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实施探索

2020-07-14 02:34张长录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实施高中语文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在形式上具有两种形式,比如课外引入课程资源和自主研发教学课程等。核心素养作为新时期课程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在论述课程开发、设计的基础上,同时根据核心素养的内容、特点等对高中课程进行了综合的理论探究,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课程的实施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程开发  设计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1-0072-02

引言

课程开发作为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奠定整体的教学流程模式,还影响内在方面的教学实施。课程的设计主要在于如何合理运用开发阶段的教学框架,比如在必修课以及选修课的两种教学框架上,需要结合课程的设计理念进行合理展开,在实施中还需重视核心素养方面的教学要求。对于现阶段的课程发展而言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中语文课程的开发途径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的开发途径主要设计两个方面,导入外校课程资源、加强自主研发的课程资源[1]。前者主要引用学术界的教学理论成果,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的内容、形式变更,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需要;后者主要通过本校的师资力量进行自主性的语文课程研发,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匹配性较好、针对性较强且省去了引入外来课程资源的时间。通过两种开发途径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教學内容的实施方式。通过新式学分制的教学引入,使学生在选修、必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形成正确的观念,由此改善其学习各个课程之间的学习情况。此外,对于核心素养的思维教育、品格教育、艺术培养以及人文观念培养等可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二、高中语文课程的设计思路分析

(一)树立正确教育指导思想

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主要涉及四大要素,即语言应用能力、思维拓展程度、艺术修养以及人文观念等[2]。通过四大要素的共同作用,使学生可以在道德品质、人文精神、艺术视野等方面可以得到良好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不仅体现学生的知识储备、文化思维以及人文观念等,还体现道德品质的追求。对此,在相应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此方面的培养;思维拓展作为知识体系架构的重要建设因素,对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开发、设计等,需要构建良好的思维引导模式,由此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良好的思维模式;艺术修养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指文学艺术修养,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指标之一,文学艺术修养对于核心素养教育而言同样具有一定重要性,在教学流程中向学生分析文章艺术特点、情感要素以及文章刻画方法等,使其在良好的文学艺术教学中得到情感涵养、艺术体验等;人文观念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其与价值观等方面共同构成了核心素养的重要元素。教师在课程设计、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人文观念培养,其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代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完善课程结构设计

高中语文学习在体系上分为必修以及选修两个部分,该制度在我国高中教育发展过程中已有将近90年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前,高中语文的教育主要以必修为主、选修为辅的方式开展学生教育,直至1949年后,高中语文教育的课程设置统一为必修课程教育。后续的教育发展通过研究以及条例颁布等措施,使高中语文教育在必修的基础上加入限定选修课的概念,根据部分学校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学目标等,进行合理选择以及实施。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以必修课为主,教师在必修课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应针对当代的教育发展、观念变化以及社会思想等方面因素,使课程的理论教学可以体现时代精神、核心素养等,同时结合新时期的课程设计理论,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理论学习基础上提升综合素养。

(三)加强必修课的基础引导

“必修”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代表着基本学习能力,该阶段的学习既包含基础性知识,也包括基础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等。对此,必修课的课程内容在设计上应重视基础性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可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是固有的教学板块之一,其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既包含思维上的培养、语言上的应用,也包含情感上的教育,对于必修课的基础引导教育是重要的参考因素。通过该方面的教学实施,使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可以得到良好的实施。

(四)加强选修课的深化学习

高中阶段的教育在课程开发、设计以及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一方面需要实施良好的理论教育,另一方面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选修课在课程开发、设计以及实施阶段,往往需要结合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以及学生水平等因素进行合理设定。在教育观念以及理论发展过程中,选修课与必修课在教学上具有等价性,都具有良好的素质培养、思想教育功能,二者在教学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以选修课的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响应国家教育的号召,使学生在思维、情感以及品格上受到良好的拓展式教育。

三、高中语文课程的实施方式分析

(一)必修课的教学实施分析

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五大版块,即必修一至必修五。各大板块之间的教学内容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但总体上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内容,此外还包括写作训练等。在教学中使各大版块之间的内容实施分布教学,同时各个分布的教学流程具有共同性,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施。

教学时间的安排中,各大版块之间具有36学时,同时一学年分为两学期,一学期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耗时十周可完成一个版块的教学内容。由此基本可以在高二上学期完成五大版块的教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情况,必修课的课程实施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体现课程实施的科学性以及适当性。

(二)选修课的教学实施分析

选修课与必修课呈相互对应关系,其在高中阶段主要涉及五大部分,每个部分之间属于独立内容,比如专门的写作教学、阅读教学等。每个部分之间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情况进行合理选择,比如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情况等。若以学分制来开展理论教学,可使学生在必修课的学习基础上,选择3门选修课进行学习,每门课程2学分,连同必修课学分总共具有十六学分。此外,在选修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若其对语文学习具有浓厚兴趣,且在大学的专业规划中选择新闻、中文类等专业,可结合教学情况,将选修课的可选择门数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4门,由此使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选修课教育。

结束语

本文在理论探究以及实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的观念阐述,旨在课程开发、设计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提升。核心素养作为新时期教育实施、发展的教学要求,需要结合时代思想、实际的教学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同时在理论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模式创新,树立正确教育观念等方式,使科学的课程设计可以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改善学生的思维、情感、品格、艺术修养以及人文观念教育,实现核心素养与课程实施的高效融合。

参考文献:

[1]李煜晖,李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9(3):6-11.

[2]戈铁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研究[J].好家长,2018(34):137.

作者简介:

张长录(1968.09-),男,甘肃天祝人,汉族,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实施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