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2020-07-14 21:39周吉
速读·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新课改的进一步落实,数学教学目标已经向学生能力培养逐渐转变,其中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的束缚,部分教师仍然没有采取有效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阻碍了小学生的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其他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思维习惯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内容。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教学,具有较为明显效果。

1 激发小学生探究欲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往往由于其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部分小学生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长此以往为了应付考试就会机械化的练习习题,或者套用一些解题步骤,很少进行独立思考。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开展思考,并且喜欢上动脑思考。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悟数学之美,为学生的深入思考打下扎实基础。

例如,在讲授《圆柱体》的相关内容时,部分学生由于认知不足的限制,并不能够充分想象圆柱体,因而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可以借助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如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圆柱体的经典建筑物,还可以将圆柱体分割成若干个角度,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多个角度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最终让学生们可以经过自主思考来独立计算出圆柱体的体积。

2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开展趣味数学教学

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小学生都认为数学学习非常无趣,并且是非常抽象的。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让数学知识能够更加具体,更加生活化,以便于让小学生可以在一个轻松的氛围当中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可以将讲授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相联系,在学生的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教学内容,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讲授10以内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来开展教学,也就是让学生使用双手逐渐合拢起来,这就代表着两个物体合起来,让小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加法的原理。再如,在学习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身边寻找一些物品,皮球是圆形、书本是长方形、杯子是圆柱体等等。再如,在讲解“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四则运算时,教师可以充分使用数学中的和谐美和对称美,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如国旗的长度和宽度比例,或者是课桌的比例。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寻找,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会主动发现数学,并且独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提高整体教学的实用性

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能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和探索,然后获得新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而教师必须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借助先进的教学方法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探究数学思维,面对数学问题可以做到主动思考。

例如,在讲授找规律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依次画出红黄相间的五面旗帜,在画最后一面时,教师可进行提问,下面将要画出的旗帜应该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是这个颜色,这种问题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由此可见,借助于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图片中挖掘出更多的内在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 增加课堂提问环节,促使学生形成思维习惯

很多的教师虽然都会依照课本的要求进行教学,但是却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仅仅是将理论知识告诉了学生,这样是无法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因此,教师必须要谨慎的选择和设计合适的问题进行提问,巧妙地运用细节提问来让学生形成一个互动思考的习惯,能够让学生从不断的提问主动进行思考,并得到更多的启发,最终培养学生能够形成一个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讲授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区别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如果将两个图形的特点直接告诉学生,那么会让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提问,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如正常性和长方形分别由几个角和几条边组成?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然后在让学生亲自测量边长和角度,然后询问其发现有何特点。教师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做到手脑并用,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课堂教学当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信心,从而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教师应该重视这一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契合当前教育目标和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轻松的学习数学,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同时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包艳芳.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養的探析[J].文化创新t匕较研究,2017(25):60-61.

[2]陈玲瑶,许红梅.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J].职业技术,2018(02):91-93.

作者简介

周吉(1972.06-),女,汉族,海南省东方市人,大专,一级,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工作单位:海南省东方市铁路小学。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