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背景下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路径

2020-07-28 11:26李月星
关键词:河北省京津冀协同

孙 芳,丁 玎,王 莹,刘 洋,李月星

(1.河北北方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 教务处,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河北省与京津两大城市在各方面的协同建设已见成效,但河北省与京津两大城市的农业协同发展尚不突出,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专业化程度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农业专业化程度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农业对外依赖性强[1]。这为河北省发挥农业优势提供了机遇,环绕京津两大城市的区位优势使其特色农业发展应该更快,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应该更容易。但目前河北省具备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条件的地方较少,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路径有待深入探讨。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多见于对区域人才一体化[2]、生态环境建设[3]、公共服务协同发展[4]及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研究[5],对京津冀区域特色农业协同发展对策的研究文献较少。该文基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路径为研究视角,分析特色农业路径依赖、路径突破与路径创造的普遍规律,解决京津冀区域特色农业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补齐河北省特色农业的短板,发挥特色农产品名、特、优及新的区域优势,探索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路径。

一、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基础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指具有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出品质优良且特色鲜明的农产品,拥有较好产业基础和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产业聚集区。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具有自身的特征与基础。

(一)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地域广阔,南北跨度大,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各异,地形、地貌、地质和土壤条件多样,具备多种农牧业产品生产条件,适宜多种类作物栽培,长期以来形成资源、物种、品质和习俗不同的地区特色农业,在粮油、蔬菜、瓜果、药材、畜禽和水产品等产业中有近200种特色农产品,其中123种特色农产品获得了区域公用品牌(表1)。

表1 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种类与数量 单位:个

河北省获得区域公用品牌的特色农产品中:粮油类产品21个,包括19个粮食品牌和2个油料品牌;蔬菜类品牌27个,包括22个蔬菜品牌和5个食用菌品牌;瓜果类品牌27个,包括8个瓜类品牌和19个水果品牌;其余干果类、中草药类、畜禽类和水产类产品品牌数量也较多,这些品牌产品已经具有优势。

(二)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程度较高

河北省多种特色农产品生产历史悠久,已经形成较高程度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武安县小米、赵县雪花梨以及晋州鸭梨的栽培历史已超过千年;玉田县包尖白菜、蔚州贡米、涉县柴胡和宣化区牛奶葡萄等产品有百年历史。目前已有10个县(市、区)入选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县,15个县(市、区)被认定为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先进县(表2)。

表2 河北省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先进县

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和宣化区传统葡萄园等5项传统农耕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宣化区传统葡萄园”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都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体系,发展潜力较大。

(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基础稳固

河北省有较多农产品既具有特色,又形成了区域优势,创建了55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如鸡泽辣椒、平泉香菇、迁西板栗、富岗苹果、涉县核桃、怀来葡萄酒、晋州鸭梨、崇礼彩椒、永年大蒜、乐亭甜瓜、昌黎马房营黄瓜、玉田包尖白菜、青县羊角脆甜瓜、望都藕粉、阜城西瓜、饶阳葡萄、固安番茄、卢龙粉丝和阳原驴肉等产品已经获得区域公用品牌。同时,有8个产品入选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7年遴选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共62个,河北省入选3个;2018年遴选86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河北省入选5个(表3)。

表3 河北省入选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有些农产品虽然没有获得区域公用品牌,但能够突出地区特色,且具有品质优良、知名度高和信誉良好的优势,发展潜力较大,可以培育为区域优势产品,为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奠定基础。

(四)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已成规模

河北省许多特色农业已经具有成熟的产业链条,其生产和加工已经形成集聚区。如安国中药材、平泉食用菌、万全燕麦、迁西板栗、望都和鸡泽辣椒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已经建立了加工聚集区。

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加工能力较强,如鸡泽县辣椒加工企业已经达到130家,年加工鲜椒60万吨;安国市发挥天下第一药都的优势作用,成立了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和加工聚集区,吸引了112家省内外著名中药企业入驻。此外,非国家级优势区的某些特色产品产区加工能力也较强,如张家口市马铃薯加工产品240多种,薯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全产业链建设成效突出。

(五)特色农产品产值贡献较大

河北省有些特色农业做成大产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与脱贫的主导产业,农产品产值较高,如平泉的香菇、鸡泽的辣椒和巨鹿的金银花等年产值都超过10亿元。多数特色农业产品产值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超过40%,如怀来县葡萄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2%,特色农业产业对解决“三农”问题和提高地区经济水平起着巨大的作用(表4)。

表4 河北省部分特色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 单位:%

二、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短板

尽管河北省特色农业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基础,但特色农业优势并未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仍然存在短板。

(一)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不强

依据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对生产、加工、仓储和物流等基地要求的标准,河北省特色农产品初深加工基地的数量与质量都存在不足,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不足100个。加之现有基地设施与设备不够规范与完善,且加工副产品与废弃物循环再利用能力不足,特色农产品的冷藏库、气调库和冷冻库等仓储和冷链物流配送设施不完善,造成物流和交易等存在风险大和成本高等问题。同时,河北省已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生产、规模和环境条件等还有一些不足,尤其特色农作物的节水灌溉、防灾减灾和病虫防控等公共设施还需要不断完善。严格监控特色农业技术规范、生产规范和安全卫生规范等有待加强。

(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支撑体系建设不足

河北省目前组建了各类特色农业产业岗位技术专家团队,但以省级专家团队为核心、市级专家团队为基础以及县级专家团队为依托的3级农业技术团队体系尚未建立,这严重制约了特色农产品开发、引进与技术推广等系列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由于品牌管理制度不健全、市场营销管理体系不完善以及特色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区域品牌的创意潜力。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率较低,为67.1%。近期,河北省有98家涉农企业申请首批“专精特新”复核,但仅有14家通过(表5)。主要原因为特色农业技术体系、品牌建设体系、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和产品质量监控体系等支撑体系建设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特色、优势品牌创建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建设。

表5 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短板表现

(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管理机制不完善

上述两个问题的存在都与管理机制不健全有直接关系。在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物流仓储基地建设以及科技创新、品牌创建和监控管理体系等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管理机制缺乏且现有管理机制不健全。因此,需要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责权利等方面不断完善基地建设、品牌认定、优势区评选和考核等程序的管理机制。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条件与优势没有发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河北省承担着京津绿色农副产品保障基地的功能,但河北省没有借助环绕京津两大城市的近距离、丰富资金、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和两大消费市场等优势,来降低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与交易成本,未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也未实现优势互补效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12种协同创新模式[6]中也未涉及京津冀区域优势资源整合与特色农业协同经营模式。河北省需要借助京津两市丰富的科技、人才和资金等要素优势、广阔的市场优势以及环京津区位优势,建设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三、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理论框架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遵循“路径依赖-路径突破-路径创造”规律,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理论框架

(一)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是由形成特色农业地方名产与地方特产的主观及客观因素所致。区域特色农业的形成是由于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中的个别或多种因素同时具备,在这些主客观因素影响下特色农业成为地方名产或地方特产,地方名产与地方特产成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基础。

河北省特色农业的历史传承、区域优势和自然优势成为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路径依赖的主要因素,其主观因素指特色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意愿、行为目标及传统习惯等;客观因素指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区域特征、气候条件与历史传承等。如河北省怀来县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优越,葡萄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规模大且质量优,其与美国加州和法国波尔多等世界著名葡萄产地一起并称为世界葡萄种植北纬40度3大黄金地带,既具备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路径依赖原理中关于经营者主观意愿、经营目标与传统习俗的内部因素,又具备了路径依赖原理中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等外部因素,因而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路径突破

在路径依赖的基础上,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和农业管理方式的不断改进,特色农业发展成为优势农业,具备了路径突破的条件。因而,路径突破是通过一些因素或变量实现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变量包括经营者行为目标最大化的内生变量与各级政府政策制度行为的外生变量。产业转型升级、传统经营方式与模式的转变成为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路径突破的内生与外生变量。

由图1可见,河北省区域特色农产品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等路径突破形成优势产区,呈现产业特征与区域特征。首先,特色农业的粮食、林果、蔬菜、畜牧和水产类产品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程度的提高是路径突破原理的内生变量;其次,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特色农业的技术、制度、资金和人才供给等行为,以及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完善特色农产品设施及组织特色农业科技攻关等政府行为,成为促使特色农业形成区域优势路径突破原理的外生变量。

(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路径创造

图1显示,路径创造是充分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特、优、名及新的新动能,此为内部条件;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和实现特色农业区域协同发展为外部条件。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与区域均衡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依据区域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极化效应”“涓滴效应”和“扩散效应”,特色农业资源与要素自由流动,先流向经济发达的京津两市,再辐射带动河北省特色农业发展,最终达到区域均衡发展的目的。通过整合京津冀区域特色农业资源与要素,并在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基础上,实现河北省“优势+特色”农业产区向“优势+特色+名品+创新”的优势区转变的路径创造,创建“名优特新产品+名优特新区域”的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四、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对策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路径涉及特色农业的自然禀赋条件和习俗以及历史传承等路径依赖,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产业转型升级和管理方式改进等路径突破,以及京津冀区域生产要素整合和产品市场协同发展等路径创造。

(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为优势区建设路径创造良好机制

建立健全基地建设、品牌认定、优势区评选和考核等管理体制,完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责权利运行机制,充分利用现有主观与客观因素,激化内生与外生变量,充分利用内部与外部条件,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路径创造良好机制。

(二)加快支撑体系构建,补齐优势区建设路径创造的运行体系短板

加快构建京津冀国家战略区域技术利用体系、省县乡3级技术互促支撑体系;创建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监控系列程序化且规范化的体系;建立京津冀和省内外联结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补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路径创造的短板。

(三)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力度,改善优势区建设路径创造的客观条件

加大农业生产标准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仓储物流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环境条件;规范技术、生产及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完善农产品冷藏库、气调库和冷链配送设施条件,为优势区建设创造条件。

(四)加速京津冀产品和要素市场一体化,拓展优势区建设路径创造的空间

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借助京津两市丰富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优势,以及广阔的市场优势和环京津区位优势,整合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与交换资源,增强特色农业区域合作与协作力量,拓展优势农产品市场空间,加速京津冀特色农业要素与产品市场一体化,拓展优势区建设路径创造的空间。

综上所述,河北省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既具有优势条件,又存在不足与短板。河北省应当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背景,发挥京津两大城市为河北省特色农业提供的广阔农产品市场空间和优质的农业生产要素,以及河北省农业专业化程度高、特色农业发展基础好和距离京津运输成本低的优势,依据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路径依赖、路径突破与路径创造的规律,采取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加快支撑体系构建、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力度以及加速京津冀产品和要素市场一体化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优势区建设路径创造的客观条件,补齐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短板,拓展优势区建设路径创造的空间,创造优势区建设路径创造的良好机制,加快实现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目标。

猜你喜欢
河北省京津冀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北省分行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2019年京津冀家庭教育大家谈活动在津举办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