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与人文价值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分析

2020-07-16 18:22王凤娇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文价值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王凤娇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不仅注重对学生的学科知识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是教师与学生和书本对话的过程,初中是一个关键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会比较叛逆,这个时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核心素养与人文价值的培养尤其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本文将通过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必要性以及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人文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3-0095-01

1.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1.1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初中学生尚处在对知识的探索阶段,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不再像小学生一样只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初中学生心理还未发展成熟,处于在探索和摸索过程中前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要想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逆向思维。

1.2教学没有充分体现个性化。

初中生处于青春萌芽阶段,对未知事物充满新鲜感和好奇感,教师在这一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核心素养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以及问题的难度,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前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有目的进行培养,通过分组学习、自由探索等多种形式,使学生领悟到学习的真谛。

2.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2.1培养与时俱进的核心素养能力。

核心素养重在培养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形式变化而灵活运用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率与学习效率,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尽可能多的透过文章体会作者情感、分析写作背景以及塑造的人物形象。通过分析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领悟能力,从而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学习到知识又可以在快乐中成长。

2.2打造新颖以及高效的课堂。

基于核心素养与人文价值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可以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进度,有助于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热情和课堂效率的提高。长此以往,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和引导下逐渐学会了应用学习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所以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3.1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无论是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方面还是在培养核心素养方面,对教学目标的设置都必须有合理规划,教师不能凭借自我感知能力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判断,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发展状况,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及时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积极热情的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教学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这一篇课文时,为了使课堂达到生动有趣、灵活多样,渲染语文课堂的气氛的效果,学生可以就自己的母亲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中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有关于自己母亲的事。通过分享,学生可以找到与课文中共通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来充分体会到作者写作文章的初衷,有助于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掌握文章深层内涵,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对于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关键作用。

3.2创新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大数据全球普及的时代下,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要适时的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凭借图文并茂、声画共存的优势得到广泛应用,从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优质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凸显出教学的价值。同时多媒体教学在本质上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差距,多媒体教学更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深入了解语文文本的核心内涵。

例如在对叶圣陶老先生写的《苏州园林》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插入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供学生借鉴和欣赏,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深入文章进行学习,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学生也可以缓解学习过程中的疲倦。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根据多媒体提供的图片和视频加之以自己的想象,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结构和设计理念,提高学生分析,感悟自然的核心素养。

3.3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同时更注重对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过程最好的方式是在快乐中学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语言与心灵上的交流甚至可以延伸到灵魂深处的碰撞,交流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例如在对朱自清《背影》一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自己父亲的背影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感受父亲对自己的情感。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激情,又有助于学生关注生活,由学习联系到生活体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最后将教学重点回归到文本教学中,文章通过朴实典雅而又细致的语言描述了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通过文本教学进一步体会父亲的情感,加深与父亲的感情,在生活中注重对父亲情感的表达,由此树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与人文价值理念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更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一个学生情感、思想、能力的集中表达。它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给予指导和参考,也可以帮助学生应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由内而外的指导,通过指导反思自己的不足,从而有侧重点的进行训练和培养,保证初中语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和进行。

參考文献:

[1]曹永邰.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分析[J].考试周刊,2019(89):33-34.

[2]陈思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9(27):172+174.

[3]程尚武.基于核心素养与人文价值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9(38):38.

猜你喜欢
人文价值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人文价值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体现
构筑高中语文人文价值的实践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