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

2020-07-17 16:17黄锦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8期
关键词:小组学习学习模式初中生物

黄锦华

【摘要】在新课标教学整体方针的指导下,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学科教学时,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发展,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尤其是针对刚刚接触生物知识的七年级学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快速适应初中学科学习,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因此,本文主要以七年级学生为例,基于2012部审人教版7年级生物教材开展相关的小组合作教学,对相关的合作教学方式进行探究,为生物学科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小组学习;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进行学习,通过制订相关的学习内容,使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分工、互动等方式,在学习过程中相互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之间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高效学习。尤其是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通过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生物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一、结合学生情况建立合作学习模式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高效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直是各个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探讨和摸索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特征等,合理的、因材施教的建立学习小组,使小组学习能够顺利开展。通过合理搭配,使每个生物小组的整体学习水平都比较接近,有助于提高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使小组成员能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在分配相关的小组成员后,通过引入相关的教学内容,提高小组成员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的能力,使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得到有效磨合。在学习“人体的营养”一章节内容时,通过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提高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使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相互之间的默契,为日后学习打下基础。

二、根据教材确定学习任务和内容

为有效提高生物小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相关的学习任务和内容,通过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合作、分工学习等方式,高效地进行小组学习。在布置小组学习任务时,应充分结合生物教材内容展开,通过结合教材大纲内容和教学目的,明确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并综合各个学习小组的基础能力、学习态度以及个性化差异等,为学生布置合理、科学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并提倡小组同学通过利用多媒体手段、查阅资料法、动手实践法等方式,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多元化学习方法完成教师布置的小组学习任务和内容。例如,教师通过讲解事物在消化道中逐渐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相关内容后,通过布置相关的合作学习内容,结合教材知识点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在此探究过程中,可以鼓励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动手实践等方式进行分工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通过制定难度适中、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合作任务,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利用小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通过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分析实验题目、合理分工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前准备效率。同时利用开放性题目,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自己都是设计实验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并鼓励小组成员在实验后根据实验现象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小组成员能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验心得,提高小组成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在学习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一节内容时,教师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引导后,结合教材相关实验,使同学们自发设计“如何减少燃烧热散裝置”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复习教师教学内容,结合课本知识点,通过分工的方式,由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一般的学生完成实验设计过程中和实验准备过程中,通过合作实验的方式,共同探究相关课题,并通过分享小组的实验设计思路,总结实验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提高小组成员的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

四、通过科学的小组合作评价方式提高合作效率

一是教师在开展合作教学过程中,应创建具有目的性的评价体系,通过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合作情况,有机评价学生的合作效率,帮助学生改进相互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方法,提高小组成员的相互学习能力;二是教师应创建一个具有激励性质的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合作积极性,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充满动力,同时鼓励小组中学习成绩偏弱的学习,提高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小组成员能够在激励制度下共同发展,并且通过小组评价机制,提高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使小组成员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学习和进步。例如教师在进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章节教学时,通过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使小组通过实验能够正确掌握激素调节的重要性,通过对小组之间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估,对表现良好的小组进行鼓励等,提高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得到促进。

综上所述,初中教学相比于小学教学而言,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尤其是针对七年级学生而言,作为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还不能准确掌握初中各个学科的学习方法,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钻牛角尖或者死读书等现象。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科,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方法没有完全掌握,导致生物学习效率低下,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结合学生情况建立合作学习模式、根据教材确定学习任务和内容、利用小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以及通过科学的小组合作评价方式提高合作效率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之间的互补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高效的学习生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竞争中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宇光.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17+157.

[2]黄月荷.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9(44):26-27.

猜你喜欢
小组学习学习模式初中生物
新高考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新探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探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