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策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07-18 15:21赵鸿博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合作学习应用

赵鸿博

摘  要: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体育是高校落实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课程,根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积极引入合作学习策略,为学生的体育素养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本文从合作学习的基本内容出发,根据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对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探究,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升有所借鉴。

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校体育  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6(a)-0076-02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ls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strategies in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introduce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ports literacy.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basic conten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explor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operative learning; College sports; Application

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的引入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示范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协作互助作为参与体育训练,发展体育精神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指导中应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及时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给予学生更多的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学会参与、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互助。

1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1 全面了解学生,科学划分合作小组

在课堂组织构建中,首先,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围绕学生的体育素养,了解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主体需求,并确定科学合理的分组方案;其次,确定小组人数,即各組人数为4~6人,且根据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进行灵活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在小组环境中参与体育训练,完成课程目标;再次,根据性别、体育素养、身体素质、运动爱好等因素,确定小组成员,体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同时为组间竞争提供条件;最后,注重责任划分,根据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确定难度差异的小组任务,促使学生在责任的驱使下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1.2 分析体育课程教学要求,确定合作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驱动各组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在体育课程设计中,应深入分析课程要求,结合体育训练内容,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目标,并围绕目标构建科学可行的体育教学实施策略。例如,在篮球教学训练中,教师围绕行进间单手肩上高手投篮的技术训练要求,从理论、实践及体育精神的角度为学生讲述学习目标;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合作进行课堂训练,并利用组内互动学习优势,纠正各自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推动合作学习任务的落实,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1.3 制定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度参与体育训练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体育运动项目为学生设计合作学习任务,利用任务要求促进学生的深入探究。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利用各个学习小组,安排了战术训练任务,在训练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完成传切配合、掩护配合等战术的学习,并主动学习人盯人防守、进攻人盯人防守,以及区域联防和进攻区域联防,进而在相互合作中完成战术训练要求,以打破个人学习的形式化,实现对篮球运动的深度参与。

1.4 构建课堂展示空间,呈现合作学习成果

合作学习成果的展示既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测,也是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有效方式,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后,应预留一定的课堂时间,利用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展示合作学习成果。例如,在篮球的战术训练中,教师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后,可以通过理论成果展示的方式,引导各组学生表达与讨论,考查学生理论素养;此外,还应利用竞争比赛的方式,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检验各组学生战术配合的实际能力,同时结合展示成果分析学生在篮球战术训练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将成果检验表现在评价中,激励学生进一步开展合作学习。

1.5 科学评价合作学习,激励学生进一步开展合作

在高校体育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以各个小组在达成体育课程目标过程中的整体表现作为评价标准和奖励依据。因此,评价的主体也应从学生个体转变为小组集体,根据合作学习的共同成果,分析各小组的学习过程;在评价方法调整过程中,应将过程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同时兼顾集体学习与个体学习的,协调集体与个体的关系;将学生个体、学习小组引入到评价中来,利用学生自评、小组互相评价等方式呈现更加全面的体育课程教学成果,促进学生在评价中进一步深化合作学习效果。

2  合作学习策略在实践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为学生主体价值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课堂互动,它是建立在一定组织结构基础上的深入互动。但由于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的局限,合作学习策略的落实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应深入分析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并注意以下问题:注意组内成员之间的契合度,最大限度考虑各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平衡,兼顾性别、性格、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元素,控制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做好分工合作指導,避免组内成员之间互相推卸责任,尤其是在体育训练任务的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深入交流体育训练思路与实践方法,提高任务完成度;避免形式化问题,着重强调合作学习的实质性成果,控制训练方向,促使学生进入实质意义的体育训练中来;避免各组出现某些人唱“独角戏”的情况,促使各组学生平等表达自主观点,调动组内成员在体育训练中的平等参与,鼓励学生互动,鼓励学生相互表达意见,推进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体育素养的均衡发展。

3  结语

综上,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价值逐渐得到认可,而教师也应着重强调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在组内互助与组间竞争中实现体育锻炼,提升体育综合素养。但是,在合作学习理念的应用中,教师还应着重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作学习方案,切实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段坤.浅析合作学习策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6):151-152.

[2] 田姗姗.合作学习策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2017,38(4):156,158.

[3] 周英.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世界,2013(10):95-96.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合作学习应用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