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2020-07-26 03:29龙小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龙小阳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教学中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纳认可。而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对学生本身的数学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契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做出更新与转变,实现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下文将重点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方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主体性;方针策略

在新课改中,我国教育部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发展是教学课程的出发点,数学课程要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方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进一步完善数学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及思维,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主体教学理念。

一、更新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我国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的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站在讲台上以“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方式过于单一、枯燥,再加上小学生本身的年龄较小,思维较为稚嫩,好奇心强,在课堂教学中很难长时间保证高强度的学习状态,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效率。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展自我,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更新教学方式,改变“填鸭式”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手段,由过去教学中的“主导者”转变为现如今的中“引导者”与“辅助者”,引导学生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数学学习的主体地位。

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更加具体、全面、综合的分析整理,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更加科学的更新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给学生留出充分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指导补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鼓励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提出疑问,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综合性地成长。

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教学活动目标,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内容上做出更新与变动,以新鲜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

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循环小数”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循环小数”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视频播放的功能,为学生播放与循环小数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故事视频,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融入到数学知識学习情境中。教师给学生播放视频:“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呢?从前有座山……”通过这个视频的播放,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趁机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中,也有一个小数跟刚刚的故事内容是一样的,就是循环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本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老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才能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发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通过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新的数学知识学习,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应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过去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展开教学,加强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课堂开始阶段,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并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中,以此来完成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动力与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数学学习主体性。

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只有在相关的有趣的情境中,才能更加具体地感知到数学知识,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活动情境,通过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完成数学知识的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魅力与价值,更加深刻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学生营造开放性的空间,让学生在开放性的空间中完成学习活动。

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问,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鸡兔同笼”的课题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采用画图法、列表法、方程法以及假设法等,引导学生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完成鸡兔同笼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多种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传统的小学教学方式上进行更新与转变,重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创设情境、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发挥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朱孟祥,陆明飞. 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 中小学电教:下,2016(2):107-107.

[2]. 王晓华.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性发展[J]. 科学咨询,2015(22):129-129.

[3]. 张春梅.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主体性[J]. 才智,2014(36):212.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