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课程开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微课程开发

2020-07-12 11:09周春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
消费导刊 2020年47期
关键词:染色体生物素养

周春 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

生物相关知识自身结构具有抽象、内容复杂等相关特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生学习生物的整体难度,尤其是生物学习的时间较长,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面对此种教学难点,教师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实现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一、高中生物微课程教学原则

(一)提高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教育行业也逐渐重视,在全新的教育改革形式大环境下,对于许多学科都提出了自身需要具备的一定核心素养,而对于高中生的学习来说,生物学科更多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有效的观察生命的意义,并且提高自身科学思维和意识,能够在具备一定学科探索精神之后,提升社会责任感。

(二)建立情景原则

首先高中生在进行生物微课程学习时,需要融合一定的科学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最佳的教育方式和模式,则是将生物知识应用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的生活案例让学生认识理解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积极阅读教材,并用一句话概括高中课本中,生态系统结构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实际功能,并且通过学生在课本中寻找相关答案,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印象。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角色表演,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微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组要将所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序整合,其中不仅单纯的包含文字和图片,还应该包括生物学科的视频与音频资源,而生物教学资源的集中应用在同一教学情境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灵活性和生动性,因此在实际生物教学中,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想要实现集中体现,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严格地遵照情景设计原则[1]。

(三)实用性原则对于高中生生物教学课堂来说,微课程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其开展的独特性和实用性,其中实用性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微练习与微反馈中,所以教师在实际生物课堂教学中,针对微课程进行相关设计时,必须在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微练习与微反馈课程活动,并且根据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吸收与反馈情况,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练习方式。比如:教师通过微课堂进行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具体行为变化。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基因与染色体的方法和策略,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其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同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演绎法进行再次论证德尔的遗传规律,以此实现对知识的巩固的作用。

(四)交互性原则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交互性原则主要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通过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有利于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意识的提升,而微课程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及时进行教学内容和知识的交流沟通,不仅可以拓展思路,还可以获得教学和学习的新方式,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高中生物微课程教学内容

(一)生命观念的全面渗透

在我国新课改的大力推行下,学生在学习各个学科时,会接触到更多的新知识、新想法以及新资讯,尤其是生物教学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到我国目前生物发展的全新理念。所以教师在课程安排和知识传授过程中,应该将生命观念渗透教学中[2]。

(二)微观方式展现生命本质

在高中教学教材中,许多内容涉及到细胞或者染色体相关的教学知识,以此实现对分子结构的初步展示,但是由于细胞与染色体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有抽象、复杂以及专业特性,学生在实际课程学习中,极易出现恐惧以及畏难心里。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时,可以适当加入微课程的教学方式,将虚拟技术手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或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以及动画联想的直观方式进行生物概念的展现。

比如:杭州某中学教师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到染色体的相关知识,首先利用微课堂让学生初步了解染色体的相关知识,致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之前产生好奇,并且可以通过微课堂进行课前的相互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思考。其次,实际教学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三倍无籽西瓜的图片,并且通过介绍无籽西瓜的种植来源以及研发无籽西瓜的现实意义。致使学生了解到染色体畸变应用的普遍性,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最后教师利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案例作为教学切入点,并且通过此项对比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染色体知识时,从抽象转化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的核心难点,以此实现全面掌握染色体知识点。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图片、视频以及教师语言讲解,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染色体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最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总结出染色体组合的主要特点。

(三)追问方式构建新知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教学问题的实际探索,并且运用问题化学习模式。充分的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出具备一定梯度的问题矩阵,让学生解析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时,逐渐形成系统式的知识机构。学生可以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不同生物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且在学习思维产生碰撞的同时,强化其知识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从中提高专业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对学生对生命探索起到深远的影响。

(四)理性思维的主要体现

理性思维是高中生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在实际课堂开展过程中,针对经典教学案例、高考重要考点等相关教学信息资讯进行知识的预习和复习,而此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归纳、知识推理的学习思维和意识,最终增加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为此,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应用在为课程的开发中。

(五)引导学生学习思维

因传统的教学模式自身具有教学方式单一、片面等特点,因此教师在实际课程教学和习题讲解过程中,不能有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解题方法,但在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教师利用微课程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开拓学习思维,并在具体分析高中生物教学课程问题时,以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探索和研究,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整体思维张力的同时,有效地提高解题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无法全神贯注的学习生物课程时,教师可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类比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如遇到同学已开始昏昏欲睡,教师可描述学生的昏睡状态,并激情飞扬地说:同学们,你们现在的状态,就好像注射了过量的胰岛素一样,慵懒、没有活力。通过这样的语言方式把同学们的好奇心充分地调动起来后,开始教授胰岛素相关的知识,减少同学学习的抵触心理[3]。

三、社会责任的培养

高中学生进行生物课程学习时,应结合自身所学习的相关知识,运用在社会服务结构中。所以教师利用微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应重视课程的社会性设计,知识学生利用自身学习的生物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一)建立学习情景

高中生物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情景和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多媒体技术以及平台的实际作用,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挖掘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同的或者相关的教学现象,以此实现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和知识的迁移。除此之外,既定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以便于培养学生对于高中生物知识的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社会担当能力等。

(二)对课堂知识重组

高中生针对生物课程进行复习时,教师不能单纯的将教材内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内容转移至微课堂中,而是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景、学生自身知识吸收理解能力等相关方面,针对高中生物课程知识进行重新组合,以此形成一个更系统的知识体系,此种课堂教学方式在唤醒学生对于以往知识记忆的同时,还可以针对相关类似知识进行对比,从而增强学生的对于生物知识的记忆程度,提高高中生物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结束语:由此可见,高中生物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说,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需要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增加教学的重视力度,以此不断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而为了实现生物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可以引进微课程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染色体生物素养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第12话 完美生物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