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于翰墨 矢志不移

2020-07-20 16:15方建光
名家名作 2020年3期
关键词:行草聊城中国书法家协会

方建光

最早结识陈默兄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临清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并举办的首届书法作品展上,他书写的前言及参展作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数年后他创作的一幅行草自作诗入展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这在当时临清市乃至聊城来说是破天荒的第一人。之后十余年间,其大作先后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重大展览十余次,于1997年在临清率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有多幅作品在国内专业报刊上发表,《聊城日报》聊城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临清电视台等媒体对其进行了专访报道,并于2001年春,在聊城海湘阁成功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在鲁西北书画界产生了轰动效应,一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人物。

陈默兄从艺几余年,硕果累累,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令人艳羡不已。要想更为全面地了解他,诌释其成功的奥秘,不妨让我带你一起走近陈默,洞悉他成功背后的故事……

陈默,1963年生于山东临清。素有“小天津”之称的临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大运河汩汨的乳汁,滋润着这片沃土,巍巍屹立宝塔像一支插入云霄的巨笔,书写着千年古城的文明。唐代学者、音乐家吕才,明代书法家方元涣,明“后七子”文学家谢榛,古筝演奏家金灼南,学界泰斗季羡林,国画大家黑伯龙、张彦青,这些先贤们为运河名城临清,罩上了一层又一层耀眼的光环,营造出一片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受先贤们潜移默化的影响,陈默自幼便对书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其父的引导下,研习国画,从临摹芥子园画谱入手,学习山水、人物、花鸟。兼攻书法,初习体《九成宫醴泉铭》,继习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魏碑《张黑女墓志》,打下了坚实的楷书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始学行草,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迷惘和困惑后,他逐渐意识到,若想在书法创作上有所成就,有所创新,必须深入传统,不然,创作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他以理性的思维重新审视传统,刻苦研究书法理论,并选择“二王”书风为转型目标,系统学习行草笔法,反复锤炼线条的质量。从提按变化的细微处下功夫。他的书斋号也由起初的“戏墨轩”易为“归朴斋”。乃取老子“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之意,可见其意识和志趣的转变。为避免为一家成法所囿,主张转益多师,去粗求精。在历代大师的墨迹中寻觅与自己性情相近的契合点,反复糅合、熔炼,取众家之长来丰富自己的笔墨语言。

从近期他创作的作品中,不难发现他的书法创作已逐渐超于雅逸一格。前几年学黄道园奇崛雄强之势锐减,代之以古雅清纯。字里行间透射出一派温情,一派闲适,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尤其是他写的小字手札形式的作品,更是用笔精到,醇味十足。由此可见其创作心态已渐入佳境,笔法运用日臻成熟,已逐渐形成了温润古雅、简约疏朗的艺术风格。

退笔成冢未足珍,废纸三千始通神。研习书法对于陈默兄来说是业余补趣之事,但其对书法艺术执着的精神,往往是一般从事专业的书家也难以比及的。二十余年来,他深居陋巷,深入浅出,每有余暇,便躲进自己的归朴斋里,或临、或读、或与古人神游,或与今贤对话,濡墨把卷于孤灯之下,忱情致志,沉酣其间,几达废寝之境。

陈默兄年长我十岁,已届不惑之年,其为人忠厚,刚毅木讷,疏于逢迎而不屑于应酬娱嬉,在内涵与静穆中蕴藏着坚毅和旷达,处处表现出一种文人风范。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依然保持著谦谦君子之风,默默地笃守着他的寂寞之道。凭着他孜孜不倦、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一定会创作出更加完美的艺术精品,让我们共同期待,分享他成功的愉悦吧!

陈默简介:

陈默,字若穆,号讷盡,又号不语禅,1963年12月生于山东临清。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齐鲁书画院院士、临清市政协书画联谊会会长、临清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

2001年在聊城海源阁成功举办了“陈默书画艺术展”。有多幅作品在《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艺术》《美术大观》等专业报刊上发表。山东电视台、聊城电视台、《聊城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2008年由华夏文艺出版社出版《陈默书法集》。中国书法家网站于2010年推出了“陈默网络书法艺术展”,受到专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广泛赞誉。

猜你喜欢
行草聊城中国书法家协会
吕金光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Guzheng on people
晚明巨轴行草研究
Discussions about two models to differentiate options
从舞剧《行草》谈舞蹈与书法的融合
田中鹤
刘颖莉
张辉
聊娃儿聊聊城
天下第一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