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饼卷韭菜鸡蛋

2020-07-24 14:16林毅
走向世界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一盘菜烙饼炒鸡蛋

林毅

在我的老家鲁东南一带,有一道美食一单饼卷韭菜鸡蛋。现在看就是一道家常便饭,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那个吃不饱穿不暖,一开春就缺粮的年月里,谁要是在家或走亲访友,吃上单饼卷韭菜鸡蛋,要么是殷实家庭,要么是享贵客待遇,能谝好几天。

单饼因其单薄如纸而得名。烙这种饼要用“死面”,也就是不用老面头发面,比包水饺的面还要软一点。和面需用温水,揉成面团后,放在面案上饧十几分钟。这个时候也不能闲着,支好鏊子,准备烙饼的家什儿。那时少有专门烙饼的鳌子,找一口废弃的农家大锅,砸出直径50公分左右的圆形,到小河里把锅灰擦洗打磨干净,就成了烙饼的鏊子。用砖头垫3个支点,把鏊子扣上就行。只是平常炒菜是用锅的凹面,烙饼是用锅的凸面,也就是把锅翻过来用。

烙饼不能用急火大火,文火最好,这样烙出来的单饼柔软不发干。每到家里烙单饼时,我就会蹲在鏊子旁,两眼紧盯着娘手里的单饼,看到饼两面都鼓起鱼纹泡,小手就牵着娘的衣襟来回拽拉。娘知道我的用意,微笑着用一只手敲敲我的小脑瓜,撕一块饼给我说:“小馋猫,等你爷上坡(下地)回来一块吃。”此时,我已馋得口水流下来,两手在衣服上一摩擦,接过饼就咬。刚刚出锅的饼,咽到肚里,烫的心口疼,眼睛里都噙着泪水,还是大口嚼着。娘疼爱地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娘烙饼从不需要别人打手,鳌子上放单饼的空儿,就再擀下一一张,這样轮回不长时间,就烙够一家人的。在实行大包干以前,公社经常有到村里指导工作的干部,那时都是到社员家派饭。每人一顿饭,大队给2斤小麦。时间长了,公社来的同志,都主动点名到我家。这些人说:“林大嫂擀的单饼卷韭菜鸡蛋,再加上小米稀饭和萝卜咸菜,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韭菜炒鸡蛋,尤以春季的韭菜为佳。经过一个冬季的孕育,韭苗见了春风,憋着劲地长。不几天由红芽变绿叶,割上一把,韭味扑鼻而来嫩的出水,让人不舍得多割。好在时间不长,又会冒出。娘从蛋窝里,摸出两个鸡蛋,这就成了一盘菜。翡翠般的韭绿,配上土鸡蛋的金黄和雪白,明艳悦目,鲜香诱人,让人口水直流。即使再挑食的人,也会食欲大开。那时,家里孩子多,吃这道菜时,都不敢走神,扭头的工夫,一盘菜就扫光。打个饱嗝,呵呵,那叫舒坦。

韭菜炒鸡蛋这道菜偷吃不了,韭菜味能香飘半个村庄。有从房前屋后路过的村民,会不自觉地深吸一口气,咽一口唾沫自语道:“嗯,韭炒鸡蛋,看来这户人家有客,真香!”

我有一位本家爷爷,幼时读过私塾,算是一位老学究。年景不好的某一年,家里来了两位客人。奶奶倒过来面罐才凑出四个单饼的面,那天中午爷爷和客人一人一张饼后,盛饭的笸箩里就剩一张饼了。爷爷先放下筷子,然后把剩下的饼一分为二,递给客人说:“我年纪大了,吃不多,你们年轻,塞也要把这个饼塞上它”。听说主家让塞了,谁还好意思吃,两位客人忙说吃饱了吃饱了,赶紧放下筷子。直到现在,我们那儿请客,主人劝客人用餐时还会说这句话,然后宾客都会开心大笑。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单饼卷韭菜鸡蛋这道美食,在餐桌上已很少见。偶尔在一些农家乐还能吃到,但那都是机器做的,吃不出那个味。此时,我明白了,小时候那诱人的香味,其实是娘的味道。而今,对我而言,这种味道,只好在记忆中寻找了……

猜你喜欢
一盘菜烙饼炒鸡蛋
故宫与“番茄炒鸡蛋”的配色
怀念烙饼
透视:鸡蛋有几个
烙饼
一起吃中餐更易达成协议
给妈妈的惊喜
“炒鸡蛋”来了
神回复
哦!斜杠青年
老林的美国创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