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疑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20-07-21 08:14刘文超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

刘文超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各种新型教育教学手段逐渐被运用于各科教学中。化学是初中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设疑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以疑问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巧妙设疑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巧妙设疑;初中化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9-0206-01

在素质教育当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还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依然有很多初中化学教师更加重视知识点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感不强,质疑能力也很难被激发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还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将巧妙设疑引入到课堂当中,通过巧妙设疑来调动学生参与感和求知欲,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和思考,学生学习效率与积极性也会随之提升。

1.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运用时间较长,对我国各阶段的教育影响都比较大,因此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包括:其一,教师对学生质疑能力培养不重视。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主要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为主,而当前很多教师也沿用了以前的教学思想,将大多数注意力都放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之上,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多有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对化学知识认识和理解不透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受到严重影响[1]。其二,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化学是初中一门新增加的科目,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学习化学,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出现迷茫、不知所措等情况,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会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后续活动的开展。

2.巧妙设疑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2.1 在课堂导入中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初中化学教师想要利用巧妙设疑来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就需要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将巧妙设疑应用到课堂导入当中,通过课堂导入来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出来,从而更好的引出新课,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2]。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导入中设疑时,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免设计的疑问与教学内容脱节,从而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在上课前,还需要积极做好各种课堂准备,包括备课、教学活动设计等等,保证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出来。

例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备”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做一个二氧化碳制备的实验,首先,先将一个集气瓶用毛玻璃盖住,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里面装了什么?”一部分学生会说里面什么都没有装,是空的;另外一部分学生则会说里面装了一些气体。不管哪种答案,学生的积极性都会被调动起来,这时候,教師再顺着学生的回答,进行下一步的提问,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新课讲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2.2 在重点难点知识点教学中巧妙设疑。

化学是一门典型的理科性学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推理能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也需要充分掌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将巧妙设疑应用到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当中,通过有效设疑,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3]。通过设疑能够将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化为更加简单的分层形式,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此外,通过有效的设疑,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常见的盐”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给学生展示碱水馒头的故事情境,即发酵过度的馒头通过加碱水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帮助消除馒头的酸味。熟悉的生活情境能够让拉近学生与化学知识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好奇心将会被大大的激发出来,在生活化的情境当中,再引导学生来进行盐性质的探究,难度也会大大降低,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2.3 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引入分层设疑。

每一位学生由于性格、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不同,本身存在比较大的个性化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显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想要利用巧妙设疑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时候,还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将分层设疑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保证问题的层次性。此外,同一个问题也可以利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述出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同时,教师还需要控制到问题的难易度,并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才能将设疑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例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关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铁与硫酸铜反应相关知识,然后设计问题,类似“同学们仔细观察硫酸铜与铁反应的现象,能不能写出化学方程式?这个反应当中,固体与溶液的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分层设计问题,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需求,保证教学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疑的方式,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婷.巧妙设疑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1):159-160.

[2]秦季燕.巧设疑,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精彩不断[J].基础教育论坛,2015,34(9X):57.

[3]廖丽欢.探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6,02(005):P.117.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