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微歧视现象初探

2020-07-28 09:14马溪谣
广告大观 2020年11期
关键词:女性

摘要:“微歧视”的概念最初产生在1970年,由哈佛大学教授、精神学家切斯特·M·皮尔斯提出,指的是“微妙”且常常是潜意识的轻微蔑视,被用来描述他经常目睹的非黑色人种美国人对非洲裔美国人的侮辱和解雇案例。最终逐渐发展为涵盖任何对被边缘化群体的轻视态度与行为。当今社会中明显的性别歧视正在下降,但仍存在于各种微妙的表达中,性别微歧视使女性饱受隐性暴力的侵害和困扰,侵蚀着她们的灵魂和尊严。重视性别微歧视现象,有助于加强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实现个人自我完善,对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社会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歧视;性别;女性

一、微歧视概念解析

“微歧视”的概念最初产生在1970年,英文为Microaggression,由哈佛大学教授、精神学家切斯特·M·皮尔斯提出,指的是“微妙”且常常是潜意识的轻微蔑视,被用来描述他经常目睹的非黑色人种美国人对非洲裔美国人的侮辱和解雇案例。在他看来,微歧视主要是针对特定人群(尤其是有色人种)的不明显的、潜在的侮辱行为,如带有偏见的称呼、言语习惯等。这些歧视行为潜伏于日常生活,不易被觉察,却营造出对特殊人群不友好且充满压力的社会环境。此观点自提出后处于休眠状态,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扩大衍生,最终逐渐发展为涵盖任何对被边缘化群体的轻视态度与行为。

目前中文语境中,对“ Microaggression ”尚无统一翻译,如“微侵犯”“微歧视”“微暴力”“隐性歧视”等提法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又以前两者所用最广。笔者选择“微歧视”的译法,其中的“微”取“微小、隐匿、不明显”之意。顾名思义,微歧视强调的轻蔑性、侮辱性、歧视性言行通常是无意识的,歧视者常常难以觉察自己的不恰当言行。《牛津字典新收录10个奇葩新词》中将Microaggression定义为:用来描述对少数种族等边缘化群体的间接、细微或无意的歧视或偏见的一种说法、行动或事件。搜狐网有文章写到:aggression是“侵略、侵犯”的意思;因此microagression就是“很微小的侵犯”。但这里的侵犯不是肉体上的侵犯,也不是领土上的侵犯,而是一种歧视的侵犯,而且是一种间接的、轻微的、无意的侵犯。韦氏词典将“Microaggression”解释为:对少数群体或边缘化群体成员微妙且经常无意中充满敌意、贬低的评论或行动。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传达敌对,贬损或消极的偏见和对任何群体的侮辱。

微歧视不同于普通歧视,它细微到难以被人觉察,表现于交际言语和肢体语言等日常环境中,几乎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微歧视的施加者、承受者,从而致使一系列心理、道德问题产生。

二、性别微歧视现象

(一)现实社会中的性别微歧视

性别歧视是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或贬抑,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性别歧视者不仅仅限于男性对女性,也有女性对自身、对其他女性,女性对男性基于性别的区分、排斥、限制、贬低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害与限制,是一个基于生产力发展延续千年的社会现象。

社会中的明显性别歧视正在下降,但仍然存在于各种微妙的表达中。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常常会对那些不够阳刚的男生很娘,这个statement不仅对于女生群体是一个microagression(因为我们下意识将“娘”赋予了一种低俗、低级的含义);对于那些表面上是男生,内心可能完全是个女生的男生也是一个microagression。“他很娘”这种话可能我们脱口而出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这句话确实无意中表达了对上述两个群体的歧视。以及“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等对女性总体形象的固化观念、刻板印象等,其实都是微歧视的一种——性别微歧视。

“男主外,女主内”的发展格局和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思想长期存在,一种“男强女弱”的共识逐渐在社会意识中形成并延续到了今天的社会。这种传统性别观念意识对女性在潜意识中产生否定和质疑的态度,使保守落后的观念仍发生在社会对女性行业的选择中。即使女性的知识层次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但职业分布基本没有质的变化。具有高收入和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岗位,如医生、律师、金融从业者等职业往往在受到传统封建观念的影响下对女性先天性的產生排斥。大部分女性在找工作时已限定在较低层次的工作中,如文秘,教师,助理等传统女性职业。

(二)网络环境中的性别微歧视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发展建立了一个相对平等的平台,人们能够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态度、观点,但网络在传播观念的同时,也传播了很多带有微歧视性的信息,很多女性出现了“集体无意识”受到了歧视而不自知。女性媒体从业者少于男性,媒体更多的话语权掌握在男性手中,造成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以男权为中心,很多时候会无意识地迎合男性的审美和价值观。其次,网络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娱乐化网络语言,如果语言中含有性别歧视,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又会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偏见。

著名女性主义学家波伏娃在其著作《第二性》中写道,“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造成的”。社会性别在人成长的过程、人的社会化中逐渐形成。不可否认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在女性性别塑造方面作用巨大,对于女性社会角色和行为特征的传达发挥着重要功能,但某些媒介却因为性别观念认知的主观性或者为了追求冲击力和吸引力,呈现出虚假刻板的性别塑造。比如媒体关于“剩女”“女博士”的“标签化”报道等,“女汉子”“绿茶婊”等网络词汇的传播,往往带来社会对女性认知的片面与狭隘,造成了性别微歧视的产生。还如车祸报道标题中“女司机”的标签,从而让公众产生一种女驾驶者车祸几率更高的错觉,仿佛“女司机”已成为驾驶技术差的代名词,但事实上根据数据统计,男驾驶者车祸几率更高。网页广告中都充斥的美女图片过度渲染女性的外貌,突出女性的观赏性。两会期间“冷艳高贵”“美貌与智慧并存”“端庄美丽”等词成为“美女翻译”的热门限定词。女性的外表成为中心,而自身的价值被忽视。类似于这种报道以男性为中心,强调女性的观赏价值,带有物化女性意味的词,在社交媒体中随处可见。

三、性别微歧视原因

(一)认知偏差因素

性别微歧视,有时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建构所致,社会对于男女实现价值的反馈与期待不同,因此女性可能受限于“弱势群体”角色中。受环境、教育、文化习惯等因素影响,因为社会群体的偏见与刻板印象、传统观念等,一些不全面、不客观的信息所造成的认知偏差,也加剧了微歧视现象。某些网络公众号放大称颂女性“为家庭弃事业”的行为,以及过于强调女性的“贤内助”角色,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对女性的赞赏,但其实更深层面依旧是传统性别观念的延续。对于某些岗位更偏爱男性的情况,多数女性表示正常男性体力好能力强,可以带给用人单位更高效益,这说明很多女性在与男性竞争时,默认自我劣势地位,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没有争取应有的权利,没有走出传统观念的束缚。

(二)生理情感因素

从生理角度分析,女性的一生需要经历生理期、生育期、哺乳期、更年期四个特殊时期。虽然在很多调查中显示,女性较男性的平均生存年龄要长,但在实际环境中,女性在日常工作中出现患病,经期请假等病假情况均要多于男性。生育年龄的限制和身体及情绪的不适确实会妨碍到她们的正常生活工作。情感心理方面多数女性的确有着更细腻的心思与敏感的个性,由于希望对家庭及事业二者兼顾,以及社会期待的因素,导致女性自我要求严苛,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以及“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价值观在女性中有一定的市场,因此一些女性希望用婚姻改变命运。这不仅使女性容易失去应有的独立性和人格尊严,也导致了传统男权思想的回归。女性自身生理和心理的限制,她们的认同与容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微歧视的产生。

(三)大众群体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原本指一个印刷过程的复制,后来被比作“存在大脑的图片”或者现实中的心理复制品,专指关于某些特定类型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概括性看法。刻板印象的产生追溯其缘由,其实是因为在了解某类人群或事物时,选择直接采用经验或依靠感官走了“捷径”。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一些传统习俗的束缚下,固定的性别思维模式使很多人认为女性能力低于男性。比如“女司机开车技术差而男司机技术好”就是一种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从更深层次可以看作是一种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延伸。社会观念常有“女性是感性而不理性的”和“女人更适合干家务”这类刻板印象,在其它领域有所延伸,可能就是女性难以成为优秀政客,女人并不适合做金融师,那么当然也不会好好开车了。

四、性别微歧视的危害

(一)社会层面

近年来,网络空间关于“女司机”“女博士”等的“妖魔化言论”几乎都充斥着娱乐、戏谑的成分,各种恶搞视频和调侃的段子层出不穷。而这种基于刻板印象产生的微歧视,极大地打压了女性的信心,阻隔了女性的上升空间,对于女性在学习、工作、家庭上的选择产生了恶劣的负面影响。性别微歧视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公平、平等、正义理念,倡导平等友善、和谐公正的道德规范相饽,损害了社会女性公民的人格尊严和享有的平等权利,降低了公共讨论质量,可能导致社会群体间产生矛盾,不利于建设正确的道德舆论导向,不利于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

理论意义

(二)个人层面

首先,微歧视现象使人们饱受隐性暴力的侵害和困扰,任由微歧视乱象丛生会导致受歧视群体的情绪和心理失常,侵蚀人们的灵魂和尊严。其次,社会微歧视不利于加强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实现个体的自我完善。对于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社会正能量,以及引领公正社会风尚、提升公德力量等实践产生了非常不良的负面影响。并且社会微歧视还不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起到消极影響,从受歧视群图的角度来看,增加了女性群体的心理与精神压力。

参考文献:

[1]  成晨坤.已婚职业女性心理压力产生的内外因素分析[J].学术探讨,2012(05).

[2]  明山.浅析网络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基于女性主义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2018(04).

[3]  高秀雪.女性主义视角下广告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研究[N].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8(11).

[4]  陈佘美子.从善因到恶果:女性传播的悖论[N].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5]  刘欣然,马祖蕾.女大学生就业隐性歧视对策探析——人力资本投资理论[J].科技创业月刊.2013(12).

[6]  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7]  谭趁尤,刘静姿.高校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隐性歧视探析[J].高教论坛,2019(03).

[8]  张艳红.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D].武汉大学大学,2009.

作者简介:马溪谣(1993),女,回族,宁夏银川人,北方民族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地区道德建设。

基金项目:北方民族大学2020年研究生创新项目“社会微歧视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项目编号:YCX20031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女性
女性尊严的艰难追寻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浅谈《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意识
从《轨道》的视角看维吾尔族女性婚姻的悲剧
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女性——斯嘉丽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