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提问

2020-07-16 18:22田涛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提问化学核心素养

田涛

摘要:本文以《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一课为例,分别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举例阐述怎样把提问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进行有机整合,通过提问实现学生在化学核心素养方面得到健全和发展。

关键词:提问;化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3-0205-01

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1],这是基于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要求,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制定出的化学学科培养目标和方向。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2]是山东版化学1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站在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课堂提问,一方面使学生认识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热情,利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与提问

在这个维度上,学生要从分类、结构、组成、性质、变化等方面认识物质。提问也就自然而然地要从上述方面展开,紧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联系,体现出化学学科的微粒观。

比如在介绍自然界存在的含铁元素的物质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铁元素有哪些价态?相应的有哪些物质?从组成上看,分別属于哪类物质?”这个提问引导学生从铁元素的价态和类别两个方面认识铁及其化合物,学生很容易认识到:物质分类无处不在,而且分类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可以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所含元素的价态展开;其次,物质分类是有用的,对物质分类可以化繁为简,在提高认识物质的效率和速度方面,分类法有其不可替代性。显然,上述提问抓住了物质分类的角度和组成影响物质性质这两个关键点,提问针对性强,目标明确。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与提问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新物质生成。在这一前提下,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就得让学生认识哪些物质之间可以发生怎样的反应?需要什么样的反应条件?生成什么物质?有什么现象?该反应有何种用途?此处的教师的提问完全可以从上述问题展开,就具体的问题发问,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变化中涉及的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以及平衡转化的思想。

比如对于铁与盐酸这一反应,教师的提问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问题“反应需要什么条件?有什么现象?如何确定反应产物?”等。对于Fe、Fe2+、Fe3+与各个物质的反应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提问。此外,站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角度识别各个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有必要成为教师提问的问题之一。这一系列的提问可以起到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认识的作用。

3.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与提问

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这个维度的提问重在培养学生透过反应现象看本质和构建化学模型的能力。提问要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某个反应现象背后蕴藏什么样的反应原理,以及如何用化学语言表示这个反应。本节课证据推理在于:对Fe、Fe2+、Fe3+氧化性和还原性作出推测后,由具体的反应现象结合Fe3+与SCN-之间的反应,判断预测的正确与否,达到探究的目的。

例如,Fe具有还原性,可以和稀硝酸发生反应。学生通过铁与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的现象确定反应确实可以发生,而且生成了Fe3+。紧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铁与稀硝酸反应只能生成硝酸铁吗?能不能生成硝酸亚铁?”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由氯化铁与铁粉的反应作出合理推测,并以实验验证,写出反应方程式,就可以得到铁与稀硝酸反应的另一种情况。这样的一个提问丰富了学生对铁性质的认识,有着画龙点睛的妙处。

4.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

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这个维度的提问力求让学生以发散性思维面对知识点,解决某个问题后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再解决新问题,再发现问题,形成“有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知识和能力→发现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新知识和能力→……”的有益循环中。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这一节内容本就是一节探究课,探究贯穿始终。面对Fe、Fe2+、Fe3+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问题,教师可以抛出类似“如何证明某物质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预期有什么实验现象?”的发问,学生们自然也会想到要验证某物质具有还原性就该找个氧化剂与之反应,同理,找到某个还原剂与之反应来证明该物质具有氧化性。可以想象,学生一定会通过这样的提问完成Fe、Fe2+、Fe3+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探究。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与提问

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利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来看,“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个维度的提问要求学生能从自身知识水平出发,提出符合实际的有关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意见和措施。结合互联网的辅助,本节学习内容相关提问可以从资源利用、节能减排、医药卫生等方面入手,例如;“我国的钢铁生产、消费情况如何?如何治理炼铁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市售补铁剂有哪些?成分是什么?疗效如何?”等。

囿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们不可能全面而系统地认识了解钢铁领域和补铁剂领域的各种生产流程、工艺等问题,但这不重要,能从高中生的视角寻找和发现问题,勇于思考敢于探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最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一个契机。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尽可以挖掘题目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线索进行解答。毕竟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内容不同但目的相通,在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点上目标是相同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3.

[2]王磊.化学1[M].第二版.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53-56.

猜你喜欢
提问化学核心素养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