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分析

2020-07-12 11:09王云楼吉林广播电视台
消费导刊 2020年47期
关键词:大众广播内容

王云楼 吉林广播电视台

前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据化、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伴随着网络平台的蓬勃发展,对我国广播电视台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这就要求我国电视台要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抓住新媒体大环境下的机遇,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向,迎难而上,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快广播电视台的转型和升级,促进新闻编辑行业的发展。

一、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广播电视台作为传统新闻传播的媒介,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广播电视台在新闻传播方面也存在不足,缺乏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新闻内容具有陈旧、保守的特点,难以吸引民众,导致广播电视台的发展陷入瓶颈,传统媒体方式受到强烈冲击。

二、传统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工作现状

(一)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民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很好地弥补了传统传媒平台的不足,致使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在工作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具体表现为:第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方式带来冲击;第二,广播电视节目对民众的吸引力下降;第三,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的行业竞争激烈。

(二)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工作,在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下,在工作方式和工作效果方面,与新媒体行业的运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广播电视台难以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状况。传统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新闻传播具有局限性;第二,新闻编辑风格固化、新闻内容单一;第三,新闻传播方式缺乏时效性;第四,新闻节目缺乏创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广播电视台如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速度,不对新闻编辑工作进行多样化改革,在新媒体环境下将难以生存和发展,最终会被时代所抛弃。

三、开展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多样化的具体措施

当前新媒体发展的环境下,民众对传统新闻传播媒介丧失兴趣,如:报纸、杂质、期刊、广播等,各种移动终端凭借其便捷性和时效性的优势,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中,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大众将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新媒体平台逐渐融入大众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使得新闻传播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大众对新闻获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新闻的传播内容广泛,大众对新媒体手段和移动终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台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新闻传播方式,更新新闻传播手段,充分借鉴新媒体平台运营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数据化的大环境中,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魅力,带给人们实时、可靠的新闻,促进广播电视台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1]。

(一)新闻编辑思维多样化

广播电视台的发展,离不开新闻编辑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提高,新闻编辑要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性思维方式,为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提供保障。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媒体方式造成了冲击,对其发展带来了严重内的不良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新闻手段多样,新闻内容丰富且具有时效性,新闻内容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新闻编辑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我国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的价值在逐渐下降,严重阻碍了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整个电视广播行业的发展。这对我国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新闻编辑要转变自身的固有观念,在进行新闻编辑工作时,要对热点新闻保持良好的敏感度,善于捕捉社会热点新闻中的爆点和槽点,增加广播电视台新闻的看点,提高新闻质量,为新闻传播提供高质量的稿件。

其次,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编辑要进行编辑思维的创新,改变传统新闻编辑的固有思想,更新传统的新闻内容,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将优质的网络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找到合适的新闻切入点,不断提高传统平台对新闻传播的效率,保证新闻传播的过程在保质保量的状态下进行传播,达到挽回观众的目的。

最后,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编辑要对新闻编辑思路进行创新,保证新闻编辑思路的多样化,通过不断创新新闻编辑手段和新闻编辑内容,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提高新闻的传播速度和工作效率。新闻编辑在进行新闻内容和新闻形式的创新时,要注意对同类新闻的整合,避免出现新闻传播平台中多个版面出现同一新闻的情况。新闻编辑在创新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新闻标题的创新,要充分利用热点新闻带来的流量,将标题编辑工作做到极致,新闻标题的具体编辑方式可以借用民俗民谣中的俗语、爆红或蹿红的网络流行语等,利用文章标题的“三秒吸引法”,达到吸引大众眼球的目的,从而优化了广播电视台对新闻的播放效果。

(二)新闻编辑主题内容的多样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广播电视台要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就要注重在新闻内容方面的创作,为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方式,广播电视台应积极转变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对新闻的主题内容进行创新。这要求新闻编辑工作者要在新闻制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在新闻制作环节,对优质的新闻内容赋予新的生机与活力,努力学习先进的理念和制作方法,加强自身获取社会新闻的能力,使得新闻的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新闻编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依据不同新闻的不同特点,将其进行分类报道,使得新闻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审美需求,提高新闻的传播效率和传播质量[2]。

(三)新闻编辑工作方法多样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在广播电视台对新闻编辑工作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抓住发展机遇,促进新闻编辑工作的发展,提高广播电视台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和优势,促进广播电视台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新闻编辑应该将自身的专业技能与时下最热门的新闻传播方式相结合,开发多种多样的新闻传播方式,把握当下流行的沟通模式,在注重新闻真实性和严谨性的同时,要使新闻编辑工作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这种方式接近大众,增加新闻的传播范围,提高民众对广播电视台的依赖程度。

新闻编辑在对工作方法进行多样性创新时,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新闻编辑工作者要在工作过程中积极引进新型的新闻编辑方式。在传统的广播电视台制作新闻时,新闻内容和制作方式固定,新闻传播时间固定,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广播电视台长时间传播新闻,容易造成大众的审美疲劳,久而久之大众会对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作品丧失兴趣。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要创新利用先进的编辑方法,对不同性质的内容进行差异化编辑和制作,增加节目对大众的吸引力。第二,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要注重新闻编辑方法的创新,保证新闻内容的独特性,在对民众作息和日常工作生活进行了解后,调整节目或新闻的播出时段,为民众带来便利,提高广播电视台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第三,新闻编辑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广播电视台进行宣传,顺应“微”时代的发展,在微信公众平台中设置属于广播电视台的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挥新闻编辑者高效获取新闻的能力,优化新闻编辑手段,不断落实新闻推广的工作,提高大众对广播电视台传播新闻的关注度[3]。

(四)新闻编辑综合能力多样化

当前,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对新闻编辑的能力较弱,不利于广播新闻的传播。对此,传统的广播电视台要对新闻编辑的工作能力进行考核,对工作能力较弱的编辑进行集中培训,保证新闻制作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实新闻和别字、错字现象。新闻编辑也应努力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创新新闻的传播方法,保证新闻传播的整体质量,发挥编辑人员在新闻编辑中的优势和作用,为传统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提升新闻制作的质量和新闻编辑的专业程度。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广播电视台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生存和发展环境恶劣,受新时代新闻媒体发展方式变革的影响,广播电视台也要积极推进内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努力做到新闻编辑工作多样化,保证新闻制作质量,为提高新闻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效率打好基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广播电视台可以通过创新新闻编辑思维、丰富新闻主题内容、更新新闻编辑手段和提高新闻编辑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方式,对传统媒体方式进行改革,保证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大众广播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主要内容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