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2020-07-29 04:25齐卓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卡托普利脂肪肝低剂量

齐卓芳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酒精以外其他原因引起以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综合征[1]。相关研究结果表明,NAFLD的发生机制主要是以氧化应激为主,氧化应激引起疾病发病的机制涵盖脂肪内质网应激、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功能障碍导等,在氧化应激发生后,机体对氧化物正常的清除能力下降,久而久之会引起氧化系统、抗氧化系统失衡,进而引起肝组织损伤情况[2]。在对NAFLD的防治策略上,通常是采取转变日常生活方式及避免肝脏损伤药物的方式,然而这种方法的干预效果往往不理想,而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发现,卡托普利用药可表现出良好效果,但是关于该药物的防治作用尚且存在一些争议[3-5]。对此本次研究就以大鼠作为试验对象,探讨了使用卡托普利对于防止NAFLD的效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研究时间起止点:2019年10月—2019年12月。选取健康的50只雄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大鼠平均体质量约为(135±12)g。

1.2 方法

将试验大鼠分成5组,每组均10只大鼠。正常组用普通的饲料进行喂养;其他组与模型组给予由87.8%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0.2%胆酸钠组成的高脂饲料进行喂养,模型组在6周后建立脂肪肝模型。其余三组在模型组饲养的基础上分成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卡托普利用药组,其中低剂量组的大鼠卡托普利的用药量为0.175 mg/100 g;中剂量组用药量为0.25 mg/100 g;高剂量组用药量为0.7 mg/100 g。各组大鼠均给药6周。

在结束给药或喂食后,均让大鼠禁食12 h,之后对大鼠的体重进行称重。此外对实验大鼠在其腹腔内部注射0.4 mL/100 g浓度为1%的戊巴比妥钠,之后在大鼠的腹部主动脉采血,置入抗凝试管后置于低温下保存,在3 000 r/min的离心机下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将血清置于低温下保存。取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血清AST、ALT、TG、TC指标。取每组大鼠相同部位的肝组织,对选取的组织进行固定,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取大鼠的少量肝组织并研成细末,提取出总RNA进行逆转录,加入CYR2E1、GAPDH引物进行PCR反应,采用电泳试验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1)对5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查。(2)对比各组大鼠肝组织中mRNA表达情况。(3)观察喂养及用药后各组大鼠的病理变化情况。

表1 各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情况(±s)

表1 各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情况(±s)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

组别 AST(IU/L) ALT(IU/L) TG(mmol) TC(mmol)正常组(n=10) 90.12±9.25 25.56±4.56 0.89±0.14 1.12±0.23模型组(n=10) 162.25±21.12* 51.12±8.41* 1.78±0.26* 2.41±0.42*低剂量组(n=10) 140.15±15.56*# 43.26±7.41*# 1.51±0.21*# 2.01±0.38*#中剂量组(n=10) 123.26±14.02*# 36.61±7.02*# 1.28±0.17*# 1.71±0.32*#高剂量组(n=10) 102.26±11.45*# 31.12±6.01*# 1.06±0.16*# 1.37±0.28*#

表2 各组大鼠肝组织CYR2E1 mRNA表达情况(±s)

表2 各组大鼠肝组织CYR2E1 mRNA表达情况(±s)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5

CYR2E1正常组(n=10) 1.48±0.25模型组(n=10) 2.86±0.48*低剂量组(n=10) 2.41±0.18*#中剂量组(n=10) 2.07±0.16*#高剂量组(n=10) 1.71±0.21*#组别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生化检查

相较于正常组,模型组各项生化指标明显更高(P<0.05),较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各生化指标更低,但低>中>高剂量组。见表1。

2.2 肝组织病理改变情况

正常组的大鼠肝细胞未出现明显的炎性反应;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弥漫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水肿;低剂量组肝脂肪变性、炎症程度同模型组类似物明显减轻;中剂量组较模型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程度有一定程度的减轻;高剂量组少量脂肪变性,多数的肝细胞排列正常,同正常组对比差异小。

2.3 肝组织mRNA表达情况

模型组CYR2E1 mRNA较正常组高,同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表达下降,高剂量组下降最明显。见表2。

3 讨论

当前饮食及生活改变导致脂肪肝发生增加,而脂肪肝的发病率增加也使得关于疾病的防治也成为临床中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相关研究表明对NAFLD采取卡托普利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而防治作用效果尚存争议[6-9]。在本次研究中,将大鼠为试验模型进行了相关的探讨,结果显示血清生化指标上,模型组较正常组明显提高,使用不同剂量的卡托普利在血清生活指标上均降低,但相比之下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这表明卡托普利对NAFLD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用药剂量越高防治作用也更明显。在肝组织CYR2E1 mRNA表达上,模型组较正常组提高,但不同剂量的卡托普利用药组均降低,同时也是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这提示卡托普利可显著减少CYR2E1 mRNA表达的表达。CYR2E1是细胞色素P450中的重要一员,在脂质氧化反应中表现出很强促氧化活性,直接参与到脂肪肝的进展中,研究显示的卡托普利用药降低这一物质也提示药物对脂肪肝防治有一定作用[10-13]。病理学观察卡托普利高剂量组的大鼠炎症及组织水肿均明显得到缓解,这也表明卡托普利对于改善NAFLD的病理具有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对NAFLD的大鼠,肝组织会出现脂肪变性及炎性病变的现象,而使用卡托普利能够有效改变大鼠的病理,这提示卡托普利对于防治NAFLD的作用突出。

猜你喜欢
卡托普利脂肪肝低剂量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临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评估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卡托普利相关性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1例诊治报道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