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诡”意难辨 象“怪”情破碎

2020-07-20 16:15侯素芳
名家名作 2020年3期
关键词:意象

[摘要]李贺《李凭箜篌引》与李凭《箜篌引》无关。诗人选择诡怪意象,焦思苦吟,弹奏的是自己的音乐。诗人的病态心理在意象铺陈中一览无余。

[关键词]意象;诡怪;病态心理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涕竹素女怨,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是古代伶人,善弹箜篌;李贺是唐代诗人,人称“诗鬼”。一首《李凭箜篌引》,二者系于千古。李贺《李凭箜篌引》历来被认为是描写音乐的杰作,与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颍师弹琴》相提并论。正如清人方扶南所言:“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①

李贺描绘的是李凭的音乐?恐怕不是。初读此诗,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不安,一种阴森,甚至一种恐怖和战粟,这种感受令人惶恐。细品诗中意象,谛听千年古音,诗歌的真意缓缓打开,鲜活的李贺跃然纸上。

一、高秋凝云弹箜篌

据《岁华纪丽》:“九月日高秋,亦日暮秋。”②高秋,既是时节,亦是背景。高秋,或秋高气爽,或硕果累累,一般而言充满丰盈而喜悦的感觉。然,诗人笔下的高秋却是“空山”“凝云”,却是“颓不流”!这是何等压抑?这就是整首诗的背景氛围。

在这样一个空旷而萧瑟的深秋,天上的云好像凝固了,流不动了,仿佛能听见江娥的啼哭和素女的哀怨。哦,那是李凭在弹奏他的箜篌。是李凭的演奏使行云凝固不流吗?是李賀在听李凭弹箜篌吗?还是李贺在内心弹奏自己的《箜篌引》?我更倾向于后者。清人陈本礼说李贺根本就没听过李凭弹箜篌。如果确是这样,那么是李贺在想象李凭弹箜篌么?那么诗人就是在描绘他内心的音乐,与李凭无关。一个“颓”字,表达了诗人的心理基凋:颓废、落寞、极端压抑、无处宣泄。

据晋张华《博物志》记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日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尽斑。”③二妃“以涕挥竹”,使“竹尽斑”;然啼哭不足以表达夫君已逝的天塌地陷,二妃终飞身跃人湘江,为伟大的夫君殉情,何等悲怆!

江娥和素女其实就是诗人自己。诗人的苦闷、绝望,诗人的无路可走、焦思苦吟在后面的意象中更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语诡象怪意难辨

“比兴”是自《诗经》就有的传统,它源于人与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的生命共感。借物起兴、托物言志是后世诗,人常用的写法。借何物、言何志都是极有讲究的。且看李贺运筹意象之鬼斧神工。

“昆山玉碎”。“昆山”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产玉之山。前人多认为李贺用“昆山玉碎”来形容乐音的清脆悦耳,但比起白居易“大珠小珠落玉盘”来说,总觉得“昆山玉碎”的代价太大了点。而且在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中“玉”向来是一种美好的字眼,代表纯洁、崇高和神圣。《荀子.子道》中“君子比德于玉”①,《诗经》中比比皆是的“琼瑶”“琼玖”“琼琚”亦是最好的阐泽。在那个久远的时代,“玉”就已经在先民的心目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此后的社会历史进程中,这个传统更是源远流长。用这么美好圣洁的东西碎掉的声音来形容乐音的清脆是不是太残忍了?它在人心灵上引起的惋惜、不适的情感反应,会遮掩人们对“清脆”的体验。它带给人们的是隐隐约约的不快和惋惜。

“凤凰叫”凤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祥和之鸟,据《艺文类聚》第九十卷鸟部上“凤”条引《左传》《列仙传》及《抱朴子》等语可知,人们常用“和鸣”来形容它的声音,以它的出现为吉兆,“龙凤呈祥”表达了人们的这一观念。可是诗人却用“叫”字来形容它的声音,显得过于粗俗和刺耳。诗人用“昆山玉碎”和“凤凰叫”这样怪诞的意象,让人读了觉得不舒服,好像把一朵娇嫩的鲜花碾碎了给人看。那么,诗人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意象?其实,在诗人的笔下,“玉”已不复是“玉”“凤凰”已不复是“凤凰”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诗人在它们身,上寻找的是一种颠覆、毁灭的快感,诗人就是特地要选择这样美好的意象,然后以自己的方式组合。原始意象越美好,诗人那种颠覆的快感就越强烈,诗人以此来宣泄自己内心喷薄欲出的苦闷和压抑。

“芙蓉泣露”。芙蓉,又名芙蕖,俗称荷花,是生活中极常见的一种花,其性高洁。曾经看过满池的荷花,漂亮得令人惊诧!那微微带露的,更让人觉得晶莹剔透!不知诗人为什么偏偏要用“泣”字,但诗人的每一个字都是千锤百炼才写下的!我们只能用心去推敲诗人炼字背后的深意。诚如钱钟书先生《谈艺录》所言:“长吉好用‘啼‘泣等字。以咏草木者,则如《箜篌引》之‘芙蓉泣露香兰笑,《苏小小墓》之‘幽兰露,如啼眼,《伤心行》之‘木叶啼风雨……有如长吉之连篇累牍,强草木使偿泪债者哉。殆亦仆本恨人,此中岁月,都以眼泪洗面耶。”②这让我想起前世是绛珠仙草的林妹妹,或许诗人的前世是一株泣露的荷花?个“泣”字赋予芙蓉以生命,只是这个生命是哽咽的,是悲怆的,诗人从哭泣的芙蓉来最大限度地反观自身。

“香兰笑”。兰花是娴静、优雅的象征。在中国古代,“梅兰竹菊”起被誉为“四君子”,是文人士大夫风雅的表征。它应该是安详的、高洁的、不为外界所动的。可是“香兰笑”就让人觉得突兀:让我不自觉地想起西方名著《笑面人》中那个从小落入人贩子之手、被毁容、面孔好像始终在怪笑的主人公的形象,除了狰狞还有点恐怖。“芙蓉”和“香兰”也都是一种美好的意象,只是又“泣”又“笑”,让人觉得不安和战栗,觉出一种极端的不和谐。

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又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但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忽泣忽笑,哀乐无常,大抵内心绝望、悲苦、压抑的人才会这样吧。

四个意象怪诞、无常、有违常理。诗人把美感意象反其意而用,对现实世界颠覆和重构,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来宣泄情感。怪诞的意象将诗人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病态心理展露无遗。这种病态的心理体验在后面诗句中有更极致的表现。

“石破天惊逗秋雨”。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实在是用心良苦,有功造化。可是诗人偏偏让“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让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不仅让女娲的补天之功毁于一旦,而且颇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逗”字用得调皮,透露出诗人恶意加快意的一种心态。这個世界太压抑了,苦闷无处宣泄,诗人甚至想把天捅个窟窿来透透气?这种肆意破坏的心态或许会让诗人的内心获得暂时的满足。

再看“老鱼跳波瘦蛟舞”“鱼跃”“蛟舞”,本来是一种很有生机的意象,充满生的气息,可是诗人偏言“老鱼”“瘦蛟”,用“老”“瘦”这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老鱼”“瘦蛟”是孱弱的、蹒跚的,它们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是多么荒诞不经!它们“跳”起来、“舞”起来一定极不合时宜,只能是两种极“丑”的意象。诗人为什么偏执于这样一种古怪、异常的意象组合?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诗人的内心和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对立,现实对他来说是荒谬的、不合理的!诗人不能够认同这样一种存在,所以要反抗。诗人以他特有的方式反抗,他主动地背离为社会所承认的种种,嘲笑它、颠覆它,肆意地践踏它,所以才有这些古怪的意象组合。

这还不够,最后两句“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改用静物,进一步烘托诗人内心无处宣泄的情感: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依着桂树,久久地站立,难以人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也不肯离去。诗人内心的绝望和无奈是冲出云霄、梦人神界的。

三、乱世绝望破碎心

诗人的苦闷、焦虑、绝望在自身独特的意象世界里展露无遗。苦闷、焦虑和绝望来自何处?当然跟诗人自身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关。李贺是诗歌天才和病态畸形儿的结合,这种病态是个体和时代造就的。

当代作家史铁生曾经说过,欲望无穷而能力有限,这是人类永恒的困境,痛苦因此而产生。诗人李贺作为一个极端的个案可以恰当地诠释这句话的深意。诗人心比天高,可是他太无力了,它只能逃遁到诗里,在光怪陆离的意象中来寻找一种刺激,来麻痹自己,宣泄自己。

他是唐王朝的裔孙,“唐宗室郑王之后”,这一贵族的出身给予他太多的遐想,他专断而固执地认为:“致身通显并享受与贵公子地位相称的物质待遇,本来就是他与生俱来的一份人身权利。”他的诗歌有很多是描摹五光十色的贵胄宴饮游乐生活的,极尽夸耀之能事,真好像诗人自己也参与在里头,所有的感官都充分扩张开来一样。只是此情此景与诗人的实际生活相差太远了。

诗人生活的德、顺、宪三朝,上承安史之乱,唐代社会的各种矛盾继续深化,统治集团日益腐朽,“永贞革新”县花一现,中唐的政治气氛越来越沉闷闭塞,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落。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参加“永贞革新”,但诗人和“永贞革新”的中心人物王叔文、刘禹锡、韩愈来往较多,诗人对他们的遭遇深表同情,写下了不少诗篇揭露当时的黑暗现实,《李凭箜篌引》就是其中的一首。其实这首诗的政治意义相当明显,“永贞革新”在诗人看来就是女娲补天的伟大创举,以补唐王朝之天,而有志未遂,所赖以补天之已被保守派所破碎,出现一场革新派被贬谪的大秋雨。唐王朝面临的江河日下的颓势带给“唐诸王孙”李贺的只能是烦恼、失望和绝望。大厦将倾,自己将如何安身立命?“二十岁。贺举进士不第,春去长安乐归,有《出城诗》。”《出城诗》云:“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诗人把自己比作经雪摧残的桂花,被弹丸击中的啼乌,受伤的心灵还有什么可依恃的呢?仕途不通,理想破灭,内心受挫,这是诗人内心焦虑和破碎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李贺自身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长相不尽如人意,并且病魔一辈子如影随形。据其诗《巴童答》和李商隐《长吉小传》,可知他“巨鼻”“通眉”“长指抓”两条浓黑粗大的眉毛通连在一起,鼻子又过分肥大,五官的比例可以想象。这样一种近乎丑怪的外在形象,放在以风流倜傥自命的李贺身上,实足以构成一种反讽的效果。况且,李贺终身疾病缠身,病痛和服药是李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在它的很多诗歌中都有体现。“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赠陈商》把诗人在疾病的催逼下那种枯槁、绝望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诗人从外部世界得到那么多的痛苦,身体又是这么羸弱、不堪一击,好像诗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领略生存的烦躁和苦闷。他内心太苦了,所以才这么执着地去追求一种反常的意象,一种近乎绚烂、近乎荒诞的美感。

从小在母亲的呵护下长大,养成了幼稚、脆弱的性格、认不清现实,也认不清自己,愤世嫉俗而又孤芳自赏,一辈子生活在这种煎熬、焦虑和破碎之中,这就是李贺。李贺临终之时,仿佛看到一位身着绯衣、驾赤虬车的人从天而降,请他去为天帝新建的白玉楼写《白玉楼记》。在死亡的沉沦与挣扎中,李贺如啼血的杜鹃,吟出了生命的绝唱。

作者简介:侯素芳,女,汉族,籍贯河南济源。现就职于浙江树人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文献、图书馆学。

作者单位:浙江树人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

注释:

①李贺:《李贺诗歌集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96页。

②(唐)韩鄂撰:《岁华纪丽》,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6页。

③(西晋)张华:《博物志·史补》,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①(战国)荀况著,刘建生编译:《荀子精解》,海潮出版社,2012年版,第471页。

②钱钟书:《谈艺录》,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135页。

猜你喜欢
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借用思维导图学习古诗词系列之一——意象篇
朦胧意象
意象花园
来自林间的风
抓住古诗词教学的核心:解读意象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