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酒镇“醉”美东平

2020-07-20 00:39冯静静莫离
茶道 2020年6期
关键词:政和东平白茶

冯静静 莫离

最初对于东平镇的认识,仅停留在“茶乡酒镇”这四个字,知道这里是政和白茶的主产区,知道这里出品的东平老窖驰名海内外。5月“当我们跟随寻访福建最美茶乡采风团的脚步进入这片热土,眼前的一切着实让人到目相看,自然和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茶香与酒香让人沉醉无法自拔。新兴产业在这片土地上崛起,竹木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光伏产业等特色产业让东平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展现出勃勃生机。宜居、宜养、宜业,东平正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让每一位路过的人停下脚步。

寻访福建最美茶乡。见到的是美丽福建、生态福建的生动展示,是自然禀赋欠人工再造后如诗如画的家园。

标杆茶场

凯捷千亩生态园

位于东平村的凯捷生态茶园,核心产区占地3000多亩,2004年开始承包管理,一直是东平乃至政和的标杆茶场。

走访的行程安排在傍晚,当风尘仆仆的我们赶到茶园入口时,便被告知由于茶园太大,到达核心位置需要走上一大段路,于是在大家的一致请求下,大巴车沿着羊肠小道开进了茶园。沿途都是错落有致的茶园风光,不时有摄影师发出“这不错”“不然这里停下吧”的呼吁,但由于是道路狭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交汇,车便径直开往核心区了。

下车的时候,凯捷政和的负责人叶建华带着几位专业的茶艺师走来,“欢迎欢迎,你们看下拍摄有什么需要可以跟我说。”叶建华用最简答的话语给予了我们最大的支持。

茶园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整体开阔、植被繁多、井然有序。经过一番考察,几个摄影师纷纷找到不同位置,将各自的航拍机升起。“这样的茶园拍起来肯定不会让人失望的!”其中一位摄影师操控着航拍机,喃喃自语道。

本着对摄影大师们的信任,我放心地将相机留在包里,跟随叶建华的脚步,听他讲解茶园的建设理念。“凯捷在东平的总基地有1.3万亩,其中的3000亩是指通过GAP认证的高标准生态茶园,其中部分茶园更通过了有机认证。公司作为福建省茶产业技术体系政和综合实验站的承担单位,连续多年开展生态茶园、白茶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研究,是东平镇高标准化茶园的示范基地。”

沿着茶园的爬坡小道,叶建华指着茶园里不同的设备跟我们详细地解说作用,沿途他还时常停下脚步,带我们识别不同品种的茶树。“这里也是品种大观园,虽然主要种植了政和大白、福安大白,但也不乏福鼎大毫、水仙、金萱等品种,不细看很难区别,认真观察就很有意思了。”

此时,穿着深粉旗袍的茶艺师们优雅地穿梭在茶田里,夕阳的斜晖暖暖地洒在她们微笑的脸上,微风轻轻吹动着她们的发梢,画面是如此得安静而美好。

耳畔不由地响起了一首歌:“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愁,统统都吹散……”

示范茶园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这一站的茶园之行是位于凤头村的30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茶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光秃秃、被重修剪去树冠的茶树,这样做法常见于白茶产区,目的是为了改善来年的茶叶品质,提高茶叶产量。

顺着一条蜿蜒的山路往上,两旁树木林立、风景怡人,层层叠叠的山峦高低起伏,环绕茶园。登顶山坡,便可将百亩茶园尽收眼底,一环环错落有致的茶树保持着很宽的间距,山顶与山腰间都披满了植被,山脚则是郁郁葱葱的密林。

山顶微风徐徐拂面,虽阳光强烈,却依然带着山野凉意。茶园里有星散的农户在采茶,当摄影师上前抓拍时,他们大多腼腆地低下头避开。

“这里是一家公司的吗?”一位摄影师扛着大相机走向了此次带队的东平文化站代表邵文峰。

“这片基地算是东平茶园的典型代表,采用的是‘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这片茶园都是农户各家的,由闽峰茶业进行统一管理与收购,这样的模式在东平收效显著,带动了大量的茶农脱贫致富。”邵文峰说道。

原来,东平全镇3.1万人口中有茶农茶商近2万人,农民收入60%以上来自茶叶,茶产业已成为脱贫就业的“绿色银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次到政和,推动农村的脱贫致富,当时他就来这片茶园考察过,楠木林游客服务中心里还留有当时珍贵的照片。”在邵文峰的解说中,大家备觉振奋,纷纷四下环视,开始追寻习总书记当年翻山考察的足迹。

这片茶园主要种植福安大白茶与政和大白茶,因为产量与采摘期的优势,如今政和茶园里种植率最高的便是福安大白。“这里有很多树龄很大的老丛,为了方便采摘,都统一修剪过。不过你们可以蹲下来看看它们的树干,不少直径很大呢,做成的茶滋味厚的很。”难得遇到一个较开朗的茶农,他指着自家的茶树,很自豪地向我们推介起来。

茶园里插了不少黄色的粘虫板,还布有不少防虫灯等设备。5月初,东平镇曾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政和白茶品鉴会,300多业内知名茶人参与此次活动。在品鉴上,知名的茶叶专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前所长陈荣冰便对东平镇的茶园管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道,从东平镇政和白茶品鉴会的参赛茶样中,能明显感受到政和白茶品质的不断进步,这很大一方面要归功于东平镇推行的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有机管理措施。

一杯白茶品质的飞跃,从茶园开始……

荒野茶园

从古茶园到母树茶

这些年,伴随着白茶的火热,“荒野”的概念渐渐进入茶人的视野,当年因无人打理被抛荒的茶树,时下成为白茶里最耀眼的新星。

抵达东平的傍晚便在白之源茶业的体验馆里喝到了荒野古茶与政和大白母树茶。在与普通茶园白茶的对比品鉴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荒野白茶的山野气息,那种透彻的清凉与纯净感,还有贯穿整道的醇厚度,都在茶汤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压轴的大戏:政和大白母树茶,一泡5g的量,行云流水间调动了现场十几个人的味蕾,让大伙尽兴而归。

第二天,大伙带着无比好奇的心情进入古茶园所处的深山,穿过一段密林遮荫、落叶缤纷的碎石小路,我们先到达位于山凹里古茶园,这里交错种植着百来株古茶树,最矮的都有2~3米高,最高的那丛至少7~8米。看到如此大片面积的古树群,大伙都不由地發出“啧啧啧”的惊叹声,有感于茶树的神奇。

“这些老丛的树龄至少都在70年以上,基本都是无人管理的荒野茶树,其中有一部分是原本扎根此处,有一部分则是我从别的山头移植过来的。一株树采不了多少茶叶,每次茶季要往不同的深山里钻半天,实在难以打理,于是便把散落的单株集中过来,稍微集中的便不轻易动土。”白之源茶业的董事长张泽滨跟我们解说道。

不多时,但见一位穿着白衣粉裙的姑娘带着两个穿着同款红色茶人服的小女孩缓缓走来,她们都背着竹篓,跟我们礼貌地示意下,便走到我们的镜头前采茶,很默契地充当起此次采风的“模特”,摄影师们纷纷举起“长枪短炮”定格下最美的瞬间。

看完古茶园,张泽滨又带着我们往大山深处攀爬,参观荒野白茶最原始的环境。这段道路明显难走许多,坡度大、腐质壤肥厚松动,加上刚下雨的山路落满了湿滑的树叶,每一步往上的攀登都需要小心、使劲,没多久大伙就都气喘吁吁,甚至有人想打退堂鼓。“我們没走回头路啦,大家辛苦一下。”张泽滨笑着鼓励我们前进。

结束了一条漫长的向上攀登之路,我们终于迎来了一段较为宽敞的平路,一条落英缤纷、花草铺就如‘地毯”的道路出现在脚边,“地毯”的另一头延伸向两排交错生长的老丛,交叉的枝桠下,斑驳的光影与拱形的树道相映成辉,即像星光大道,恍惚间也有种时光隧道的错觉。

这片荒野茶园分布很广,几株几株的地分散在岩石缝、溪涧边、竹林里,由于湿气较重,很多老丛的树干都长满了青苔。山里的溪流很多,沟壑较大的都铺着木桩小桥,很有味道。下山的时候,我沿途采了几片老丛嫩叶泡在矿泉水里,喝起来带着清幽的花香,很甜美。

走完荒野茶园,我们便驱车前往界溪村岭头,探访此行最为期待的6株政和大白母茶树。据考证,这几株树龄至少有400年,原主人是个高龄的老茶农,这几株老树到她这已经传承数代了。几年前,这几株母树被虔诚的张泽滨发现并向政府申请了保护政策。

绕了一段山村小道便走到了由政府授牌的母树下,母树高约5~6米,郁郁葱葱地长满了新叶,不细看仿佛一片小树林,树干较粗,布满了青苔。四周竹林环绕,除了这几株古树并未见其它成片茶园,衬得几个母树略显“孤单”,但整体的枝条昂扬向上,散发着旺盛十足的生命力。

目前,很多茶区都发现了母树茶,但由于茶树龄的测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无法精确化的母树茶更具备象征意义。这大抵跟人一样,得寻根问祖,追个来处才好。

但不管树龄多大,只要入口过那连绵不绝的茶劲,还是会折服于她那与众不同的古树气息。如此便好,最终都是为了这口好喝的茶汤。

猜你喜欢
政和东平白茶
垦荒
绘本
“防疫指南”
我看郭政和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匠心打造好品质
诗四首——东平之《春》、《夏》、《秋》、《冬》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ddha in China and God in Western Countries
非遗:一本读不完的书
《雪斋文存》一幅提炼浓缩的政和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