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生物教学中的信息化应用探索

2020-07-18 15:40路春强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课型中考体系

路春强

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但在课堂改革中广泛应用并改变课堂结构将是一个重大突破。它将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头脑、手、口等多种器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要动手、动口,还要动脑,实实在在的学习。看书,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找出重难点和知识脉络,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试图解决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记笔记培养了学生的书写能力;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构建知识体系,更能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层次把握更加准确,真真正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中课堂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课型自主预习课。这是辅助以信息化引导,自主学习为主,做笔记构建知识体系,小组内交流,完善笔记,记忆自测,通过自评互评,了解自己学习的水平和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久而久之,外在的压力会变成内动力,学习主动性就能培养起来,学习能力就会提高,学习水平自然会大大提高。

第二种课型:合作展示课。这是初一学生最喜欢的课型。小组内合作交流,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不同的展示形式,如角色扮演,1分钟演讲,小品等形式,然后小组展示抽到的相应问题,通過板演、板图、描述、讲解、举例,在说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应用的过程中,暴露知识漏洞,理解的欠缺或者片面,异组学生点拨,教师点拨,形成对知识更加准确的理解,突破重点难点。检测反馈,学生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掌握,教师也进一步了解了学情。

第三种课型。反馈拓展课。这种课型对生物学科来说是核心课型。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首先构建整个模块的知识体系,课前教师设计大量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学以致用。在中考中实际上纯知识纯记忆性的问题并不很多,大多数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正如陶行之大家所说的: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一部分。离开生活实际,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同空中楼阁。四月份,我们六本书刚刚复习了一本,还有五本书没有复习。如果按此速度进行下去,到六月份中考一轮复习还不能完成,二轮复习和综合练习就没有着落,怎么办?我们象热锅子上的蚂蚁团团转。破罐子破摔,还是破釜沉舟。我们做了最坏的打算,做了最艰苦的努力最科学的设计。我们按照模块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的整体框架,对知识只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还没有细化的情况下,就开始做大量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进入实战演练,然后通过问题巩固知识,符合从实践到理论,先整体后局部的认知规律,打破了以前先复习知识,再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低效学习的方式,效率翻番。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做的最不好的是,学生的自主预习没有落到实处或者说预习非常不充分。老师自认为认真的研究了教材,理清了思路,构建了知识体系,讲得透彻仔细有调理,但因学生没有充足的预习,没有充足的阅读、思考、做笔记、构建知识体系,对知识没有充足的感知,对教师的所谓的有条理的透彻的讲解只能一脸茫然或者说一知半解。反思自己的教学,就是要充分的信任学生,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有不会的问题,不要去接,而是顺势抛给学生,让学生去解答,这节课解决不了,等到下一节课,这样就给部分生物爱好者课下探究的机会,培养了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向有关专业人士学习等多种途径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给他们命名为生物王子。我的口头禅:有问题找他们。这次改革彻底解决了学生预习不充分,给了学生最大的自主权,学生可以充分的预习,充分的展示,最大程度的展示自我,学生也会得到最大的发展.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能撬动地球。主要具体措施如下:

(1)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自测题和反馈检测题,满足不同课型的需要,不同学生的需要。自主预习课的检测题要简单,要具体,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学能力。合作展示课的检测题要突出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理解能力。反馈拓展课的检测题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整理出经典的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和知识构建的问题,进一步理清每年中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理清中考的导向。

(2)精心整理各个模块的思维导图和知识构建,细化到每一章甚至每一节。精心把握生物课程标准的十个核心问题,五十个核心概念。准备好与此有关的微课程资源和相关视频资源。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制作课件和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3)精心准备实物和模型教具。实物和模型教具这是生物课堂最需要的,最直观的最形象的最具体的材料。

教师教学的的能力有无限潜能,通过不断的课改的将教师的热情调动起来无限,希望更多的教师愿意挑战自己,喜欢挑战自己。相信不断尝试与创新,信息化在生物教学中广泛应用一定会结出丰硕成果。

猜你喜欢
课型中考体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创造式课型组合操作体系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关于语文课型研究的几点思考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