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乐队教学训练提升的对策

2020-07-12 12:51孙超
河北画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乐器教师教学

孙超

信阳学院

一、高校管乐队教学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开始逐步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管乐队教学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现阶段,高校已经开始逐步加强管乐队教学训练,在此背景下,管乐队教学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从目前在教学情况来看,管乐队教学训练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乐队教学训练的理念有些滞后,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理念能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截止目前,还有部分教师在管乐队教学中未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未能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成长。其次,学生的基本功相对比较薄弱。在管乐队教学训练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是演奏练习乐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未能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例如气息的控制、演奏节奏的把握等,未能够达到应有的水平,这对管乐队教学训练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再者,缺乏清晰地教学目标,开展管乐队教学训练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方式。它不仅承担着实现音乐教育目标的重任,同时也是实现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重要方式。从教学实践工作来讲,很多高校尚未制定出清晰地教学目标,虽然部分学校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但是目标的内容不全面,过于重视管乐队的技术训练,未能够考虑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将管乐器的演奏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重复锻炼,进而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未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最后,学生的合作意识薄弱,合作能力不强。在管乐队教学训练中,往往是进行集体训练,如果学生之间缺乏合作意识,且合作能力比较弱,将会导致教学训练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选择乐器,多数学生喜欢萨克斯、长笛等,还有部分学生喜欢小号等,这种情况下,将会造成管乐队存在声部不均衡的问题,导致演奏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如果学生缺乏合作意识,或者是缺乏舞台经验,也将会导致管乐队教学训练效果不理想。

二、提高高校管乐队教学训练的策略分析

(一)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创新管乐队教育理念

在高校的管乐队教学过程中,进行差异化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很多教师应该树立的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提升管乐队教学训练的效率,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此,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音乐基础等不一样,所以管乐队教学对象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高校的管乐队教学中,采取差异化教学方式,是落实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必然需求。第二,乐器选择的差异性,在开展管乐队教学中,会学习很多乐器,比如:大号、长号、长笛等,每一种乐器的演奏方式与要求不一样,学生需要学习的指法不一样,同时对学生气息上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所以,在管乐队教学训练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并将此作为教学理念,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出发点与络角星,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合理分工,在学生选择乐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能力与需求,教师需要注重管乐队声部均衡这一基本原则,能够提供更加专业的建议。由于管乐队教学是集体训练,会有部分学生不会,但是滥竽充数的问题,在进行个别辅导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进行专门的训练,可以避免学生出现短板效应问题。

(二)强化学生基础能力的锻炼,巩固基本知识

对于高校的管乐队教学训练来讲,最关键的是基础训练内容,这对教学质量具有密切的关联。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出发,首先是长音,这也是管乐队每天必须要进行训练的内容,也是训练的重点。需要教师充分发挥长音训练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嘴部肌肉对声音与气息的控制能力。通过这种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让学生的演奏水平得到提升。其次,帮助学生训练声阶,能够从升降记号比较少的调式入手,并逐步加强吐音的训练。

与此同时,因为乐器的指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实际的演奏中业必须要注重不同乐器指法差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指法,让学生能够更加流畅的进行演奏,指法更加灵活。最后,需要培养学生的耐力,结合实际的教学训练工作来看,学生普遍存在耐力不足的问题,进而导致学生的表现力不理想。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锻炼姿势与气息等,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加扎实的基本技能。

(三)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提升管乐队训练效果

现阶段,高校的管乐队教学存在较为严重的重视技术教学,忽略艺术教育的问题。在教学工作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演奏技巧方面,未能考虑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难以充分发挥管乐队教学的育人作用,这对管乐队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因此,高校的管乐队教师必须要始终坚持整体性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培养学生管乐队技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管乐队作品,例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借助于这种管乐队作品,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有助于管乐队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综合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广大管乐队成员来讲,参与演奏能够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同时也是自身作为团队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对此,部分学生在演奏中会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比如:焦虑,这也是由于学生的表演经验缺乏,因此,教师更加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能够在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切忌给自己过大的心理压力。例如: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信,从而提升管乐队训练的效果,实现技能培养与素质提升的教学目标。

(四)采用合作化的教学方案,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管乐队是一个团体,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构成之一,因此,每一个成员的演奏表现,都将会对整体表演效果带来影响。对此,教师需要在实践的训练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可以采用合作化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沟通与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能够对声部分配进行调整,确保其合理性。在学生选择乐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高中低轻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情况与音乐水平,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乐器,能够为管乐队的平衡提供保障。同时,这也是促进管乐队教学训练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二,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他们的协调配合性。在管乐队的演奏过程中,是一个团队的表演,并非个人的才艺展示,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学生个人声部的训练,还需要引导学生把握好声部演奏的正确性,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声部配合的意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学校方面可以积极组织各种管乐队表演,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活动中锻炼自己、检验自己、表现自己,进一步实现自我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管乐队是一种团队合作的艺术,具备极强的教育价值和作用。通过管乐队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高校的管乐队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注重教育理念的创新、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树立清晰全面的教学目标,从而有效的提升管乐队教学训练质量,达到管乐队教学训练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乐器教师教学
学乐器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乐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