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的困境和对策

2020-07-12 11:09石金华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融媒体中心
消费导刊 2020年47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广播电视传统媒体

石金华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融媒体中心

引言:当前各种媒体发展日益成熟,呈现出多元化状态。在各种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候,对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促进了传统媒体为适应时代产生了各种转型措施。在这场变革中,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如何看待这场变革,如何应对这场变革,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浪潮下的处境。

一、电视新闻记者在媒体融合视野下面临的挑战

(一)融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记者的冲击

随着融媒体时代到来,互联网和新型媒介迅速发展,各种新型的自媒体平台日益壮大起来,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各媒体平台瞄准商机,展开多方合作,相互扶持、融合、发展。媒体融合成为新时期传媒行业的潮流趋势。传统媒体时代,电视台可以说是一家独大,在媒体行业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如今媒体融合形势下,电视新闻行业也逐渐向融媒体方向发展。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火山、网易等新媒体平台让人眼花缭乱,电视台的作用反而被受众忽视了。媒体融合环境对电视新闻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媒体记者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社会不断创新、发展、进步,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只会与日俱增。

(二)新媒体平台的冲击

依托丁互联网技术,新兴的新媒体平台止在日益改变消费者接受新闻讯息的方式,以往在传统媒体影响下,人们往往通过听广播、看报纸、阅读期刊杂志等方式来获取新闻,如今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人们习惯丁通过公众号等消息推送来获取新闻信息。这些新媒体平台熟练掌握了用户的新闻读习惯和喜好,推送迎合他们喜好的信息,激发了广大受众的阅读兴趣,这些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原有的读者已日渐被新媒体平台所吸引因此,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来说,转型势在必行。

二、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的对策

(一)融合思维的培养

在融媒体时代,记者首先要有融合的思维。相对于传统的新闻方式而言,自媒体和新媒体更具有互动感。用户可以在社交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获取相应的反馈。但传统媒体只是简简单单地将记者收集到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播报。缺乏了互动思维,因此逐渐被环境所削弱。自媒体行业兴起时,大家尝试到喜爱的信息接收方式。而新闻记者要有这方面融合的思维方式。根据观众的意愿设计节目内容及播放方式。

(二)在媒体融合形势下,要转变采访、写作风格

如今受众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更倾向于观看轻松幽默的节目,如果能够在严肃的电视新闻节目中适当加入趣味性,就能轻松赢得受众的关注。比如,很多央视新闻记者在逐渐转变主持、采访风格,朱广权就以其幽默风趣的风格赢得了大批粉丝的关注,被粉丝亲切地称为“权叔”。

(三)角色转型,满足电视新闻职能融合要求

首先,从单一型记者转型为全能型记者。在融媒体环境下,各类媒体纷纷进行完善和创新,电视媒体也不例外。以往的单一电视新闻报道在竞争激烈的融媒体环境下已经不能满足受众需求,电视新闻记者要持续提高新闻表达水平,在做好专业的策划、剪辑、采写、报道等工作的同时参与电视新闻的营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电视新闻记者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成为适应融媒体发展的全能型记者,避免被时代淘汰。其次,从新闻发布者转型为新闻核实者。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网络,主导信息来源的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从记者变成了大众。和电视新闻记者相比,大众有成为信息发布者的显著优势,因为其人口基数较大,有极强的分散性,传播信息的速度远远快于记者。然而大众并非专业人士,对转载或发布的信息缺少辨别能力,不了解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大大降低信息质量。所以电视新闻记者要扮演好信息核实者这一角色,确保传播真实的新闻信息,这是记者在融媒体环境下必须坚守的职业精。最后,从舆论的主导者转型为引导者。大众在融媒体环境下充分利用知情权、话语权,如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普及应用更为大众提供极大的生活便利,接收信息变得越来越简单。这已经形成了人人都是媒体的大环境,各种充满个人主义色彩的言论可谓铺天盖地,不管事件真假、是非曲直,言论自由沦为一些人以讹传讹的挡箭牌,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发挥个人专业特长,积极引导大众正确树立价值观,提高信息辨别能力。

(四)改变单一的新闻获取渠道

以往广播电视的新闻记者往往通过实地采访来搜集新闻素材,进行报道,但是新媒体则充分利用了信息时代的便捷性,用微博、微信、各种手机应用来获取新闻素材,这样既方便快捷,又省时省力,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从而有更多时间来编辑新闻,提高新闻质量。因此,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也应当学习这种获取信息的途径,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体形式,获取来自各个领域的新闻事件井且及时进行编辑和传播,这是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一大帮手。

结语:电视新闻记者一定要在融媒体环境下,创新创优,实现自我角色、思维方式的转变,成功转型。要聚焦中国精神,生动反映时代风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展现新时代奋斗者的风采;要下大功夫抓好新闻采编的基础环节,切实提高前端原创能力,坚持深耕细作、精益求精,推出优秀节目。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广播电视传统媒体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