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概念的引入

2020-07-21 08:14花文娟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探讨小学数学

花文娟

摘要:现代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教学方法也要日新月异,古板的教学思路已经不能很好的跟上时代的潮流,所以需要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则是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新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都占有重要比例。数学的理论抽象,新概念的引入是教学的第一步。总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概念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取得成效的重要动力。而所有的教学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如何选择方法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本文对小学数学新概念的引入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概念引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9-0161-01

引入新概念,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引入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搞好概念教学,为学生形成新的数学概念作好准备。概念引入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从复习旧知识引入新概念

这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中,概念与概念之间,往往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除了少数“起始概念”以外,基本上都是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比较、引伸或添加新的属性,便可引入新概念。

1.1 当新概念与旧概念本质相同,形式上相异时,可采用类比方法引入。如:整数和小数的笔算法则都是被十进制的规律制约,所以整数加减法法则可类比推到小数加、减法中,在小数加、减法的新授课中,可先让学生做整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如185+216、58-14,然后过渡到18.5+21.6、5.6-1.4这样的小数加减法,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中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更好地理解小数加、减法法则。为了克服学生学习整数加、减中的思维定势,还可以设计一组改错题,使学生更清楚认识小数加减法则。

1.2 当新旧概念联系十分紧密时,可以从旧概念中引出新概念。如,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就是通过它们各有的因数来划分的,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复习因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找出1、2、3、6、9、12等自然数的所有的因数,再引导观察、比较,看它们可分为几类,通过分析可得如下三类:

(1)如2、3,只有因数1和它本身,这样的自然数是质数。

(2)如6、9、12,除了有因数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它的因数,这样的自然数是合数。

(3)如1,只有因数1,这样的自然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3 当新旧概念具有属种关系时,可通过在旧概念的基础上增添种差——类特征,即可导出新的概念,如要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几个数公有的”这一特征,即可导出公因数与公倍数的概念;再如,在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一个角是直角”这一特征即可导出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等等。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只需对新的概念的内涵作简要说明,学生即可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

2.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新概念

2.1 可由数学运算引入。数学概念一般与数学运算密切联系,它们的本质属性常表现为运算的结果具有某些特征,可通过计算来引入的。例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教材就是通过计算来引入的。先让学生计算10÷3,70.7÷33,在计算中,学生感到这两个除法除不尽,可以无限地进行,同时小数部分的数字重复出现,这时,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特征有了感性认识,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征:①认识循环小数的位数是无限的,可用省略号表示。②其次要认识到小数部分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依次不断”的含义,还可以举一些例子让学生观察、判断,这样引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能顺利认识无限小数的特征,正确掌握新概念。

2.2 利用数学原型引入,数学原型是指某一数学概念的最初的实际事物或教具模型,在小学数学中.可利用学生熟悉的数学原型,在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而抛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把事物的本质属性集中起来,就形成数学概念。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s=πr2,单凭讲解学生难以理解,而通过模型演示,把求圆的面积转化成求长方形的面积(这里长方形就是数学原型),这样就容易掌握、记忆。数学原型的选择一定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要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过程。

3.组织有关感性活动引入新概念

3.1 采用直观教具、模型、图片等学生熟悉的事物。如平行线的概念,可从练习本上的横线,课本的两条对边,黑板的两条边,火车的轨道等实物或图片引出。

3.2 动手操作学具,如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可通过让学生剪、拼、摆,把平行四边形变成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使学生看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长,它的高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宽,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操作,有目的地就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新概念教学中,应当以感性材料为主,从学生日常能够接触到的事物基础,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和归纳。在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用方法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学生善于观察,才可能形成正确的、全面的感性认识,为抽象概括、形成概念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史彥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简论[J].奋斗,2018(7):117-118.

[2]罗花南等.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创新[J].科教导刊,2017(20):66-67.

[3]孙平等.小学数学课堂教法法研究[J].数学研究,2017,25(6):112-113.

猜你喜欢
探讨小学数学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