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苷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的效果评价

2020-07-29 04:25陈旭曲狄林刚赵春宝王晓春刘志宝付丽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骨量红花骨质疏松症

陈旭 曲狄 林刚 赵春宝 王晓春 刘志宝 付丽佳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雌激素缺乏而导致的骨组织结构变化以及骨量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骨质在不知不觉中流失,直到发生骨折后才被意识到,亦被称之为“无声杀手”[1]。目前,尚无任何治疗手段可以恢复已经失去的骨量,治疗只能延缓进一步的骨破坏[2]。由于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所以常常不能引起医患足够的重视,以致许多患者只能无奈的面对从病痛到恢复的漫漫长路[3]。近年来,我们采用西红花苷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疾病的患者,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关研究认为[4],西红花苷能够较好的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并且具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抑制其功能的作用,能够较好的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提供临床治疗作用机制。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其中A组采用常规治疗,患者年龄为47~51岁,平均年龄(47.23±1.58)岁,均为绝经后出现骨质疏松;B组采用西红花苷结合常规治疗,患者年龄为47~50岁,平均年龄(48.18±2.10)岁,均为绝经后出现骨质疏松。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排除合并其他类型疾病患者,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本研究经患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A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口服碳酸钙D3片(生产厂家: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0950029;规格:60 mg/片)60 mg/次,2次/天;共服用12个月。B组常规治疗与A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在此基础之上口服西红花总苷片[生产厂家:瑞阳制药(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Z20020041,规格:0.4 g/片],一次4片,一日3次,饭后服用。四周为一个疗程,总治疗时间为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根据《中国人骨质疏松建议诊断标准》评价2组患者治疗1年时的临床疗效。显效:骨密度提高>2%,疼痛症状消失;有效:骨密度提高在1%~2%,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无效:骨密度提高<1%,疼痛症状无变化或进展。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结果录入SPSS 24.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组患者总有效率(30例,100.00%)显著优于A组患者总有效率(24例,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过去的十年里,临床领域对它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治疗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正在迅速取得进一步的进展[5]。临床评估可能会从主要基于骨密度测定的决定发展到使用绝对骨折风险的算法,骨转换的生化标志物也有可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包括生物制剂在内的其他诊断和治疗方法可能会变得更加广泛[6]。中国有关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患者将增加到1.2亿,而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2.1亿人[7]。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以期引起全世界人民对预防这种给老人、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生活负担病症的重视[8]。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和骨的微结构破坏,而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9-10]。近年来,大量学术研究认为,西红花苷能够抑制细胞内钙离子的升高,具有明显的钙拮抗作用。它能够阻断细胞膜钙通道从而抑制细胞外的钙离子内流,并能够调节胞浆内钙池的钙离子释放,最终达到降钙的效果。研究表明无论细胞外有无钙离子,西红花苷对H2O2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原因在于西红花苷能够抑制胞外钙离子的内流及内质网上钙离子的释放[11]。目前,大量学术研究认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主由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成骨细胞的调亡,最终成为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TNF-a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而西红花苷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降低TNF-a诱导成骨细胞,以及抑制细胞凋亡有着一定的作用价值[12]。因女性绝经后,自身雌性激素会降低,而这种状态下,女性极易出现骨质疏松症状,而此时配合维生素D及钙加之西红花苷,能够较好的抑制患者骨遗失,并且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总有效率(30例,100.00%)显著优于A组患患者总有效率(24例,80.0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西红花苷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并未出现过对子宫雌激素的刺激现象,因此,该药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临床方面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目前,临床所搜集的资料综合结果显示:组织和器官培养的研究表明,西红花苷对骨有直接作用,可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西红花苷减少钙从肠道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13]。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在至少50%需要长期西红花苷治疗的人身上。骨质疏松症(Reflect low bone density)反映为低骨密度和骨折重叠的风险,但并不相同。对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健康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临床风险因素在确定谁应该进行骨密度测量、评估骨折风险和确定谁应该接受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但未得到充分验证的作用。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对于形成最佳峰值骨量和维持整个生命中的骨量至关重要,加入西红花苷治疗骨质疏松症,能够在凋亡细胞的基础之上,更好的促进常规治疗的吸收,从而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另外,对于没有达到推荐膳食摄入量的人,补充骨质疏松症营养素,也能够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性腺类固醇是决定女性峰值和终生骨量的重要因素,利用西红花苷治疗骨质疏松症,能够提升患者抵抗力和高冲击性活动,有助于形成高峰骨量,并可能降低绝经女性人群跌倒的风险。在评估骨质疏松症患者时,评估骨量、确定骨折风险和确定谁应该治疗是最佳目标,通过西红花苷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能够更好的预防骨折,这也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要治疗目标。本治疗方法目前尚可被证明可以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包括那些增强骨量和降低跌倒风险或后果的治疗方法。另外,患有脊椎、肋骨、髋部或前臂远端骨折的女性绝经群体应评估骨质疏松症,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综上所述,西红花苷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抑制患者骨丢失,促进患者骨形成。

猜你喜欢
骨量红花骨质疏松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红花榜
红花榜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红花榜
红花榜
分析蒙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