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

2020-07-14 21:39陈瑶
速读·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时代管理教育

摘要:新时代,党中央发出了从严治党的工作号角。结合新时代的工作要求,面对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开展的相关工作为例,探讨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实践路径,以期高校毕业生党员得到高质量的培训,提升高校基础党建工作质量,同时使毕业生党员铭记身份,肩负起时代使命。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

一、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意义

2017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2019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这是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要推动形成全党从严从实抓党员教育管理的良好态势。

毕业生党员是高校学生党员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秀青年群体中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使命。对于即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毕业生党员,身上饱含着母校多年培养的结晶,折射着母校的光影,他们的行为检验着高校教育管理的成果,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教育管理,也是树立高校形象工作的一部分。同时,毕业生党员作为高年级党员,他们的言行影响着低年级党员,是低年级党员的榜样,加强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党员党性的提升,是夯实高校基础党建工作的重要支撑。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加强考核、争先创优、督查追责等方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于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对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重视不足

高校对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缺乏有力的抓手,学生党建工作队伍配备薄弱,基本上没有配备专职党建干部。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兼职担任,而辅导员本职工作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事物管理,支部党建只能完成常规的发展、转正等工作,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心无力,缺乏重视。

2.教育管理模式固化,内容单一

很多高校在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模式固化,内容单一的现象,有的学校仅仅是组织毕业生党员听一次党课,党课内容老生常谈,不能与时俱进,没有做到时讲时新。有些高校对于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缺少长效机制。

3.毕业生党员相对分散,难于管理

毕业生党员在毕业前夕,都会面临毕业、实习、就业、出国、升学等客观现实问题,导致大部分学生出现请假外出情况。学生实习、面试的离校时间不固定,在外时间长短不一。由此,毕业生党员参加支部组织生活请假较多,党支部难于对其进行集中管理和集中教育。

4.毕业生党员自身党员意识不强

毕业生党员由于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撰写论文、求职、离校等工作上,容易忽视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与此同时,有些毕业生党员自身党员意识不强,人党动机不纯正,功利思想严重,纪律意识淡薄,集体观念较弱,对待党员教育管理懈怠,不能主动参加相关活动。

三、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

结合新时代党中央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探索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

1.加强队伍建设,形成学生党建干部的有力抓手

学院指定一名辅导员作为学生党建专干,全面统筹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同时加强支部书记选配,在辅导员中优中选优,让有能力,能担当的辅导员承担学生支部书记工作。明确学生党建工作奖惩机制,对于工作落实到位,有创新,有实效的支部书记予以奖励,对于工作平庸、完成效果一般的支部书记进行谈话,整改。在加强学生党建队伍建设的同时,请毕业年级辅导员予以配合完成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相关工作。

2.结合时代特点,形成系统的教育培养模式

为了使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真正起到效果,学院研究制定了毕业生党员“六个一”的工作模式。即“上好大学里最后一堂党课、开好最后一次组织生活会、参加最后一次爱国观影活动、掀起一次时代大讨论、聆听一次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办理一份组织关系介绍信”。通过党课教育,使毕业生党员铭记党员身份,做到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五月,是毕业季的开始,也正值致敬“五四”运动之际,各支部纷纷召开组织生活会,学习弘扬“五四”精神,让即将奔赴新岗位的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组织全体毕业生党员观看一次爱国教育影片,激发毕业生党员的爱国热情和不负时代的情怀,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为主题,在全体毕业生党员中开展一次讨论会,让合格党员的标准铭记于心,付诸于行,确保在关键时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的举行,在毕业生党员传播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进行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最后,指导毕业生党员办理好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确保转接过程规范、接收反馈及时。

3.活化党员管理,形成有重点多渠道的工作方式

针对毕业生黨员因实习、面试等原因外出的问题,学院通过利用网络支部,开展网络视频会议,组织他们专题学习,在学习之后,请每位党员撰写学习体会,夯实学习效果。针对毕业生党员因为毕业需要撰写毕业论文,难于分出精力参加组织生活的问题,学院将毕业生党员教育工作时间向前推移,不与学生毕业相冲突。同时,开展短小而精悍的微党课,在不花费党员大量时间的基础上,保障教育质量。此外,学院利用网站、微信平台、电子屏、宣传栏等宣传渠道,大力营造毕业生党员教育的良好氛围,让毕业生党员在无形的熏陶感染下,时刻铭记党员身份,不忘时代使命。

作者简介

陈瑶(1989.12-),女,天津市人,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时代管理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教育教学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