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背景下汽车修理类专业技能教学策略研究

2020-07-23 06:17蒋红枫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技能教学优化策略

蒋红枫

摘要:实行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健全中等职业学校质量评价体系,是改革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分析江苏省中职学考与汽修类专业技能教学情况以及比较学考前后技能教学后发现,在技能教学管理、学考与教学对接、技能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衔接、信息化资源应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技能教学;中职学考;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5C-0026-04

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下文简称“学考”),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完善育人机制和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改革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保证教学质量,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一、江苏省中职学考汽修类专业技能考试情况分析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意见》(苏教职〔2018〕9号)等要求,江苏省2019年中职学考基本技能考试所面向的专业类由2018年首考的11个专业类增加到28个专业类,其中涉及汽车修理类的专业有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制造与检修、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汽车车身修复和汽车美容与装潢5个专业,覆盖了汽车修理类专业中机电和非机电2个方向。

(一)学考类型

汽车修理类专业技能考试学考类型,按专业方向分机电方向和非机电方向,按考试方式分现场实操考试和信息化综合实训平台考试两种。不同的专业方向,考试项目、项目选择和考试时间有所不同。各类型情况如表1所示。

(二)考点分布

学考考点按全省13个市分布,根据各地区学生总数,建设不同数量的标准化考点。考点是依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有关文件精神建设并通过验收。2019年的考点由2018年的29个增加到38个。

(三)考试内容类型

2018年,将技能教学内容划分为通用技能、专项技能和岗位实践三种类型。

省学考基本技能考试大纲要求以本专业类别中各专业的通用技能、岗位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共性内容为主要考核内容,因此,学考考核范围按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考核共性的通用技能,其涉及的考试项目可见上述现状分析第一条的表述;同时兼顾考核学生对维修资料的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前期准备和安全检查的能力,以及执行规范和环保等职业素养。

(四)工位

按照省技能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要求,汽车修理类专业的现场实操和信息化综合实训平台的工位设置要求如表2所示。

二、实施学考前后专业技能教学情况比较

(一)基于标准的比较

实施学考前,汽车修理类专业的标准包括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部分专业)、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标准(部分课程)。实施学考后,又增加了所有专业的标准,包括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教学标准(试行)、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基本技能考试大纲(试行)、技能考点建设标准(试行),同时也补充了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下文均简称“标准”)。

相比较,实施学考前,江苏省的标准主要针对汽车修理类3个典型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制造与检修和汽车车身修复,而且标准的种类只有2个。实施学考后,标准完全覆盖了所有专业,种类也丰富、细化。专业技能教学需要遵循标准,所以,对接汽车维修行业岗位群,各个专业的技能教学都需要对应的标准,对学生因材施教,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基于实施的比较

从教学方法比较,实施学考前,技能教学独立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几乎没有信息化综合实训;实施学考后,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应用信息化综合实训平台辅助教学。但是,双师型教师、设施设备和实训工位的配备都欠缺。

从实施要求比较,实施学考前,按照课程体系中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实施;实施学考后,将这3类课程与技能学习领域的通用技能、专项技能和岗位实践贯通。

从技能教学评价比较,实施学考前,学校的常规考核、全省的技能抽测(10%的学生)和职业资格鉴定,都采用现场实际操作考核;实施学考后,将技能抽测改成了学考,而且全体学生参加,采用现场实际操作考核和信息化综合实训平台考核。

所以,实施学考后的技能教学更能满足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机制。

(三)2019年学考情况

2019年,全省学考汽车修理类专业基本技能考试以机电方向的现场实操考试为例,考試属于过程性考核,由每个考评员根据学生操作过程和记录单的完成情况现场评分。统计显示,该项考试及格率为82.1%,优秀率43.12%,49分及以下占比达14.4%。

考试结果表明,技能考试及格率不高,而且低分的占比相当高。调查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基本技能教学没有落实,有些学生没有经过实操训练,只是通过视频学习,甚至有些学生连技能考试的内容都不知道;二是基本职业素养不够,有些学生不会查阅维修资料,不会正确使用工具拆装零部件,不会正确使用量具检测、读数和填写记录单。

(四)学考与技能教学情况

为了调查江苏省学考背景下的汽车修理类专业技能教学的实施成效,课题组基于江苏实践模式,进行问卷调查。以学考与技能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例,统计分析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省开设汽车修理类专业的中职学校实训设备不能满足技能教学需要的问题突出,设施设备配套不平衡问题比较严重。技能教学需要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必须建设高水平的实训基地,科学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另外4个问题也比较突出,凸显出技能教学管理问题、学考与教学对接问题、技能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衔接问题和信息化资源应用问题,困扰了技能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阻碍了学生的成长。

三、学考背景下汽修专业类技能教学优化策略

(一)解决技能教学管理问题

随着学考在全省分批、分专业类推进,有必要组织专家分专业类对标准做详细的解读,从贯标、学标,到用标落地实施。引入绩效考核机制,以学考与专业建设挂钩,优化专业设置,倒逼中职学校在技能教学管理上做实、做细,真正推进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实行,进一步提高技能教学管理水平。

(二)解决师资与设施设备配套不平衡问题

技能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既要能示范指导学生技能学习,又要能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考内容,还要具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因此,急需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聚焦“1+X”证书制度,提高教学基本功、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能力。既要鼓励专业教师个体发展,又要着力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特别要吸纳企业高技能人才到学校担任技能教学的实践导师,既教学生职业岗位技能,又为专业教师示范操作,提高整体技能水平。

2019年省教育廳颁布的《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的评估指标》中确定了省学考技能考试考点建设设备的要求,并对验收合格的现代化实训基地配套设置专项资金。建议在发放专项资金的政策上,考虑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向苏中、苏北等地区倾斜,加快所在地中职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中职学校要考虑生均基地建筑面积和生均仪器设备值等指标,合理设置招生规模,保证技能教学质量。另外,中职学校要主动寻求行业企业支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优化设施设备配置。

(三)解决学考与教学对接问题

学考是面向全体中职学生的合格性考试,对口单招考试是选拔性考试。合格性考试主要考核通用技能,而选拔性考试在通用技能考核的基础上再增加专项技能考核。汽车修理类专业对接升学的学考目前还没实行,中职学校在技能教学过程中,需要打破以考定教的思维定式,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把握好技能教学的量和度。

汽车修理类专业技能考试考纲是依据标准制订的。以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的学生参加机电方向技能考试为例,2019年发布省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性方案征求意见,技能教学标准(试行)2018年颁布,之间有一定的脱节。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快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满足技能教学的需求。中职学校可以参照机电方向其他两个专业,制订本校教学计划,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特点,编写技能教学内容与要求,并注意技能教学的知识、技能与技能考试的要求之间的对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两种学考方式要求技能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符合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对教学方式的要求。中职学校要搭建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现场实操与虚拟仿真对接平台,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知行合一,组织实施技能教学。

(四)解决技能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内容衔接问题

专业技能教学承担着学业教学和职业技能等级评定任务,学考是对学业教学质量的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评定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资格是从事某一专业所具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标准;“1+X”证书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事实上,三者关系并非割裂,它们在人才培养目标、培训模式、教学质量、学生发展前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以至于解决好衔接问题可以发挥很好的导向作用。为此,应平等对待学考和职业技能等级评定,将教学内容解构和重构,分阶段,以模块化学习任务有机嵌入技能教学中。

(五)解决信息化资源应用问题

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建设数字化技能教室,配套有关技能教学的信息化综合实训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势在必行。首先,教师从意识上要重视信息化技术在技能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实际操作与虚拟仿真的关系;其次,学校要制订信息化教学实施计划,引入驱动机制,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和处理能力;最后,学校要通过校企合作优化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为师生提供优质资源,教师在合作中锻炼实践指导能力,提高技能训练效率。

学考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是江苏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容之一。汽车修理类专业技能考试需要技能教学的有力支撑,更需要技能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培养具有过硬专业技能、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责任编辑:冯志军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udents academic proficiency test syste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re an urgent need to reform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s with technical skills. After analyzing the teaching situations of Automobile repair professional skill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comparing the teaching situ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academic proficiency test, some problems are found in skills teaching management, coherence of the test and teaching, connection between skills teaching and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skills teach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academic proficiency test;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猜你喜欢
技能教学优化策略
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教授及交际技能教学的实践研究
从“人文”的角度谈高考美术技能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PBL教学法在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