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在广州

2020-07-26 14:25陈晓平
同舟共进 2020年7期
关键词:郑观应广州广东

陈晓平

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籍贯广东香山,曾居于澳门、上海,相形之下,他在广州的活动较乏人关注。事实上,郑观应在广州直接参与了中法战争,提出最早的“西体中用”论,创办开平煤矿粤局、广东工艺院,推动慈善事业近代化,这些都是他一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加中法战争

1881年,郑观应出任上海中国电报局总办。次年,李鸿章丁忧回籍,淮系大将张树声以两广总督署理直隶总督,北上路过上海,召见郑观应,对电报业务有所咨询。郑观应趁机呈递《上粤督张振帅论政治书》,痛陈用人之道必须有新思维,比如各省洋务委员(相当于外事办官员)必须“西文法政学堂毕业”,懂得援引國际法与外国进行交涉,对于列强的无理要求“不必迁让”,这样才能维护中国国体与利益。(《郑观应集》下册)

1884年3月15日,郑观应受湘军名将、兵部尚书彭玉麟之邀,从上海来到广州参与抗法战争,“会办湘军营务处”,也即担任彭玉麟的“副参谋长”。3月17日,两广总督张树声派郑观应前往香港与港督交涉,将被港府扣押的25尊克虏伯大炮提回广州。3月21日,张树声视察广东电报局,特地请郑观应陪同。香港《循环日报》1884年3月24日)

自6月11日起,郑观应受命潜往越南西贡、金边、泰国、新加坡、槟榔屿等地,刺探法军情报,联络泰国政要,谋划与泰国结盟,从背后袭击法军占领的越南西贡。这个奇袭计划最终未能实现。他于8月12日回到广州,继续辅佐彭玉麟、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张树声,为抗法战争服务。郑观应将此行经历写成了《南游日记》(《郑观应集》上册),并向朝廷呈递《奏折南洋藩服通商折》《请设南洋领事片》,提请清廷注意经略东南亚,建议承认原“藩属国”暹罗、缅甸为平等之国,在南洋各岛遍设领事、保护华侨、发展商务,以抵制英、法殖民势力。

较早前的7月8日,张之洞来到广州上任。张树声卸任后继续办理军务,不久后于10月26日在黄埔行馆去世。张树声去世后,郑观应受张之洞派遣,到香港组织秘密援台军事。这一阶段他具体的工作详情,此前几乎无人知晓。当时,法国封锁台湾海峡,台湾情况危急,张之洞拟派潮州总兵方耀所部五营队伍援台,计划租雇外国轮船,从汕头、厦门秘密开行,避开法军封锁线,接济守卫台湾的刘铭传。按照最初计划,一旦租到轮船,郑观应马上前往汕头随军出发,但这个计划最终没有实现。

1885年1月4日,郑观应潜抵香港,寓居泰安栈,随即委托船务商人张廷桢联系,不久打听到有一艘德国轮船可载600人,航速每小时30里,吃水15尺,每月租价3200元,煤炭费、引水费另计,附加条件是,万一被法军击毁、捕获,应赔偿船主8万元,赔偿金须提前存入银行,由银行出具担保书。张之洞不愿接受这个担保条件。由于方耀的援台部队仍需整训,郑观应未能立刻赴汕,一直待在香港多方联系船只。由于局势变幻莫测,张之洞不时提出新的要求,船主也不断调整条件,有些船只不能短期内到港,多数已到港者又不能久等,双方来往电报有数十封之多,逐渐远离了最初的计划,郑观应被迫在香港住了超过3个月。4月14日,他仍从香港向张之洞发电报,告知阿富汗与俄国开仗的消息。(《张文襄公(未刊)电稿》)

郑观应在太古洋行当买办时,曾为杨桂轩担保,后来杨氏亏欠洋行4万多元,郑观应遭太古洋行控告,被香港法庭羁留,时间不是学者夏东元先生说的“1885年1月7日之后几天”,而应该在2月。2月11日,郑观应发电报给张之洞称:“粗雇三船均有头绪,惟现因封港,暂不能办。应近患寒热,且有友人前在太古亏空迫代清理,乞赏假十日。应禀。”(《张文襄公(未刊)电稿》)此次被太古逼债,加上上海织布局挪用资金问题,让郑观应落入人生低谷,后得亲友力助清偿,“脱累归里”,回到澳门养病,开始《盛世危言》的写作。

担任开平煤局粤局总办

1890年秋,郑观应“到羊城就医,仍杜门静养”。次年3月,挚友唐廷枢、徐润因公到广州,与郑观应欢聚。唐廷枢既是轮船招商局的灵魂人物,也是开平矿务局的创始人,任职总办。位于河北唐山的开平矿务局(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的机械采矿企业。考虑到广东官轮船、广东钱局等需用煤炭数量甚多,唐廷枢为照顾郑观应,提议让他担任开平煤局粤局(广东分局)总办,随即禀明李鸿章,得到批准。

郑观应受委任后,即开始择地建设办公楼、栈房、码头、储煤场,用“广州城南地基公司”名义出面征地。公司向南海县绅士林桐芳(榜眼林彭年之弟)购买广州鸡翼城(清两广总督佟养甲为加强城防,于1647年在明城墙南边东西两端分别修筑一道城墙。这道城墙直抵珠江边,因状如鸡翼,又称鸡翼城或雁翅城——编者注)外已纳税海坦地100多亩,同时征收江边溢坦(新冲积河滩)。这些溢坦原则上属于“官荒”(无主荒地),在官府不使用时,默许疍家人(船户)占用,他们在河滩上搭盖寮棚,用于居住或存放物品。公司征地时,船户闹事,不得不请番禺县派兵弹压。附近铺户、居民担心在旁边建设堆煤场会有危险,纷纷抗议,聚讼不断。郑观应本来以为出钱买地十分简单,没想到枝节繁多,闹到焦头烂额。

8月23日,开始动工兴建开平粤局各项设施,以老隆外街以西、侨商街以东、侨商横街以南一带为办公处所,八旗二马路以南到八旗会馆以西为栈房、码头。郑观应最终建成了能容纳1万吨煤的储煤场。

1892年暮春,郑观应在“广州居易山房”写成《盛世危言》自序,表明这部不朽名著的初稿正是在广州完成。这一年秋天,唐廷枢去世,郑观应重入招商局,再次离开广州。

郑观应第三次到广州工作,已在11年后。1903年8月,他从广西重返羊城,出任粤汉铁路广东购地局总办。这个职务原本由“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振勋(张弼士)担任,张氏奉召进京,推荐郑观应接任。张振勋原在广州靖海门外建成了一连五间骑楼,开设“张裕安堂”药店,粤汉铁路购地局也在此办公。这座骑楼位于今靖海路1—9号,总体尚属完好。由于开平煤局粤局建筑后来都被拆除重建,靖海路1—9号骑楼是仅存的见证郑观应广州经历的原真建筑物,若能公布为文物加以修葺保护,将为广州这个岭南文化中心地增加历史厚度。

这次郑观应在广州一直工作到1907年,其间领导了1905年抵制美国华工禁约运动,成功协助组织了粤汉铁路招股。

创办广东工艺院

郑观应身上有众多标签,买办、洋务企业家、文学家、教育家、维新思想家,等等。实际上,他也是近代一位十分重要的慈善家。郑观应在慈善方面的地位,不止表现在多次领衔募集善款救济各省灾民,参与创办天津广仁堂等慈善机构,更重要的是,他系统提出“养教并重”的近代慈善思想,并加以實施。他亲手创办的广东工艺院,集慈善收养、职业技术教育、工艺革新于一身,其后更发展成为广东重要的工科院校,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

郑观应从早年开始就对贫民子弟失业、沦为流民乞丐寄予深切同情,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在收容后施以实用技能教育,使之能够“自养”。在1873年出版的《救时揭要》一书中,郑观应提出:令各省富绅捐助不足,每省设一栖流局。拣举能员立为总办,广置田产,大屋千门,收无赖乞丐,或使之耕,或使之织。虽跛脚、盲目,亦有所司,称其力之相宜,俾令自食其力。”(《郑观应集》上册)这种主张注重的是通过教育培训,让流民学到一技之长,自食其力,跟以往官府收养少量流民后按最低标准养活的消极做法相比,体现了强烈的近代慈善精神。1878年,郑观应参与创办的天津广仁堂便非常注重职业培训教育,开设了“力田所”“工艺所”,使收养对象学到自谋生路的能力。

到了1890年代,郑观应对于如何将职业技术教育与收容流民结合起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科举选拔人才不能适应需要做出辛辣的批评。他在《盛世危言》中指出:“今日之计,宜变制艺之科,兴格致之学,多设学校,广植人才,遍兴工艺厂,收养穷民。学校者人才之本,格致者学问之本。中国士子于诗文小楷而外,罕所讲求。一旦得中科甲,遂目空一切,其实不知国家利弊如何,格致工夫如何,徒有虚骄之气,贱视工商,鄙视武夫,傲视西人。”在此之前,官府所办慈善机构只是收养少量鳏寡废疾乞丐流民,以标榜其爱民,也即“以养为主”,未能在教育方面下功夫。郑观应的主张代表着慈善思想向“教养并重”的转变,从消极的收养变成积极的培养,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以增强慈善机构的造血功能。

1904年,郑观应被选为广州总商会协理,他从发展商务的角度,向两广总督岑春煊提出建议:“采用西法,收养贫民,延请教习授以实学,举凡织纴、制造、机器、电化之法,皆因材而教育之,不及十年,共商进步,非特盗贼可免,抑且乞丐可无矣。”(《郑观应集》下册)

1905年,郑观应与商会同仁一起集资创办了广东工艺院。他起草了《劝办广东上下工艺院集股公启》,提议面向广东殷商及海外华侨招股兴办。工艺院分为上下两院,上院制造上等货品,下院制造普通货品;凡属身家清白、业无所归的青少年,只要有切实保人,经面试后,即可入院充当学徒;贫穷幼童愿意习艺的,由院方发给衣服鞋袜等;工艺院产品,由于具有慈善性质,拟请政府批准,给予10年免出口税优惠。郑观应除了在本省集资外,还分别致电新加坡同济医院、旧金山中华会馆、檀香山中华会馆等华侨同乡公益组织,请华侨踊跃入股。

不久,郑观应申请将西村增埗离明观划给工艺院使用,两广总督岑春煊欣然予以批准,说:该绅商等集股创设广东上下工艺院,对于维持商务大有裨益,郑观应所呈递的报告、章程即行批准,同意拨地,并请布政司衙门会同商务局遵照执行。(《华字日报》1905年12月29日)

广东工艺院在慈善收养的基础上,侧重改良产品,并赋予其振兴传统工艺的任务,包括延揽广绣艺人传授技艺,增加出口。工艺院把解决贫民生计、职业技术教育、振兴本国工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属于重要的慈善创新。

1910年,工艺院开设染织厂,招收15岁至22岁的青少年,伙食、住宿、书籍、纸笔、制服等均由局方免费提供,毕业后在局内服务两年。1911年,为提高生产效率,从美国进口脚踏铁质织机100架,以取代传统的木质织机。到1913年,工艺局实现了可观的盈利。

1919年,广东工艺局创办属于正规职业教育体系的第一甲种工艺学校,1925年升格为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1934年改组为勷勤大学工学院,随后并入中山大学工学院。1952年,中山大学工学院吸收其它院校相关科系专业,成立华南工学院,即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华南理工大学的最早源头乃1905年郑观应创立的广东工艺院,这恐怕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郑观应广州广东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广东舆情
郑观应的家庭教育思想与实践
郑观应经济思想研究综述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郑观应边防思想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