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积极对话

2020-07-17 16:17赵玉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8期

赵玉红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两年来的语文课堂演说教学实践,结合平时学习的相关的教学理论,通过课堂学生演说—课前五分钟朗读、课堂中创设说的情景、分组讨论、小组分角色朗读、简单的辩论会等,达到训练学生在课堂上敢于主动发言,敢于表达见解,敢于争辩的预期课堂效果。

【关键词】 课堂演说;积极对话;预期效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中指出:21世纪教育的手段之一就是对话、交流、讨论。就中学语文课来说,对话就是课堂里学生能与老师、同学文明得体进行交流,能具体生动讲述见闻,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语文课堂上的说话和演说训练,可以增强课堂的活力,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培养学生更强说话的能力。笔者这两年来在七年级和八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获得一些经验和做法:语文课堂上,在每节课中,让每个学生有说说的机会,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说话锻炼。让学生学会倾听,积极对话,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确有很大的帮助。

一、巧妙利用课前五分钟,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预备铃一响,语文科代表和班长两人就上教坛前带读课文,特别是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更应该多读。课前五分钟的读书,既加强了学生读书训练的强度,又能让学生日积月累,在读书过程中读得更流畅,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也更流利更完整。

二、语文课堂中穿插丰富多彩的演说教学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在语文课堂中穿插丰富多彩的演说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说”的情景

結合语文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目标,在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中,语文老师设计好教学内容,从导入问题开始,整节课都是让学生多说,达到说的训练目的。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的综合性说话训练课《有朋自远方来》就是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用准确、生动、文明、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交志同道合朋友,让学生认识同学之间友谊是第一、纯真和永久的,达到深刻认识这种情感与价值观。

在本课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让学生表演,让学生对话,层层引导、步步深入,自主合作学习,交流,让学生积极投身到学习中去,在交友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和深刻的感受。 笔者经过深入研究,对本课的整体设计是:“谈话导入,交流收获,解读朋友,获取友谊技巧,抒写友谊真情,自我介绍,总结提升”。按照这个讲课的思路,让学生上台演说、思考所学到的知识,讨论,交流,展示,整节课基本达到锻炼学生说话训练目的。

在这个学期语文课堂教学过程里,让学生进行演说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演说有不少精彩的内容,特摘录如下:

(1)课前五分钟,学生围绕“朋友”进行说的一段话

朋友是我们站在窗前欣赏冬日飘零的雪花时手中捧着的一盏热茶;朋友是我们走在夏日大雨滂沱中时手里撑着的一把雨伞;朋友是春天来临时吹开我们心中冬的郁闷的那一丝春风;朋友是收获季节里我们陶醉在秋日私语中的那杯美酒。

(2)小琪同学在演说课堂中进行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小琪,由于我的名字用阳江话来说有点像“瓜皮”,所以我的同学们都叫我“瓜皮”。我是一个乐于助人、活泼开朗的女生。我热爱看书,听音乐等,如果你也喜欢这些,可以和我一起交流。我更大的希望是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成为大家的朋友,和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2.分组讨论

每个学习小组先选出一个小组长,他们是语文学习好或说话能力较强的,或者有较大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学。课堂里,老师指导小组长在那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让组长带动组员积极讨论,同学之间互相倾听,交流,互相学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最后大家互相启发、补充所学到的内容。

其间,老师也可以走进每个学习小组,认真倾听学生说的内容,参加讨论,并且给予指导,适当点拨,让学生明确交流学习准确内容。节节课里,老师至少要抽出十分钟,让学生讨论,演说,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说话、交往、合作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3.小组分角色朗读

一篇课文讲完后,适合分角色朗读的课文,笔者又会让小组长带领他们小组分角色朗读,再用一节课让他们台上展示。分角色朗读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活动,语文课堂以每个小组的形式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让每个学生在台前展示,同学们是十分喜欢这样的活动。笔者上完《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故事后,觉得这篇课文可以让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表演,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皇帝、大臣、骗子、百姓、小孩等角色性格、情感等,就在下节课让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表演。同学们十分兴奋,个个争先恐后要到台前一试身手,展示个人才能。

分角色朗读,从小组的人员组合-角色的分配-朗读的训练-台上的展示,都是在每组小组长带领下有条不紊中进行,整个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加强了小组成员的合作,学生学会了关注别人,体谅别人的做法。

4.简单的辩论会

如果碰到有争议的问题,笔者会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进行简短的辩论,他们会越辩越明,加强对问题的刨根问底研究精神探究,加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理解。最后,老师给予恰当的评价,评分和奖励。

此外,丰富多彩的小品、情景体验、歌曲都是鲜活的课堂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小组合作,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通过学生课堂的演说,我相信师生间已经达到心与心交流,情与情的碰撞,这是我们想要的真正课堂,也达到了农村学生主动思考的预期效果。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语文课堂演说促进农村中学生主动思考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YQJK206)课题研究成果论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仲文,王永.走向合作成长教育[M].四川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