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及对其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0-07-14 17:04牟艳卉陈昭桂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睡眠障碍抑郁症生存质量

牟艳卉?陈昭桂

【摘要】 目的:西酞普蘭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对其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患者100例进行观察,并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西酞普兰单独用药,观察组50例予以联合用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PSQI睡眠质量评分,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QOL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00%,两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抑郁症并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予以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能够起到显著治疗效果,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西酞普兰 米氮平 抑郁症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生存质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20.15.0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15-00-03

Clinical Effect of Citalopram Combined with Mirtazapine in Treatment of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Sleep Quality and Quality of Life/MOU Yanhui, CHEN Zhaogui.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0, 18(15): -16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italopram combined with Mirtazapine in treatment of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sleep quality, quality of life. Method: A total of 100 cases with depression and sleep disord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for observation,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of 5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Citalopram alo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50 cases were treated combination medication. Then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Before th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SQI sleep qual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QOL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dat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00%, the data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6.0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Citalopram combined with Mirtazapine in treatment of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re significant,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leep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hus it is worth promoting in the clinical.

[Key words] Citalopram Mirtazapine Depression Sleep disorders Sleep quality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 Yulin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Yulin 537000, China

抑郁症又被称作抑郁障碍,临床症状表现主要可见患者心境低落,与所处环境格格不入,还会有自卑抑郁、悲观厌世、睡眠障碍以及企图自杀的想法以及行为,部分患者还会有焦虑以及运动型激越表现,严重发作时还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症等精神病症状[1]。本文将结合临床对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时予以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与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患者100例进行观察与分析。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诊断确诊为抑郁症患者,排除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的患者,排除患有严重全身重要脏器损害的患者,排除患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23~56岁,平均(39.86±5.84)岁,予以单独用药。观察组50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2~58岁,平均(40.37±5.04)岁,予以联合用药。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327;生产厂家: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10 mg,1 次/d,晚间服用,结合患者病情特点及个体反应,每日药物最大剂量可增加到20 mg,疗程6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米氮平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702;生产 厂家: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5 mg,1 次/d,晚间服用,治疗7 d后剂量增加到30 mg/d,疗程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采用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7个指标,每个0~3分,总分满分为21分,分数越高睡眠越差,PSQI总分>7分届定为有睡眠障碍。治疗6周采用本院自制生存质量量表(QOL)评估,包括总症状评分和日常生活评分,每项总分25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SQI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QOL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00%,两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抑郁症的具体致病机制目前仍尚不明确,但一般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且与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联系,多是由于遗传、环境因素、应激因素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导致。还可以表现为单次或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还有患者会长达数年,一般每次发作都会逐渐缓解,但还会部分患者或转为慢性症状。

慢性症状临床表现常可见心境低落、思维障碍、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躯体症状表现。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等表现,轻度常可见闷闷不乐、兴趣减退等表现,重度常可见悲观绝望、生不如死、度日如年等表现,典型症状还可见患者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症状表现,还会在此基础上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常伴有严重自责自罪、疑病妄想等症状。意志活动减退常见患者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等,且多数患者会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及自杀倾向,另外患者会有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警觉性高、学习困难等认知障碍表现,此外患者还会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以及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出汗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睡眠障碍即是睡眠量不正常或是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主要表现为睡眠失调、异态睡眠表现,睡眠失调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易醒、早醒等睡眠量不足表现或是伴有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等睡眠量过度增多表现。异常睡眠表现一般是指在睡眠过程中的一系列异常睡眠表现,例如梦游症、梦呓、夜惊、心跳过速、呼吸急促、定向混乱、梦魇、磨牙、肌肉、肢体等不自主跳动等[2]。

临床对抑郁症的检查诊断依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为主,目前国内主要应用ICD-10对患者进行诊断,即结合抑郁症的典型症状表现与自我评价降低、自杀观念、睡眠障碍,且上述症状持续发作达两周以上[3]。

对于患者的治疗需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以及自杀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并预防复发。药物治疗是能够对中度及以上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式,依据本研究,应用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4]。西酞普兰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也是一种外消旋体,选择性抑制5-HT转运体,并对其作用进行延长和增加,以此来达到抗抑郁的作用[5]。但要注意对于心血管疾病、肝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不全、有躁郁症、癫痫以及自杀倾向的患者应用时应严密观察[6]。并对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进行监测,孕妇以及青少年要审慎使用,用药治疗期间需要从事高度集中精神的工作或是学习任务的患者,也需慎重选择[7]。另外当患者要停用本药时,可在1~2周内逐渐减少用药剂量,避免突然停药对患者造成的影响[8]。不良反应症状一般可见食欲减退、口干、便秘、头痛、嗜睡、疲乏、发热、恶心呕吐、味觉异常等表现[9]。米氮平则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突触前α2受体拮抗药,能够增强肾上腺素能的神经传导效果,通过与中枢5-羟色胺受体相互作用发挥调节5-HT的功能[10]。对于各种抑郁症症状例如睡眠欠佳、体重减轻、自杀倾向、情绪波动具有应用效果,但临床应用时需控制用量,肝肾功能不良以及低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青光眼等的患者谨慎选择[11]。一般服药治疗时患者需要连续服药一直到症状完全消失4~6个月之后再停藥,不良反应症状一般可见体重增加、嗜睡、镇静等[12]。

结合本次临床研究,对观察组患者予以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的睡眠质量、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尤其对改善患者睡眠障碍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抑郁症并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予以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能够起到显著治疗效果,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以及生存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洪林,张月良,杨晓琴,等.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重度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5):94-96,110.

[2]顾翠,可秦,张平,等.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7,28(5):670-673.

[3]王爱芹,李涛,赵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疗效[J].中國民康医学,2018,30(9):11-12.

[4]贾海玲,王健,张萍,等.河北省精神卫生机构老年抑郁症患者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7,28(21):2895-2898.

[5]陈圣丽,黄兹高,洪亮,等.阿戈美拉汀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疗效比较[J].西南国防医药,2018,28(4):81-83.

[6]郭彩娥,张玉英,乔泽国,等.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至2016年抗抑郁药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2017,26(12):92-94.

[7]黄邦锋,卓妙芳,吴志杰,等.首发抑郁患者经氟西汀与米氮平联合治疗前后血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1):117-119.

[8]杨哲,陆奕庭.米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睡眠障碍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20(12):50-52.

[9]詹潮勇,张子盈.曲唑酮与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15):119-120.

[10]代丽丽,陈朝辉,吴宏林,等.中老年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焦虑和抑郁及睡眠障碍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6):683-686.

[11]陈黎静,彭丽贞,许丽贞.肿瘤放疗后睡眠障碍患者广角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 8(3):428-430.

[12]吴雯,黄宇新,邱婕萸真,等.≥60岁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8):746-750.

(收稿日期:2020-02-05) (本文编辑:张亮亮)

猜你喜欢
睡眠障碍抑郁症生存质量
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某社区门诊苯二氮类助眠药处方情况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