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初探

2020-07-24 02:15孙卫华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整本书小说

孙卫华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从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加入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小说整体书阅读的深层阅读,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第一,梳理故事情节。

梳理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挖掘现实因素。这是对小说进行基本的梳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的阅读体验是感性的、破碎的,也是极易消逝的,如不及时捕捉,就会影响后续对文本的深入探究。

在上第一次整本书阅读课之前,可先安排一节导读课,指导学生了解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如何做读书笔记以及小说阅读的五个层次。利用主题班会、读书交流会、辩论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时上给予一定的阅读支持,重点要求学生及时做好读书笔记。从实际效果来看,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摘抄与批注。除了摘抄小说中的精彩片段外,随文批注是积累阅读过程性体验的主要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对文章中的人物、某个片段、句子等进行解释性、分析性、评价性点评,把自己内隐的阅读体验用文字外显出来,为深入阅读打好基础。

二是质疑与问难。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思想的碰撞,可以以小组合作讨论或者读书汇报等形式,激发学生们深度思考,发现问题,并在头脑风暴中关注对方提出的问题,深入文本进而解决问题。

三是提炼与概括。长篇小说时空跨度大,人物关系复杂,社会现实多重,提炼与概括主要内容,可以让学生快速全面地把握小说的整体格局。

第二,探究人物,深化理解。

人物是阅读小说的核心要素,分成读书小组,构建人物专题研究,划分主次人物,可自由组合人物进行对比研究,深入探究人物不同命运的原因。在课堂上,再由各组选择代表将所得成果向大家展示,并提供互相探讨的空间,学生的思维被激发,阅读的深层体验也就随之而来。

第三,理解技巧,提升认识。

小说阅读除了关注“写什么”,也要关注“如何写”。作为高中生,更应理性阅读,体会小说表达技巧的精妙。教师可联系课内文本,迁移鉴赏,由认知到实践,引导学生用课本的学习经验支撑和促进整本书的阅读。

新时代高考形势下,高考语文阅读量提升,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及阅读积累。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整本書阅读,这样的研究方法就显得非常有现实的意义。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整本书小说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论语》整本书阅读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倾斜(小说)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