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途径的探索

2020-07-20 03:25康忠宝杨凤翔杨积凤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教育

康忠宝 杨凤翔 杨积凤

【摘   要】 高职教育已经转入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新阶段,准确把握职业素养的内涵,客观反映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探索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对于提升农业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农业高职院校;职业素养

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学生的职业素养,这为农业高职院校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对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探索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对于提高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职业素养的内涵意义

1.1  职业素养简要概述

职业素养是职业者在从业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百度职业素养一词,其概念非常宽泛,职业素养(professional quality)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素养包含很多元素,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方面内容。作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核心不在于职业技能方面,而在于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更具体的主要体现在情绪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职业形象与礼仪、自我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

1.2  职业素养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但应该掌握从事工作岗位所需要知识和技术技能,更应该具有从事工作领域的更高职业素质,这样才能更好适应企业工作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意义重大,这涉及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其重大意义在于:第一,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要求。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加强以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具体体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具体体现,为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筑牢坚实基础。第二,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合格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需要。从企业用人的角度来看,企业招聘员工更看重毕业生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等良好的职业素养。第三,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是提升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具备了良好职业素质,就会坚持不懈地学习,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会不断获得进步,从而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发展。

2  职业素养的主要问题

职业素养反映的是职业人的一种综合素质,是职业人对社会职业的了解、态度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需要,企业用人已从数量需求向质量渴求转变,更加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而当前我国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职业认知不足、职业意识不强和职业行为失范等方面。

2.1  职业认知不足

新时代的高职学生成长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日益富裕的时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成果的享受者,是在家长亲人们的全部关爱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很少参加实践活动,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对专业了解不多,对职业了解较少。具体表现为自我认知能力薄弱,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缺乏团队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等。因此,专业的选择多是父母的意愿,即便部分学生是自己的选择,也没有明确的职业认知,存在很大程度的盲目性,专业选择和职业取向跟风,对所选择或期望的职业本身缺乏基本了解,对行业特点、行业要求以及行业发展情况都缺乏分析,同时,高职院校迫于生源不足的招生压力,专业介绍对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的宣传误导,家长、学校、考生多种因素导致学生职业认知盲目混乱,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和职业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客观上也不得而知。

2.2  职业意识不强

新时代的高职学生注重自我,主体意识强,责任意识弱,部分学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自我独立性,忽略集体群体性,集体主义思想淡化,利己思想和行为严重,缺少团结协作和进取精神,不能明确自身责任[2]。大多数高职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认识不足,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为了了解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笔者对当地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显示,有四成以上的高职学生没有做过职业规划,有八成以上的高职学生不清楚自己适合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只有不到二成的高职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有明确规划,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絕大多数学生自我认知严重缺失,对职业性格、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模糊不清,对理想职业与自己的职业素养匹配缺乏认知,期望值过高,存在理想化倾向,追求高工资、大城市、好环境等“高大上”的理想职位,对行业和职业没有形成关心意识。

2.3  职业行为失范

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3]。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只有在工作过程的实践中经过长时间地作用才能形成习惯,要经历由学习到改变再到形成最后变成习惯的过程。新时代的高职学生具有自我意识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弱、网络过度依赖等突出特点,在学校理论学习或专业实践过程中,表现出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不强,不善于合理分配时间,经常出现迟到早退现象;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团队协作,集体观念和大局意识淡泊;不注重职业形象与礼仪,没有吃苦耐劳精神,不善于克服困难,开拓创新能力不强,遇事不知道如何正确解决。特别是在顶岗实习等职业行为中部分学生不能严格执行企业管理制度,自由散漫,不服从安排,表现出重个人意愿轻团队合作,重荣誉利益轻职业道德,重舒适安逸轻辛苦劳作等问题。

3  职业素养的教育策略

3.1  立德树人,坚持全面发展,构建人才培养三位一体育人体系

高职院校要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构建学生道德品质、职业技能和发展潜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把道德品质、发展潜力与职业技能置于同等重要位置,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围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把素质养成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与德育教育和素质训练有机结合,建立起促进全面发展的三位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一直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置于突出位置,构建了“科学定位、协调发展、内涵提升、特色育人”的内涵发展模式,确立了“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技能的人”的育人目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同步提升,涌现出一批黑龙江省道德模范人物和技能标兵,学院在2014—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中位于黑龙江省第一名,毕业生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可。

3.2  引企入校,产教深度融合,搭建职业素养教育企业对接平台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理念和必然选择,职业素养教育离不开深度的校企合作。引企入校是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在企业的生产环境中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始终坚持“没有高水平的校企合作,就没有一流的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总开关和金钥匙,作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根本途径,立足引领性和先进性,坚持高起点选择合作伙伴,搭建职业素养教育校企对接平台,以高度融合的校企合作牵引和带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学院先后引一大批国际国内领军企业入校开展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引进国际农机巨头凯斯·纽荷兰公司建立“校中厂”,引进中兴通讯共建混合所有制中兴通讯电信学院和ICT行业创新基地,引进ABB公司共建工业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和ABB自动化技术培训基地,引进宝马集团实施“宝马售后英才教育项目”,实施教育部主导的中德汽车、德玛吉、中兴3个校企合作办学大项目,各类专业群与行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协同铸魂育人的职业素养教育平台。

3.3  引企入教,注入职业元素,实现职业素养教育对接职业标准

引企入教是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有效途径,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举措。引企入教目的在于引入企业课程体系,推进将职业元素融入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了30项措施意见深化产教融合,支持“引企入教”改革。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通过引进凯斯纽荷兰、宝马集团、中兴通讯、瑞士“ABB”、阿里巴巴等基本覆盖开办专业大类的一批高水平领军合作企业,将凯斯·纽荷兰标准、宝马课程体系、中兴通讯KPI考核管理模式、瑞士ABB技术标准和行业资格证书标准融入到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内容中,贯穿到理论和实践教学各环节,将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全过程,做到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精神培育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和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做事工作的细致性和严谨性,追求工作实践中的精益求精,在培养熟练职业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引企入教改革,也促进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学院70名教师分别获得宝马、凯斯纽荷兰、中兴、华为、西门子等国际大企业培训师资格,技术技能培训能力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3.4  文化引领,打造自主品牌,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

职业素养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活动这个有效载体,培育高职院校自主文化品牌,以文化为引领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在2001年提出学生专业技能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体育节、读书文化节的“四节”校园文化活动模式沿用至今,形成了学校的特有品牌文化,“四节”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了学生苦练技能、创新创造的意识,是弘扬校园文化,展现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舞台,对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修养起到了积极作用。培养了大批具有先进文化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涌现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黑龙江省大学生优秀道德模范、教育部“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文化育人功能发挥,充分展现了学校“科学定位、协调发展、内涵提升、特色育人”的内涵发展模式和“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技能的人”的育人目标,显现了学校文化育人的丰硕成果。

3.5  强化管理,规范日常行为,实施职业素养教育行为考核评价

实施职业素养教育行为考核评价是强化学生管理的有效举措,有助于正确引导高职學生规范日常行为,通过政策激励学生提升职业素养。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制订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学生学业成绩和素质养成情况为考核内容,按照公式SZ= XY×70% +(70分+JF-KF)×30%计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成绩(其中XY为学生每学期学业平均成绩,JF为素质养成加分,KF为素质养成扣分),素质养成加分项目JF从思想品德、技能培养和文体素质三个方面规定了明确加分办法,素质养成扣分项目KF主要从文明守纪方面规定了明确的扣分办法。《办法》还明确规定了考核程序以及具体操作流程。考核结果登入《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成绩单》,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入党和推荐工作的重要依据,毕业时装入学生档案。《办法》的实施,以真实数据量化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素质养成情况,有效教育引导学生不仅重视职业技能的学习训练,更要注重自身职业素质的养成,提高了管理效能,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与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 乾.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科技致富向导》,2011.

[2] 周 晶.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职业技术教育》,2012.

(编辑:李丹)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高职教育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