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比较

2020-07-15 02:12王红胜袁海平崔剑华吴孙东
吉林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岛状患指皮瓣

樊 川,王红胜,袁海平,袁 勇,崔剑华,吴孙东

(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25)

手指软组织缺损累及部位包括手部血管、神经、手指关节等,导致患者手指功能受损,影响其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一般采用手术方式,术式多样,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不尽相同[1-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进行对比研究,以明确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加。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手指软组织缺损诊断标准,肉眼可见手指皮肤缺损,手指功能受限。排除标准:①合并有神经系统疾病者;②手术不耐受者;③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按照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3例(23指)和对照组17例(17指)。观察组中男16例,女7例;年龄24~68岁,平均(48.54±3.45)岁。对照组中男13例,女4例;年龄20~70岁,平均(48.88±3.13)岁。两组患者均为单指软组织缺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给予对照组患者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术进行治疗:①协助患者选取仰卧位,采用臂丛阻滞麻醉,使用止血带为患者患指止血,清理患指坏死组织,指导患者舒展患肢,观察其手指受伤程度,确定患指修复面积。②于患者掌骨间选择与掌骨间长度相同皮瓣,皮瓣轴线为掌背动脉,血管蒂的旋转点选掌侧与指蹼的动脉交接点,皮瓣近端为手腕背部横纹处。③切开桡侧缘、皮瓣近端掌背神经,切开皮瓣侧缘,游离向桡侧,选择掌背动脉作为血管蒂,Z形切开皮瓣,吻合皮瓣神经、患指神经。④无张力前提下缝合供皮处,术后2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拆线,并指导患者进行手指运动。

1.2.2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术:给予观察组患者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进行治疗:①患者体位、麻醉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对患指进行清创、修整操作,在此过程中充分保留指骨长度,将患指处神经残端进行标记。②以患指根部偏向掌侧位置处为起点设计皮瓣,皮瓣面积>患指缺损皮肤面积约0.2 cm,以指固有动脉的皮瓣为主。③进行皮瓣切开操作,以患指侧面偏向掌侧位置处指掌侧固有血管神经束为主进行解剖,将相应神经进行分离,切下后做好标记;将指固有动脉进行结扎,以顺利切取皮瓣,游离血管束,血管蒂至中指节约1/3处游离停止,所获皮瓣为岛状。④使用显微镜,将皮瓣神经与患指处神经吻合,操作成功后无张力条件下缝合皮瓣。

1.3观察指标:①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6个月通过随访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手指外观恢复情况、皮瓣成活情况及手指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显效:患者手指功能趋于正常,皮瓣成活,外观恢复趋于正常;治疗有效:患者手指功能明显改善,活动部分受限,皮瓣成活,外观恢复明显;治疗无效:患者手指功能未恢复,皮瓣未成活。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GQOLI-74)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四个维度,即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其中前三个维度各20~100分,物质生活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指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2318(78.26)4(17.39)1(4.35)22(95.65)对照组172(11.76)9(52.94)6(35.29)11(64.71)χ2值6.484P值0.01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观察组2385.27±4.8376.43±4.3686.34±4.6280.47±5.16对照组1771.65±5.6264.46±5.5773.25±5.3767.75±5.83t值9.7478.9899.7998.659P值0.0000.0000.0000.000

3 讨论

日常生活中手部受伤较为常见,其中以手指软组织缺损最为常见。由于手部存在丰富的神经与血管,软组织缺损后导致相应部位暴露,降低手指功能如弯曲等,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目前,临床多以手术修复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4-6],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术是临床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该手术方式在保护手指主干血管、手指肌腱的前提下,对患指缺损处进行逆向修复,有效避免肌腱粘连。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较高安全性,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该修复方式不能修复远节指端皮肤缺损。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以生物解剖学为基础,获取皮瓣较为稳定,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且该取皮位置与患指为同一手指,减少促使血管吻合操作步骤,提高皮瓣成活率,同时该供皮部位隐蔽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美观,但该修复方式不能修复近节端缺损,且需要植皮修复供区。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能更符合手指生物结构,提升皮瓣成活率,促进手指功能恢复,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选择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皮瓣成活率更高,利于手指外观恢复正常,且有助于患者手指功能尽早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但在进行修复前,需要对患者患指受损情况进行细致了解,以便选取更加合适的修复方案。

猜你喜欢
岛状患指皮瓣
带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末节指体创面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和营止痛汤治疗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肌腱粘连的效果研究
延续性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