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治理机制构建

2020-07-14 08:42赵金霞
价值工程 2020年18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疫情防控

赵金霞

摘要:数字化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出重大作用。数字化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数字治理也成为我国将来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数字治理既要发挥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平台发挥作用,也要守住为人民谋利益的底线,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治理机制。着力构建网络信息系统、构建数据交换机制、构建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机制以及构建数字化的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

关键词:数字治理;以人民为中心;疫情防控

Abstract: Digital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igitalization has rapidly changed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and digital governa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ield of social governance in the future. Digital governance should not only play the role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digital platform, but also keep the bottom line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and build a people-centered digital governance mechanism.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build a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 a data exchange mechanism, a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mechanism for mainstream media, and a digital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and social governance mechanism.

Key words: digital governance;people-centered;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0  引言

针对新冠肺炎病毒的抗 “疫”活动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也让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字化治理的优势。我国的抗“疫”活动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唯物辩证法,其理论特点是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和解决中国问题。我国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工作,不仅体现出人民至上的立场,而且提出了一套“中国模式”的解决方案。中国的抗“疫”工作对我国数字化治理提出严峻考验。在这次疫情防治中数字化治理的优势已被公认,但是数字化治理过程中还存在技术性与人民性不统一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数字化治理。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数字治理机制,推动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1  抗“疫”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的讲话中都体现对人民利益的关注,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疫情防控工作从理念到行动都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面对疫情的考验,疫情防控思想和策略反映出人民性的理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性作为中心,强调为人民服务,反对脱离人民、凌驾于人民的做法。疫情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走在前列,主持会议,布置工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从疫情防控思想到疫情防控策略反映出人民性的理念,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只有从根本上保护人民利益,人民才更加相信政府、拥护中国政府。

1.2 疫情联防联动战略,增强了全国人民的定力和信心

面对疫情突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防控工作提出基本要求,即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根据党中央的要求,通过科学研判,国家果断采取局部阻隔、延长假期等举措,增强了全国人民的定力和信心。各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责任制,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各行各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众工作坚持为了人民,来自人民,充分发挥基层人民大众的主力军作用。只有依靠自主抗击疫情的人民群众,才能真正全面落实联防联控,筑起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有序有力开展工作,达到最终的胜利。

1.3 党员干部冲锋向前,全力保障人民利益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和人民性内在统一,不可分割。中国共产党是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都可以归结为我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面对疫情的考验,党员干部不顾生命安危,奔赴抗“疫”最前线,以勇敢的行动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逆行的医护人员、物资的运输保障人员、社区的基层工作人员,这些人都在不畏生死、冲锋向前的党员激励下,全力投入到疫情的防控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正是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团结带领群众积极贯彻联防联控,我国的抗“疫”工作才能取得阶段性成效。

2  数字治理在疫情防控中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有学者指出,数字治理是基于数字的治理,是利用数字实现全社会有效的组织与运行。本文所探究的数字治理正是此含义。疫情隔断人们正常的社会交往,而数字化的广泛应用却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数字化随着抗“疫”的进程,被更多人关注、开发和使用。数字化应用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优势作用,对我国抗“疫”工作起著重要作用。我们更要以此为契机,对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数字治理进行冷静思考、全面审视、完善制度法规,促使其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1 疫情防控开启了“云时代”,凸显数字治理的重要性

中国数字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得益于这些数字化基础设施,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快速进入到“云时代”,比如“云社区”“云处方”“云课堂”。这些“云应用”在疫情期间为人民带了快捷、方便、安全的服务,不仅实现了社会平稳管控,还树立起公众信心。数字化已然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生存方式,这也凸显出数字治理的重要性。

第一,手机健康码提升疫情防控管理的时效性和精准性。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多地基于大数据技术推出了本地版本的手机健康码。手机健康码是抗“疫”时期人们数字身份的代表。手机健康码成为推进数字化联防联控的抓手。疫情期间数字化管理不仅体现为手机健康码的广泛应用,也在政务、复工复产中广泛应用。码上一扫,不用填表,数字化防疫措施更方便、快捷、低成本。五色图等疫情地图助力全国分区分级、精准复工,通过数字码进行区别化人员管理。“战时防疫,战后治理”,数字化管理具有敏捷治理和细化治理的优势,可以继续发挥长效机制,成为现代化社会治理的推进器。

第二,“云应用”依托数字平台发挥其保障人们正常生活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安全宅在家中为疫情的防控做出贡献。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遇到了诸多困难,但是各种“云应用”的出现给联防联控插上了智能化的翅膀。“云应用”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积极作用。AI算法和云计算大大缩短了疑似病例基因分析和CT影像判读时间,在线问诊、发热门诊地图等应用程序便利病患就诊,云课程实现了学生“停课不停学”的需求,云社区实现疫情联防联控的管理效率和精准防控,地方政府和企业则采用“数字防疫系统”实现了精准防疫前提下的复工复产。疫情联防联控的后期更需要实现“一网统管”,提升精准防控能力。

第三,中国的抗“疫”实践展现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模式上蕴含的巨大潜力。疫情防控过程中数字经济发挥出重要作用。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在线教育,成为数字经济的新亮点。数字经济在疫情之后必然会突显巨大潜力。

2.2 服务百姓、构建云平台将成为数字治理的发展方向

2.2.1 数字治理需要关注群众所需所盼

疫情防控中数字化应用不断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随之而来的就是数字化治理的问题。技术优势的背后更需要有人用心、用情、用力去完成工作。数字化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社会。疫情当前,基于大数据等信息化平台,我们更需要做到无缝对接,有温度地解决群众期盼,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打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人流、物流赌点,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更多利益。数字化治理就要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语境下数字治理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建构理念,数字治理为了人民、服务于人民。”[2]疫情防控后期的数字化治理不仅要推出务实、管用、灵活、高效的信息化举措,更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普遍要求,各级部门需要责任担当,解决云端战役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现的现实要求。

2.2.2 数字化治理要求形成治理云平台

数字化的意义对于大众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政府而言,数字化成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要环节。数字治理迫切需要数字政府的打造。数字政府需要解决好数据整合、数据挖掘和数据安全保护三个领域的核心问题,提升决策的精准性、科学性和预见性,提高政府的数字服务水平和政府的公信力。数字政府能够实现部门机构领域内的协同对接,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联共享,为人民群众提供无缝隙公共服务。数字治理不局限于政府,而且应吸纳互联网企业。政府与互联网企业的无边界数字治理,实现政府与企业人才和技术的共享攻坚。政府还要吸纳第三方平台,提高数字治理能力,构建政府、互联网企业和第三方平台统一的数字治理云平台,互联网企业所掌握的数据应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所储备的数字人才可以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提升公共服务的信息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

3  构建数字治理机制的几个着力点

3.1 着力构建网络信息系统,实现社会治理数字化

中国的抗“疫”采取全国一盘棋的方法,突出体现了系统论的方法特征。全国一盘棋,才能进行系统调控、综合协调、统一调度,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数日之内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所防治疫情的医院,并配备了齐备的医护人员。这就是全国一盘棋的优势,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数字化治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进行的数据整合和分析,需要实现统筹规划、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疫情防控期间,系统层面的信息整合、分析、研判,提升了我们对疫情的认识,为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支撑。社会治理的数字化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出优势、盘活全国的抗“疫”力量,推动科学有序地复工复产。只有积极构建网络信息平台,才能推动社会治理走向数字治理,能够提升社会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促进政府管理创新,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构建网络信息平台要体现出为民服务的立场。

3.2 着力构建数据交换机制,实现数据有序流转和安全应用

“数据”在数字化时代被列为生产要素,对于数据使用范围和使用规则的问题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在疫情防控中大数据成为联防联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大数据提供的信息,为抗“疫”工作增添了智慧力量,使抗“疫”实践效果显著。怎样利用大数据,这是对国家以及各地各部门的考验。对于数据的使用,我们要明确数据所有权的前提下“愿意、敢于、善于”运用海量数据,建立数据规范共享机制,提升数据利用效率和应用水平。提高数字治理能力,一定要明确数据的所有权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只有保障人民权益,获得人民支持,数字化治理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在明确数据所有权的前提下,数字治理还要做好数据共享管理、规范数据共享流程,确保数据使用方在依法合规、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根据业务需要申请使用数据。数据使用规则应明确数据使用范围、共享方式,建立数据交换机制实现数据有序流转和安全应用。通过数据的融合,实现数据的多向赋能,达到完善数字化治理的效果。以保障人民群众信息所有权为前提的数据交换机制的构建非常必要。

3.3 着力构建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融媒体的机制

疫情防控期间,主流媒体及时发布疫情信息,避免人民群众出现恐慌,增强人民群眾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只有掌握舆论主动权,用有力正面的宣传才能更好的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助力疫情防控取得最后胜利。数字化治理就要发挥主流媒体舆论作用。疫情防控期间,主流媒体纷纷采取微信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等形式进行全方位报道,宣传党中央的重要消息,充分报道各地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数字治理在发挥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还需要构建融媒体的资源共享。随着5G、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媒体必然走向融合,融媒体不仅要起到宣传主流媒体的作用,还要实现融通,由一点到一片,让县、省和全国的媒体都连城一个互联互通的整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数字治理的探索打开广阔的发展前景。

3.4 着力构建数字化的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

我们这场抗“疫”要赢得胜利,离不开数据、移动和云这三要素。这些数字化的技术帮助我们及时有效地进行疫情防控。疫情结束后,我们更需要思考数字化决策和数字治理的问题。未来属于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需要拥抱数字化思维方式,让数字化的优势体现出来。加强数字治理亟需健全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抗“疫”期间,数字化的检测平台、APP等数字化平台助力工作有序开展。在数字治理中,我们更需要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集成了各种信息,形成一体化。数字治理要让人民群众参与进来,使人民参与各项建设,分享发展成果。数字化决策能够提高公共服务供给与民众治理需求之间的匹配度,提升服务的效率和精准度,促使资源更高效地发挥作用。数据体系的建立将有助政府提升治理能力,推进城市发展更方面效率的提升。数字化的社会治理要接好数字化系统、数字化技术、数据的传播和组织方式等问题。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问题上,仍有很多工作需要探究。实现数据共享能够进一步提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加强数据共享需要建立政务云平台建设,实现数据的有效联通,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精准施测,推进智慧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9:45.

[2]汪波,郭雨欣.当代中国数字治理:主题、动态与发展趋向[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417.

[3]汤联璧.预检分诊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0,39(09):5-6.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疫情防控
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制胜机理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关于梁山县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处置分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