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罗斯海探险之旅

2020-07-26 14:30阿兹猫
读者欣赏 2020年7期
关键词:虎鲸浮冰海冰

阿兹猫

偶遇帝企鹅

冰上的帝企鹅

在去往罗斯海的航行过程中,我找到探险队长塞缪尔:“什么时候可以登陆华盛顿角?”看着我殷切的眼神,他有些不解:“为什么要登陆那里?”“看帝企鹅啊,那里不是南极第二大帝企鹅栖息地吗?”“可现在还没到时候呢,帝企鹅都没有回来。”“哦,这样啊。”我失望地看着茫茫大海,要知道,我和朋友们这趟行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拍摄帝企鹅,如果在帝企鹅的栖息地见不到它们,哪里还能看到呢?

作为唯一一种会在冬季从大海返回岸上繁殖的企鹅,帝企鹅在南极的动物世界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多少人梦寐以求却难见真容。目前的邮轮航线中,只有去威德尔海雪丘岛和罗斯海的两条线路有机会见到帝企鹅,前者并非每年固定发船,后者也仅一年发船两次,而且多半是在海上偶遇帝企鹅。虽然每年去南极的游客很多,但能看到帝企鹅的人屈指可数。

憨态可掬的阿德利企鹅

帝企鹅淡定接受围观

当我们乘坐的“恩德比精神号”邮轮驶入华盛顿角,想象中那里应该是一片平坦的陆地,然而,出现在面前的却是一座高耸的悬崖。帝企鹅应该不会爬山吧?我怔怔地看着这座山。原来,帝企鹅的家在科兹岬的背风处,它们不是回到陆地上繁殖,而是在南纬66°至南纬78.5°之间的陆缘冰上养育小企鹅。陆缘冰是和陆地或冰川相连的坚固的海冰,也就是说,帝企鹅并非是在南极大陆上繁殖,而是从出生起,几乎都在与陆地相连的海冰周围活动。

当接近麦克默多水道时,我们的运气未了。船长发现前方浮冰上有一小群企鹅,其中有十几只帝企鹅,还有几只阿德利企鹅。船开到浮冰处停下,所有人都跑到甲板上,兴奋地注视着这些企鹅家族中体型最大的成员。帝企鹅身高约一米,体重在30公斤到40公斤之间。不过在大船上看不出来,好在有小个子的阿德利企鹅在一旁做参照物。邮轮围着浮冰转了半个多小时,它们就淡定地站在那里接受众人围观。落日余晖下,帝企鹅身上泛着一层金光,姿态优雅。

冰上绅士帝企鹅

之后的两天,我们继续在麦克默多水道巡航,距离岸边不远的浮冰上,帝企鹅又现身了,这次一同出现的还有沿着开裂的冰缝来回游弋的罗斯海虎鲸群。探险队长当机立断,决定安排冲锋艇径直开到浮冰边缘。终于可以零距离见到“偶像”了。

帝企鹅们从容自若地站在冰面边缘,身后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看起来它们刚刚上岸不久,正在休息。和王企鹅相比,帝企鹅体型更大,脖颈处的颜色更柔和。王企鹅颈部的羽毛是鲜艳的橘黄色,帝企鹅的则是暖暖的鹅黄色,喙下方呈橘粉色。鹅黄色与黑色、白色搭配,显得干净又优雅,难怪帝企鹅那么受欢迎。只见一只帝企鹅趴在冰上,用喙杵着浮冰匍匐前行。帝企鹅的喙犹如“第三只手”,它们之所以能够爬到厚厚的浮冰上,多半是在喙的支撑下上去的。

帝企鹅的名字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欧洲航海家第一次在南极见到王企鹅时,惊叹于它们的高大(身高70厘米—90厘米),觉得这一定是世界上最大的企鹅了,于是毫不犹豫地将它们命名为“King Penguin”(王企鹅)。然而,探险家们深入南极大陆之后,发现了一种块头更大的企鹅,他们顿时傻眼了。幸好,还有一个比“King(国王)更大的头衔——Emperor(皇帝),他们便将新发现的企鹅称为“Emperor Penguin”,也就是帝企鵝。

帝企鹅的生存规律十分特殊,在南极进入寒冬之际,它们才开始返回栖息地交配和繁殖,这在企鹅世界中是独一无二的。每年2月底,它们逐渐向岸边靠拢集结,虽然还有点儿早,但一些“小分队”已经做好了准备。3月,海冰封冻,它们开始踏上漫长的归途,步行几十公里到达已经非常坚固的陆缘冰深处。这是罗斯海最后一个航次,距离岸边不远的浮冰上,见到成群帝企鹅的概率最高。

帝企鹅与罗斯海虎鲸

两只阿德利企鹅

似乎是基因使然,帝企鹅在选择栖息地方面有着精准的判断力。探险队长塞缪尔曾经在法国科考站逾冬,距离他的住处200米左右的地方就有一个帝企鹅的栖息地。他的描述为我们揭开了帝企鹅生活的神秘面纱。它们会选择在大陆边缘平坦的地方聚集,因为帝企鹅块头大,体重达三四十公斤,笨重的身躯不适合爬上爬下,相对平坦的陆缘冰是最理想的栖息地。

栖息地不能靠海太近,因为小企鹅下海之前需要在冰面上生活好几个月。如果气温上升,导致冰面融化的话,没有做好准备的小企鹅们就会掉进海里淹死。如果距离大海太远也有问题,小企鹅褪去绒毛后需要尽快回到大海觅食,因为此时,它们的父母已经离开有一段时间了,小企鹅们饥肠辘辘,难以远行。这样看来,栖息地位置的选择必须恰到好处,当海冰融化到跟前时,小企鹅也差不多准备好了。塞缪尔注意到,由于气温的变化,第二年,帝企鹅的栖息地向南深入了几百米。果然那年海冰融化得较早,帝企鹅上一年栖息地的海冰很早就化开了,已经搬迁的企鹅们则性命无忧。

暴风雪来临时,南极的气温会骤降至零下四五十度。风雪交加中,帝企鹅聚集在一起,一个紧挨一个,形成一个庞大的“企鹅团”。这个“企鹅团”中心的温度很高,外围则很冷。于是,整个企鹅群需要不断移动,最外围的企鹅慢慢挪到里面暖和一会儿,中心的企鹅则移到外面凉快一会儿。集体轮流取暖,保持好队形,共同抵御极地的狂风暴雪,这是最有效的生存方式。

冬季的栖息地少有天敌,但企鹅们要忍受极地的苦寒和漫漫黑夜。帝企鹅靠智慧和顽强的毅力在寒冷的南极大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温情的世界。

阿德利企鹅

出人意料的是,生活在地球最南端的企鹅并非帝企鹅,而是体型娇小、其貌不扬的阿德利企鹅,它们是QQ企鹅的原型,也是南极大陆上数量最多的企鹅。罗斯海分布着世界上32%的阿德利企鹅。

帝企鹅与阿德利企鹅——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企鹅,却在地球的最南端成了好邻居。作为企鹅大家庭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栖息地最偏僻的企鹅品种,阿德利企鹅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动物了。

阿德利企鹅的栖息地

冰上的阿德利企鹅

帝企鹅与“游侠”

阿德利企鹅主要在南极大陆周边的沿海活动,只限于南极辐合带以南的海域。它们在南极洲有38个分布区,仅罗斯海区域就栖息着多达500万只阿德利企鹅。我没有想到,这些小家伙竟然如此坚韧,可以在南极大陆上生存(帝企鹅仅栖息在陆缘冰上)。由于繁殖地最靠南,阿德利企鹅在繁殖地停留的时间也最短。小企鹅不到两个月大,就必须和父母一起下海了。

每次登陆,无论是在月光下的沙克尔顿小屋,还是斯科特小屋所在的埃文斯角,又或是难言岛和特拉诺瓦湾,都可以见到阿德利企鹅默默守候的身影。火山脚下,到处是尖锐的黑色火山石,人走在上面都硌脚,它们却泰然自若。看到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人们便感觉不到南极大陆的荒凉和孤寂。

浮冰中的“游侠”

面积达96万平方千米的罗斯海,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保存完好的海洋生态圈,数量巨大的浮游生物和磷虾为海豹、企鹅以及鲸类等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典型物种如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食蟹海豹、罗斯海虎鲸以及小须鲸等种群的生活幾乎没有受到过人类的干扰,罗斯海也因此被称作“地球上变化最小的海洋生态系统”。

罗斯海虎鲸母子

此行除了遇见企鹅之外,最开心的是拍到了罗斯海虎鲸这个独特的极地物种。麦克默多站附近的浮冰上出现了一群帝企鹅,与它们同时现身的还有南极C型虎鲸——罗斯海虎鲸。罗斯海虎鲸拥有和南极B型虎鲸类似的体色和影线,但它们眼后的白斑明显向上倾斜,体型很小,绰号“侏儒虎鲸”。

只见四五头罗斯海虎鲸正沿着浮冰边缘游弋,背鳍划过海面。有一只几个月大的小虎鲸紧紧挨着母鲸,与它保持着一致的姿态。此刻,冰上的帝企鹅毫不惊慌,或许深知“邻居”是以鱼类为食的吧。

虎鲸是大脑高度发达的社会性群居动物,拥有海洋生物中最复杂的语言系统,甚至不同族群还拥有不同的方言,堪称鲸类中的“语言大师”。然而,幼鲸在学习语言之前,只能亦步亦趋,跟随着母亲行动。

在南极这个黑白世界中,黑白色的虎鲸没有走“萌系路线”,而是青睐激烈的战场。虎鲸的大脑非常发达,同时身体拥有强大的力量,凭借这些优势,它们能够追赶和捕杀海洋中的很多顶级生物。我欣赏虎鲸的生存智慧,虽然冷酷是它们最典型的一面。

猜你喜欢
虎鲸浮冰海冰
Pollution reaches new height 污染到达新高度
座头鲸为何专与虎鲸对着干
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浮冰”
南极海冰融化致帝企鹅减少
海洋星探组 先进的中国古代海船
鲸豚趣多多之揭秘虎鲸
越来越暖是咋回事儿?
基于SIFT-SVM的北冰洋海冰识别研究
萌物
独角鲸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