,在短短的数十年的发展几乎涵盖了各个教育教学领域,甚至已经成为非正式教育的主要学习手段。然而,舞蹈的网络教学又不同于一般的网络教学,不能单纯地照搬其他学科的网络教学模式,需要舞蹈教师们在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结合舞蹈特征、尊重学科差异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方法,总结经验,使舞蹈这门古老的艺术能够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更好地传播,为培养更多的舞蹈艺术人才做贡献。

猜你喜欢
归属感舞蹈动作
下一个动作
学舞蹈的男孩子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舞蹈课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