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20-07-14 08:38吴俊
文艺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当代文学批评家文学批评

吴俊

近10年来文学批评领域已经崛起了至少两代新生的批评家群体。这是相对于新时期以后的文学批评格局而言的。前一代可以视为80后文学群体的组成部分,在其中的作家登上文坛获得认可之后,相对晚熟的理论批评群体随着知识、经验和理论实践的丰富与成长,在近十年间已经成为批评界最为重要的力量,某种程度上已经代表了激发批评前沿话题的创新引领者。后一代则是近年毕业、入职高校、文联、作协和各种研究岗位的90后批评群体,这一群体的特点是专业起点更高,理论训练更加系统,也具有更加开阔和新颖的视野,在广度和深度上对于前辈的议题或文学现象都有着自己的认知与观察,并且还因此受到了前辈的几乎是无条件的鼓励。虽然在批评表达和实践经验上还显青涩,但对激活文学批评的表现生态具有着无限的冲创意愿和再生产能力,90后一代正显示出将当代文学批评引向一个新生面的学术潜力和影响力。未来已经展示在我们眼前了。

段晓琳就是这一代90后批评群体中的一位佼佼者。和这一代人一样,她现在还没有足够的知名度,但她和这一群体中的优秀者一样,已经有了足以证明自身力量的作品在主要批评刊物上发表。就像她的导师吴义勤教授介绍的,段晓琳具备多种才能和发展要素:大气的学术襟怀和细腻的女性眼光,文学创作的才气和理论批评的智慧,执着的专业精神和潇洒的艺术情怀,长期系统的学院出身和敏锐感性的当下关怀,总之,她有着我们一般期待的几乎所有的特长品质和基础经验,使得我们有理由对她的未来寄予厚望。换言之,她的专业表现就是我们文学批评的持续发展正在等待的人才想象。

关注当代文学、推进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繁荣与进步,是《文艺论坛》的宗旨和特色之一,对于当代文学批评人才的发见与培育也是题中之义。从2020年第1期开始,我们将开辟名为“起点批评”专栏,每期推出一位年轻批评家的长短两篇文章,长文偏重学术理论性或文学史的批评,短文是对当下热点现象或案例的即时评论。入选批评家一般是应届(或在读)博士毕业生、近年入职于高校、文联、作协、研究机构等的专业科研新人,且已在专业批评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发展潜力。同栏配发年轻批评家的指导老師(一般为批评家在读期间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写的概况介绍和总体评价——首期推出的新人段晓琳的介绍文字,就由她的导师、著名学者和批评家吴义勤教授执笔。这里也就见出了“起点批评”的要义:新的一代批评家将在这个平台上汇合聚集,新的一代批评家将从这里整装出发,新的一代批评家将在前辈批评家的期待中开辟中国文学批评的未来。作为栏目主持人和批评同行,我既为新人感到由衷的骄傲,也深深感谢导师们的无私推介。本栏将在刊物的规划下,借助同行朋友的支持,将栏目办成一个学术质量上乘、特色亮点鲜明的名刊名栏。新年已至,感恩无限。我们携手前行。

(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当代文学批评家文学批评
第七代批评家
“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历史化”笔谈
英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轨迹探索
想象一部另类文学批评史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当代文学的语言问题反思与追问
贾方舟:中国艺术批评家网是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
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
画家和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