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07-17 02:48张一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口语教学合作学习

[摘 要]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互助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利用教学动态因素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使全体学生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合作学习对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是英语口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组互动学习;口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英语口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事实上,部分学习者即使经过两年或更长时间的英文学习,仍然很难用英文自如地进行表达。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往往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较少有机会参与交流,当他们被要求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他们还是习惯于使用汉语思维,这不可避免会导致一些语用错误,而语言用词和语法准确性的难度,也会损伤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的兴趣和信心。

因此,寻找一种适合学习者的、科学的模式来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师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合作学习模式在许多领域都被证实是有效的。它可以带来积极的结果,如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社交技能、提高学生综合成绩等[1]。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

二、合作学习概述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拉文是合作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将合作学习定义为“学习者以小组形式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学术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2]。我国著名的合作学习研究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体系,旨在促进小组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互助与合作,以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以团体成绩为最终评价标准”[3]。

虽然,不同教育学家对合作学习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其内涵却是共通的,即小组形式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任务是通过共同协作来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

(二)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1. 社会互赖理论

20世纪初,社会互赖理论由心理学家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提出。考夫卡认为,群体是一个动态的整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4]。20世纪30年代,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完善了理論。勒温认为,群体的本质是群体成员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关系使群体成为一个动态的整体。如果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人改变了,其他人也会受到影响并随之改变。这种群体内在的紧张状态可以激发群体成员完成共同目标[5]。

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由瑞士的心里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知识,也不是单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主动地选择和吸收外部信息。

三、合作学习在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国家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远程教育虽是一种借助网络,学习者自主学习程度较高的教育活动,但教学过程依旧是由教师、学生和教育资源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十分重要,尤其在公共英语的口语教学过程中,只有保证各要素之间的有效交流,教学效果和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理论界普遍认为,合作学习包含五大要素: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交互作用、 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和小组自评。而在远程教育公共英语口语教学中,这些要素都是必要的,也是可以实现的。科学地将这些要素组织成学习情境,可以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施,并促使合作学习成为一种长效学习机制。

1. 积极的互赖意味着小组内的成员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联系在一起的,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都对小组最终的成绩有着直接影响。小组成员需要共享他们自己的学习资源,互相帮助,提高自己和整个小组的学习成效。对于远程教育的学习者而言,学习者基础薄弱、存在工学矛盾,个人学习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难以保持,如果在成人学习者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者不仅需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需要为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这种相互之间的互赖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兴趣。

2. 面对面的促进性交互作用是积极互赖的自然结果。它意味着学生通过积极的相互交流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但对于远程教育的学习者而言,往往无法实现传统意义上的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但合作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习者实现另一种层面上的“面对面”交流,即通过网络的交流与互动。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支持,学生可以构建虚拟的网络教室,借助QQ群、微信群等进行学习交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个人责任要求学习者在小组合作中,不能过于依赖他人,要承担一定的小组任务,对小组任务的某一部分负责。在网络学习的环境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分工或者任务认领,明确个人责任,促进小组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感知到自己对小组的贡献,并激励自己发挥更大的团队价值,从而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

4. 为了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共同的目标,个人成员不仅要具备学习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交技能。这些技能可以加强团队学生之间的沟通,增强团队之间的信任,从而有效促进团队协作。由于成人学习者具备更多的社会交际经验,社交技能恰恰是这部分学习者的优势所在。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习者之间加强交流,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5. 小组自评是小组成员之间的自我检视。通过小组自评明确在小组合作中,哪些成员的表现较好,而哪些行为应该规避,以保证小组活动发挥最大价值。科学的小组自评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反思,为小组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正向反馈,这种评价方式往往更重视学生在合作中的贡献度、积极性和参与度等,而非仅仅关注考试结果,这也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相吻合。

在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英语口语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缓解学习者学习中的情感焦虑,建立学习信心;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环境练习口语的机会,他们会对口语学习越来越感兴趣,从而有助于提高口语能力;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生能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反过来也会促进口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综上所述,将合作学习应用于远程公共英语口语教学是必要且有效的。

四、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英语口语的教学对策

在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口语教学中,为避免低效学习现象,全面提升合作学习效果,教师要充分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采用适当的教学对策,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分工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成员互相给予支持、帮助和鼓励,以促进学术进步。鉴于网络学习的特殊性,学生在年龄、知识基础、学习背景、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一是保持组内性别均衡。组员性别不同,思维方式就会有所不同,多角度的分析和处理问题有利于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促进组内有效协作。二是混合知识基础差异。避免知识基础较好的学员和知识基础较差的学员单独成组,以便发挥组内的带动作用,提升学习积极性。三是关注学员性格特点。合理的学习分组中,教师应根据学员的性格特点进行不同的小组分工,如组长、学习委员、监督委员等,以便更好地配合教师教学安排,协调组内关系,保证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二)设计有效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基于英语口语学习本质上还是一种基于任务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尤为重要。在合作学习中,为保证学习效果,教师一般采用以下教学活动。

一是结对思维共享(Think-pair-share)。对于英语口语教学来说,思维共享无疑是最基本的合作学习形式,它奠定了其他复杂型合作学习形式的基础,简单来说,当老师给学员指定任务或提出问题时,学员首先需要自己思考问题并形成初步想法,然后与组内同伴交流彼此的想法。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分析和总结,形成优于个人想法的最终结论。讨论结束后,老师往往会随机选择几名学生对小组讨论的结果作一个简短的陈述,让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在整个过程中,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老师只是倾听者或帮助者,而不是权威管理者。二是角色扮演活动。角色扮演借鉴了戏剧的表现形式,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扮演特定的角色,或者不改變原有身份,通过表演来处理特定的问题。这项活动的意义在于创造一个栩栩如生的情境,让学生在固定情境中对语言进行综合运用,其中语言使用的复杂性包括情绪表达、肢体语言以及临场反应。学习者对角色或任务的认同度越高,对特定情境下语言的运用就会越自如。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语言错误,教师不应该立即打断,而是先进行记录。活动结束后,老师要及时总结学生的优点,同时对学生的语言错误进行指正,对学生下一步的口语学习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三是小组展示。小组展示是在原有的课堂展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需要一个小组中所有的个体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他们将要展示的内容。小组展示通常被用于介绍一个新话题或者对刚学习的内容作整体陈述,小组中不同的成员负责不同的子主题,针对子主题的内容查阅资料,精心准备。所有这些子主题都要经过精心设计,以确保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有所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其所在领域的专家,负责向其他学生传递信息。为了保证展示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小组成员往往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小组成员之间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这对学生英语口语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够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三)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关注个体学习过程

合作学习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建立有效的评价标准,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才能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进展。因此,针对合作学习成果的评价机制,教师应避免以教师为唯一评判者的评价方式,而是建立以学生自评、组内互评与教师总评三种方式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在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首先请学生对自我表现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和改进,然后进行组内互评,通过评价别人以及听取别人评价,汲取他人的优点和经验,从而相互借鉴,共同提升。最终,教师要对小组表现进行整体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过程,不仅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人表现或进步,而且还要考虑学生对小组的贡献,激励个体学生在未来的课堂上更加努力地参与合作学习,促进教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将合作学习应用于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英语口语教学中,组建合理的教学小组、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实现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三大要素之间交流与互动的行之有效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强化其综合素质,保证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Holubec, Edythe & Johnson, David.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M]. Boston: Allyn and Bacon,1998.

[2]Slavin, Robert. E.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edition)[M]. Boston: Allyn & Bacon,1995.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4]Koffka, Kurt. 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1935(47).

[5]Lewin, Kurt. A Dynamic Theory of Personality[M]. New York: McGraw-Hill,1935(79).

[作者简介]张一(1991-),女,河南驻马店人,国家开放大学国际语言文化教学部教学秘书,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

[责任编辑 杨永芳]

猜你喜欢
口语教学合作学习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纪录片为教材的大学口语教学探究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