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联合西药治疗颈椎病效果观察

2020-07-29 04:26张春男刘延东关辉王鹏丰健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推拿法症候西药

张春男 刘延东 关辉 王鹏 丰健宇

颈椎病是骨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中老年群体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该疾病危害大,患病率高,如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级生活质量[1]。颈椎病致病因素复杂多样,既与颈椎退变关系密切,又与先天畸形、发育性椎管狭窄或慢性劳损等因素相关[2]。该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个体间症状差异巨大。早期患者临床多以颈背疼痛、上肢无力为主要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进而出现头晕、呕吐、吞咽困难、视物模糊等症状,部分患者在还可出现交感神经相应症状[3-4]。以往临床中对于该疾病常使用止痛、镇静的西药进行治疗,但效果差强人意。为探究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法,笔者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6例进行分组研究,分别采用常规西药及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联合西药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共66例,将其以数字随机表法的分组形式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38~67岁,平均(52.38±4.28)岁;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35~67岁,平均(50.47±6.9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进行本次研究。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5]

入组标准: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经影像学诊断确诊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者;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依从性良好者。

排除标准:既往存在药物过敏史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伴发颈椎骨折者;伴发精神疾病,依从性较差者。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硫酸软骨素片(湖北绿金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0738,规格:0.6 g)1.2 g/次,2次/d,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316,规格:0.314 g)2粒/次,3次/d进行治疗。

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进行治疗,具体如下:依据患者要求,可自由选取俯卧位或坐位,使用按揉法、拿法及一指禅推法对颈后线、颈旁线、椎旁线进行推拿按摩,每线上下往返5~8次。应用拿法、按揉法对肩胛带区、肩胛背区、肩胛间区进行推拿按摩,每区2 min。随后点揉天宗穴、肩外俞、肩井、颈臂、颈根、风池及风府,每个穴位2 min。十三穴可根据患者不同需要选用一指禅推法、拨法、按揉法或点揉法进行推拿。1次 /d。

1.4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中医症候评分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中医症候评分包括畏寒肢冷、上肢麻木、眩晕等,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标准进行评价[6],重度(3分)、重度(2分)、轻度(1分)、无(0分)。

评价标准[7],患者疗效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量化标准分为:(1)显效:疼痛、麻木症状完全消失、总症状积分降低70%以上;(2)有效:疼痛、麻木症状有好转、总症状积分降低20%~70%;(3)无效:疼痛、麻木症状为缓解、总症状积分降低20%以下,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经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采用例(%)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9%)明显高于对照组(72.7%),χ2=5.34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2.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畏寒肢冷(0.83±0.12)分vs.(1.68±0.37)分,眩晕(1.03±0.13)分vs.(1.93±0.32)分,上肢麻木(0.89±0.31)分vs.(1.48±0.3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对比

观察组(6.1%)不良反应出现情况低于对照组(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3 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的退行性病变,该疾病多因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导致的颈部损伤从而致使颈部神经、血管、甚至颈部脊髓受到压迫而产生相应临床症状[5]。目前,临床中对该疾病常采用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然而各种治疗手段均是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仅能缓解患者痛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往临床中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但长期时候该类型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或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使得患者耐受较差,无法完成治疗,影响治疗效果。中医认为颈椎病属痹症、萎症范畴,其症候群多为畏寒肢冷、颈项疼痛,以阳虚寒湿型为多见类型[8]。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分, ±s)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分, ±s)

时间 分组 例数 畏寒肢冷 眩晕 上肢麻木治疗前 观察组 33 2.18±0.48 2.17±0.32 1.99±0.32对照组 33 2.13±0.49 2.08±0.27 1.93±0.27 t值 - 0.505 1.489 0.993 P值 - >0.05 >0.05 >0.05治疗后 观察组 33 0.83±0.12 1.03±0.13 0.89±0.31对照组 33 1.68±0.37 1.93±0.32 1.48±0.37 t值 - 15.140 18.053 8.468 P值 -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近年来,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中医推拿手法也在颈椎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有学者研究表明,在基础治疗上联合推拿治疗,可大幅度提升颈椎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9]。使用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可起到疏通经络、宣通气血、解痉止痛的功效,有利于放松颈部肌肉、调节颈部血液循环,修复损伤[10]。有文献报道,颈椎失稳所导致的错位是颈椎病最重要的原因,因此,使用拨伸法、椎板法等手法调整患者颈椎,可纠正颈椎关节紊乱、椎骨错缝,调节异常生理曲度,一定程度上复位颈部解剖关系,改善患者症状[11]。本文笔者使用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联合西药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成绩。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联合西药治疗颈椎病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快速改善患者症状;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该结果提示,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联合西药治疗颈椎病更为安全可靠,该结论与以往文献报道相似[12]。

综上所述,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联合西药治疗颈椎病可大幅度提升治疗效果,快速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推拿法症候西药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联用注意事项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脑瘫患儿便秘应用护理干预结合推拿法治疗的效果研究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中医学研究
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