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央企降杠杆,减负债对策分析

2020-07-12 11:09易恒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20年47期
关键词:存货杠杆负债

易恒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益深化,僵尸企业逐步被清理出局,金融监管环境也越来越严格。在经济增速迟缓、债务压力增大的大环境下,一旦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杠杆率越高,意味着企业债务风险系数越高。由此,全面探究建筑央企降杠杆、减负债的可行性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央企降杠杆、减负债的实际意义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而我国正处于发展体制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及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坚克难期。在此过程中,面临着体制性、结构性、周期性等多方面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压力。

面对市场风险因素的变化,企业要主动探索和分析可能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外部风险因素。企业的债务风险往往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发展态势。尤其是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降杠杆、减负债逐步成为企业减轻债务负担,扩大经济效益增长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

二、建筑央企“降杠杆、减负债”的常规手段

如果将企业视为一个生命体,资金的流转和资本的运作就是维持这一生命体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血液”。“降杠杆、减负债”就是预先采用科学方式止住“出血点”,再想方设法“补充新鲜血液”。最后,让企业恢复“造血能力”,并能够进行“血液运转”。

第一步,精确的找出“出血点”,紧急按压“出血点”。目前,建筑央企内部仍存在诸多产能落后或处于亏损状态的资产。近年来,瘦身健体、提质增效逐步成为建筑央企调整落后产能、处置不良资产的关键举措。与此同时,建筑央企要高度重视新开工项目的各类风险,严控负债规模,避免产生新的出血点。

第二步,及时补充新鲜血液,维系企业的平稳运转。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通过债转股等形式,扩大股权融资比例,吸纳民营资本,实现各类资本的相互融合,协同进步。

第三步,大力培育建筑央企的“造血”功能。建筑央企需完善内部管理水平,增强外部风险防控能力,夯实资本基础,扩大市场竞争优势,以期强化自主造血功能,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建筑央企“降杠杆、减负债”的可行性策略

建筑央企“降杠杆,减负债”的可行性策略如下:加强现金流管理,维系现金流的良好运转;加大资金集中管控力度,提高资金利用率;注重应收账款与存货的强力压控,降低应收账款占用额度,增强存货变现能力。

(一)加强建筑央企现金流管理

在新时期背景下,建筑央企要加强资本运作管理,增大资金利用率,扩展经济效益增长空间。对于建筑央企来说,应当坚定不移的秉承资本运作无小事的基本原则,加强资金链安全管理,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在经营发展进程中,重点关注资金流转和效能,如资金运营能力、资金运营效益以及资金风险控制等。

建筑央企需坚持如下几方面原则:经营净现金流不低于利润加折旧;付现资本支出不大于当年投资计划;自由现金流原则上大于零。建筑央企要制定完整、合理、可执行的资金计划,加大资金预算执行力,不断加强资金风险防控能力。建筑央企需进一步细化资金预算,扩大资金预算的覆盖面,推行全程化、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大事前风险控制、事中风险控制和事后风险控制力度,充分发挥资金预算的引导作用和警示作用,为筹资与运作争取时间,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资金配置效率与经营发展水平,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控主动权。

(二)加大资金集中管理力度

建筑央企要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和集约化管理的优势作用,不断改善资金集中管理水平,扩展运作效益增长空间。与此同时,加大资金集中管理力度,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加强资金集中力。

全面贯彻央企集团“一清、一降、两提高”的资金集中管理战略指导方针。其中,“一清”是指清理外部商业银行账户;“一降”是指降低外部商业银行存款规模;“两提高”是指提高内部资金管理水平和资金结算水平。

建筑央企不仅要严格控制银行账户数量,还需对各银行账户余额了然于胸,与财务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构建完整的资金运作平台,建立独立的资金池,及时集中资金,确保收支平衡以及融资安排的合理性、精准性。利用资金监控系统,对账户、资金、融资、票据等资金管理核心业务实行动态化监控与精细化分析。

(三)注重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强力压控

各建筑央企必须严格控制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占用规模,尽可能的缩减应收账款数额,将存货转变为资金,提升盈利能力指标和资产质量指标。通过监控应收账款与存货结构变化情况、落实应收账款与存货清理责任等关键举措,维持资本运作的持续性、平衡性和稳定性。

再者,加大对长账龄应收账款与存货清理情况的关注度,全面深入的剖析应收账款与存货资金占用的合理性,进一步明确应收账款与存货压控的关键点,做好后续的一系列清理工作。

另外,建立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构建完整的客户资信档案,加大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力度,依托信用风险审查制度对新增客户进行约束和管理。在日常结算过程中,加强应收账款的跟踪和清收,降低应收账款额度。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已完工未结算存货的结算进度,增强存货变现能力,维系资本的良好运转。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经济常态下,建筑央企需要采取多渠道组合的方式,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大力引入社会资本,注重外部企业强强合作,以此不断增强资本运作能力,扩大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猜你喜欢
存货杠杆负债
过去谁加的杠杆?现在谁在去杠杆?
杠杆应用 随处可见
你的负债重吗?
特步因何1.5亿回购存货?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
找到撬动改革的杠杆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Does a Junk Food Diet Make You Lazy?
关于改进存货周转指标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